欧洲两国亲如兄弟,三次合并却被他国三次拆分,如今再也不能统一
原标题:欧洲两国亲如兄弟,三次合并却被他国三次拆分,如今再也不能统一
我们阅尽铅华,只为呈现不一样的历史。
中国有句古话叫做“兄弟齐心,其利断金”,意思是只要兄弟团结一心,就是金子也可以折断,强调兄弟之间要齐心协力,切勿手足相残。这句话放在国家层面上亦是如此,那些同文同种、同宗同源或是具有相近文化的国家,只要团结在一起,就可以迸发出巨大能量,就像当年与美国对峙的苏联一样。不过这些兄弟国家想要团结在一起,并不是件容易的事。今天子渊要向大家介绍的这对兄弟国家,几次想合并但都以失败告终。
▲德国首都柏林地标——柏林大教堂
这对兄弟国就是位于中欧的德国和奥地利。在欧洲历史和现代社会,这两个国家都有着不容忽视的地位,而且两个国家的起源和文化基本相同,彼此的关系就和俄罗斯与乌克兰一样。从两国的历史来看,德国和奥地利的祖先都是日耳曼人,因此用兄弟来形容两国一点儿也不为过。这对兄弟国家,历史上曾三次想要合并,但都被其他国家拆散,至今都不允许合并。
▲神圣罗马帝国地图
第一次合并的时候是在公元十世纪末到十一世纪初,德意志国王奥托一世由教皇约翰十二世加冕称帝,德意志王国随即升格为“德意志民族神圣罗马帝国”。公元十二世纪,在腓特烈一世的治理下,神圣罗马帝国达到极盛时期,其疆域囊括近代德意志、奥地利、意大利北部和中部、捷克、斯洛伐克、法国东部、荷兰、比利时、卢森堡和瑞士。那个时候的德意志帝国实在是强悍不已,不仅把许多欧洲小国打得哭爹喊娘,还派兵远征俄国。然而在公元1806年,帝国被拿破仑击败,随着《普雷斯堡和约》的签署,奥地利正式被排挤出德意志。这就是德国和奥地利的第一次合并与拆散。
▲弗兰茨一世旧照
在神圣罗马帝国解体之后,奥地利依然保留了帝国头衔。半个世纪后,奥地利皇帝弗兰茨一世将匈牙利王国升格为帝国,随即建立奥匈帝国。放眼欧洲,奥匈帝国的国土面积位列第三,仅次于沙俄和奥斯曼帝国(在1856年3月30日的巴黎会议,奥斯曼帝国被承认为欧洲国家),总人口亦为欧洲第三,机器制造业水平位列世界第四,资源储备和动员总兵力为欧洲第四,农产品产量更是位居全欧之冠。如此强大的实力,难免让奥匈帝国统治者生出别样野心。于是奥匈帝国与德意志帝国一拍即合,发动战争以期重新瓜分欧洲。
▲一战德国士兵旧照
最终在英、法、俄、意、美等一众协约国的打击之下,同盟国遭遇惨败,被迫签署《凡尔赛和约》。为削弱德国实力,协约国瓜分了德国所有的海外殖民地和部分领土,然后又承认由奥匈帝国分裂而来的奥地利、匈牙利、捷克、南斯拉夫等国。最后,为防止德国和奥地利这对兄弟再次合并祸害欧洲,协议国在条约中加上“德国承认奥地利独立,永远不得与它合并”的内容。这就是德国和奥地利的第二次合并与拆散。
▲《凡尔赛和约》主要签署者合影
第三次合并则是在二战爆发前。1936年7月11日,德国强迫奥地利签订《德奥协定》,勒令奥地利在外交政策方面按照“一个德国”原则开展活动。受“绥靖主义”影响,英、法、美三国均表示无意干涉奥地利事务,理解德国的行为,于是在1938年3月,德国正式吞并奥地利。次年9月,德国对波兰发动“闪电战”,后面的故事大家都了解,子渊就不再赘述。二战结束后,奥地利同样被盟军分区占领,直到签署《奥地利国家条约》并宣布成为永久中立国后,各国驻军才逐渐撤离。至此,奥地利和德国虽然依旧是邻居,但却是两个不同的国家了。
▲奥地利首都维也纳街头
为何欧洲各国时刻提防着两国合并,甚至一有苗头就要直接扼杀在摇篮之中呢?原来,德国实力在欧洲大陆本就属于顶尖水平,加上日耳曼颇具侵略性,一旦加上奥地利,简直就是如虎添翼,会直接打破欧洲的战略平衡。昔日神圣罗马帝国和一战、二战给各国带来的恐惧,欧洲人至今都没忘记,所以绝不允许两国联合的情况再次出现。因此,德国如今和奥地利的关系虽然很亲密,互相都不设防,但是都不敢合并。不过即使没有合并,两国也是发展得非常好,人均GDP都排在世界前列,百姓生活可谓富得流油。
参考文献:
《列国志:德国》《列国志:奥地利》
相关文章
-
74年前的今天,中国终于雪耻
-
直击911事件中不可思议的幸存者:从22层高空坠落,安全落地
-
盘点历史上真实发生过的16次狮虎斗,老虎死亡次数更多
-
读朱自清《飞》有感
-
日本大正天皇葬礼罕见彩照:场面恢弘,与生前被嫌弃形成鲜明对比
-
叙利亚获得S-300后感到很安全!伊朗将军:无需伊方助力
-
二战谜团:德国实行巴巴罗萨计划时,日本为何作壁上观?
-
英国是二战中欧洲最强大的国家吗?其实早早投降的法国才是第一
-
甘肃馆藏精品丨涡纹彩陶瓮
-
革命的火种代代流传
-
最后在大陆落网的国民党将军:周恩来亲下指示追捕
-
对越反击战:越军特工实在狡猾,用这神器伪装来偷袭我军
-
汤岗子温泉80年代老照片:女子把自己埋入泥里坐着水坑前泡脚
-
黑龙江齐齐哈尔挖出了28枚日伪时期遗弃的炮弹
-
俄国尼古拉耶夫斯克原是吉林将军辖地,叫庙街
-
1990年,外蒙发现大量汉字,翻译后大惊:汉朝军队在此地血战大胜
-
诺曼底登陆成功后,盟军士兵把驻在英国时的清规戒律统统抛诸脑后
-
建了38年的墨脱公路有多难?不断修不断被毁,工人从青春熬到白发
-
苏联三大元帅的殒命,直接导致了600万苏军成为无头巨人
-
英国:“绝对坚决”支持美国退出中导条约!
-
美女记者在哈尔滨采访苏联红军对日作战
-
古人常说“好女不观灯,好男不鞭春”,到底是什么意思?
-
认识日本新天皇:学霸情圣出生在仓库里的非传统皇太子
-
拉登要地位有地位,要财富有财富,为何成为了头号恐怖分子
-
对越反击战中,我军侦察兵是如何抓越军俘虏的?虎口拔牙绝非神话
-
她被男生捉弄嘲笑,被女生当成怪胎,最终让医学大门为女性打开
-
1978钓鱼岛事件疑云:日本有关人士的预言
-
跨越时代的黑胶唱机,为何再成新秀?这个原因无可代替
-
兵力28万,战线200公里,中国抗日“最后一战”缴获兵器堆积如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