这个日本首相公开反对天皇,天皇却对他一直非常信任重用
原标题:这个日本首相公开反对天皇,天皇却对他一直非常信任重用
长久以来,天皇在日本国民的眼中都被视为神明,这种崇拜在今天虽然有所减弱,但仍然是无可比拟的。
然而,就在上个世纪初,曾任日本首相的西园寺公望,却说出了这样一句话——“把天皇当做神来看待是不对的,应该把他当做人来看。”
不得不说,这样的言论在当时看来确实是大逆不道的存在,按理说,像西园寺公望这样的“逆臣贼子”,在朝堂上肯定是混不下去的,但事实却恰恰相反,西园寺公望历经孝明、明治、大正、昭和四朝,始终身居高位,是名副其实的四朝元老。那么,西园寺公望凭什么能有这种待遇呢?
西园寺公望的崛起,无外乎三点,首先是出身。
西园寺公望出身于官宦世家,父亲是内大臣德大寺公纯,哥哥是侍从长德大寺实则,自己还是伊藤博文的得意弟子,因此,西园寺公望很小的时候就开始担任孝明天皇的侍从,到8岁时就成为近卫将军,跟天皇家族的关系可以说非常亲密。
其次,西园寺公望的才能也非常突出,天生就有领导风范。
明治维新之初,幕府军以“清君侧”为名发起叛乱,面对来势汹汹的叛军,朝堂之上的群臣们都吓得不敢说话,反而是刚满19岁的西园寺公望挺身而出,“反对妥协,团结力量共挡大敌”。
凭借着自身的军事才干,西园寺公望在鸟羽伏见之战等战役中立下不小的功劳,从而奠定了他在明治时代的尊崇地位。
最后,他还应该感谢一下我们昨天介绍的日本首相桂太郎。
日俄战争后所签订的条约,引起了日本国内民众的极大不满,最终迫使桂太郎二次下台,也正是这个时候,日本迎来了“桂园时代”——西园寺公望出任首相,而桂太郎依然留在内阁中心。
有桂太郎帮他挡枪,西园寺公望开始大力改革,力排众议推行铁路国有化,并大力制定殖民地经营政策,在他的一系列铁腕政策下,日本才缓过来一口气。
有意思的是,西园寺公望虽然终其一生都在为天皇服务,但他本人却并非天皇的支持者,反而是个不折不扣的民主派人士。
早在1871年留学法国时,目睹法国早期无产阶级运动的西园寺公望,就已经意识到了民主力量的强大,回国之后,西园寺公望一度辞去公职,转而担任新闻报刊的主编,而他所宣扬的内容,正是法国那一套民主思想。
眼看着自己曾经的爱将,现在带头反对自己,就连明治天皇也坐不住了,还特意发出敕令让他回来当官。不过,人虽然回来了,但西园寺公望的民主心却从来没有变过。
从1924年开始,西园寺公望成为明治时代九大元老中仅存的一位,由于裕仁天皇尚未真正掌权,所以西园寺公望成为当时日本发展的掌舵人,无论是首相的任选,还是经济发展策略的制定,皆出自西园寺公望之手,也正是这段时间,日本迎来了资本主义经济和民主思想发展的黄金时期。
直到上个世纪30年代,法西斯势力在日本国内以不可遏止的速度开始蔓延,当时已经80多岁的西园寺公望虽然依旧占据着长老之位,且始终在对抗法西斯势力的崛起,但他的一己之力终究无法逆转“大势之趋”,伴随着军部内阁的上台,西园寺公望的时代彻底宣布终结。
1940年11月24日,91岁的西园寺公望去世,他终究没能完成自己的民主之梦,反而眼睁睁地看着日本在法西斯的深渊中越陷越深,想必也是死不瞑目吧!
历史客栈作者:水木
相关文章
-
欢迎神舟飞船回家丨额济纳旗:最好的牧场为航天
-
此日本人罪恶滔天,竟然被判无罪,他说:连战犯都没评上,真丢人
-
疯狂的犹太牙医:他杀死98个日本兵,英雄勋章却迟到了60年
-
她被男生捉弄嘲笑,被女生当成怪胎,最终让医学大门为女性打开
-
富二代美国总统传奇的一生 因瘦弱被媒体嘲笑 简历堪比荣誉勋章
-
台湾女间谍许佳滢:37岁妇女,通过金钱和情感渗透21岁大陆的学生
-
日本有家小店,一千年来只卖一种烤串:味道千年没变过
-
他本是御林军总管,后来成为一灯大师弟子,却因为爱上义女而发疯
-
[图文]英国作家称希特勒并没有自杀!而是逃亡到阿根廷终老
-
纳粹的“生命之泉”计划是什么?为什么制定这个计划?
-
抗战期间,蒋介石和白崇禧打过仗,为何还重用他?
-
美国武器依赖中国稀土,中国如果断供会怎样?
-
我国最特别的民族,重女轻男,重点是男女不通婚,以此方繁衍后代
-
这是史上最“难看”的哪吒
-
美国人在经济危机中用直升机撒钱的行为,是什么经济学原理?
-
会唱歌的石头:灵璧奇石八音石
-
[图文]朝鲜的三个漂亮“女特务”的最终结局
-
斯大林死前只穿了一条短裤,4字遗言令人泪目,8年后还被拖出火化
-
与我国隔海的马来西亚,为何简称大马?
-
武松“斗杀”西门庆为何轻判?白居易的棺材板盖不住了
-
二战中波兰被德军灭国后,欧洲各国都是什么反应?有人大骂活该
-
滑铁卢后,众人要求处决拿破仑,威灵顿为何力排众议强保拿破仑?
-
二战德国的神秘大钟:位于波兰的深山可能与时空穿梭有关
-
巴伐利亚春雨
-
盗墓界的代表人物,从不去盗古墓,却偷走了价值六亿的国宝
-
抗战时日本间谍重庆覆灭记付出了沉重代价
-
他看似粗鲁 实则心细入微 救人便要救到底
-
基督教毁了一个罗马,也成就了另一个罗马
-
法国最畏惧的两个国家,现在一个富得流油,一个强悍无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