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史|古代帝王如何教育子弟
原标题:文史|古代帝王如何教育子弟
古代社会最尊贵的莫过于帝王之家,皇室如何教育后代,不仅关系到帝王个人和家族利益,更与国家和社会发展密切相关。2200多年前,中国古代统治者在统治架构中设置了“师氏”这一官职。师氏除了给帝王充当政策顾问之外,还有一项重要的任务就是教育培养皇室子弟。如何对皇室子弟进行教育?首先,师氏用当时的经典理论来教导他们,“以三德教国子”。师氏用中庸之德、仁义之德和孝德来教育皇室以及诸侯子弟,并以此涵养他们孝顺、信义、恭敬的品性,在皇位传承、治国理政和为人处事上进行理论辅导。
其次,师氏“掌国中失之事,以教国子弟”。师氏将当时国政中符合礼和不符合礼的实例、掌故,讲解给皇室子弟以及诸侯子弟听,让他们学会将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提高执政办事能力。第三,当时规定“凡国之贵游子弟学焉”。太子、诸侯王子以及诸侯、卿大夫中未出仕的子弟都要跟师氏学习。可见,我国古代统治者深知教育后代的重要性和必要性,并且有一套较完善的体系。
《资治通鉴》卷198记载,贞观二十二年(公元648年),唐太宗写了本《帝范》赐给皇太子,书的内容包括君体、建亲、求贤、审官、纳谏、去谗、戒盈、崇俭、赏罚、务农、阅武、崇文12篇文章,堪称唐太宗治理国家的经验总结。在去世的前一年,太宗郑重地将这本“宝典”交给了太子李治,并嘱咐他:“修身治国,备在其中。一旦不讳,更无所言矣。”还对自己作了一番剖析:“吾居位已来,不善多矣,锦绣珠玉不绝于前,宫室台榭屡有兴作,犬马鹰隼无远不致,行游四方,供顿烦劳,此皆吾之深过,勿以为是而法之。”如此深刻坦诚地作自我批评,是希望他的接班人要以他为“镜子”,学习他好的方面,也能看到他身上的缺点,从而完善自我,为李唐皇室守住江山社稷,造福天下百姓。唐太宗也认识到,想让后代成为好皇帝,实在不是一件容易的事。他又对皇太子说:“汝无我之功勤而承我之富贵,竭力为善,则国家仅安;骄惰奢纵,则一身不保。且成迟败速者,国也;失易得难者,位也;可不惜哉!可不慎哉!”亲身参与建国、治理天下二十多年的君王精辟地揭示出治理国家的诸多艰难,以此警告接班人一定要以善心治国,不能骄傲,不能偷懒,不能奢侈,不能放纵,否则就离失败不远了。
相关文章
-
红土缅怀 | 张鼎丞的风范
-
《铁马金戈沅陵情》发行 再叙与元帅的深情厚谊
-
刘邦登基后,为了快速恢复汉朝人口,用一奇葩政策让女子苦不堪言
-
直指宿县!毛泽东在淮海战役中斩断敌人中枢的要招
-
解密开国将军中的武林高手
-
为什么说郑成功是日本人?有什么证据可证明他的国籍
-
飞机发明者是谁 飞机发明经历了哪些过程(莱特兄弟)
-
腱龙:北美洲大型食草恐龙(长7米/距今1.13亿年前)
-
她相貌奇丑无比,因坚持做一件事,不仅被皇帝临幸,还被立为皇后
-
历史上接近“神”的5人,中国3人上榜,排第一的孔子也得叫他老师
-
一代战神被迫服毒自杀,死前说:我死了,国家也亡了!
-
请明朝“扛把子” 来教你们如何答面试
-
盘点古代十大剧毒,第三名现在路边常见
-
伤齿龙:恐龙中最聪明的存在(长2米/出土于北美洲)
-
助李世民一统天下的府兵制,为什么到了盛唐就不灵了?
-
李白立冬最美诗词,只有4句,一开头就不俗,尾句更是美得醉人
-
三星堆何以让人称绝
-
柏杨诞辰101周年《柏杨版通鉴纪事本末》完稿20年后出版
-
抗美援朝期间,都有哪些人捐献了飞机大炮?
-
德国为什么不叫普鲁士 德国保留原名的具体原因是什么
-
当过男宠的皇帝:慕容冲(古代最帅的皇帝)
-
程万军:才华横溢的解缙怎遭朱皇帝厌弃
-
武则天发明的“玉女登梯”到底有多恐怖
-
古代俗语“一日夫妻百日恩”,下一句是什么呢?你知道吗?
-
赵云自称赵子龙,张飞自称张翼德,关羽的自称为何有点怪?
-
大白读史︱行善济人,慈善之根本
-
明朝内廷中掌管太监的专门机构--司礼监,其中权力较大的是掌印太监还是秉笔太监?
-
宋朝以前没棉被,那么古人在冬天是如何御寒的?这里告诉你原因
-
武则天的生平事迹有哪些(武则天两个重大事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