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朝以前没棉被,那么古人在冬天是如何御寒的?这里告诉你原因
原标题:宋朝以前没棉被,那么古人在冬天是如何御寒的?这里告诉你原因
有人问,宋朝以前没棉被,那么古人在冬天是如何御寒的?下面就来详细介绍其中的原因。
根据史书记载,棉花的原产地是印度和阿拉伯,也就是中国古代原本并没有棉花,那么棉花究竟是什么时候传到中国的呢?翻阅了资料以后,发现《宋书》以前,从来没有关于“棉”字的解读,也没有出现过“棉”字,那就说明宋朝以前是没有棉花的。棉花开始传入中国最迟是在魏晋南北朝时期,但也仅仅是某些边疆之地才有,中原人根本不知道有棉花, 所以在史书上也并没有出现过“棉”字,棉花真正传入中国其实是在宋末。
宋朝以前虽然没有棉被,但是老祖宗的智慧是不容小觑的,祖先们想出了各种千奇百怪的取暖方法。
1.炭火盆
古时大部分人家里都生有炉子,在天黑之前,他们会将炉子里剩下的炭火取出来,放在一个小盆子里,以供取暖,这种取暖方式也是最基本的,既省时又省力。
2.用柳絮和芦花填充被子
古代没有棉被,为了使晚上睡觉不被冻醒,古人便想到了用柳絮和芦花来填充被子,不过芦花并没有很强大的御寒功能,因此也抵不上什么用处,除此之外,古人还想到了在床上铺稻草的方法来抗寒。
3.动物绒被
动物绒被在古代并不常见,只有富贵人家才用得起。有钱人的冬天并不难熬,他们会赶在过冬前命人缝制厚厚的鸭绒被,羊毛被,或者兔毛被,盖起来既保暖又不失雅观,这些动物绒被即便是搁在现代也是非常稀罕的。
4.火墙
火墙也叫做“温调房”,在古代的历史相当悠久,它由炉膛,火墙体,烟囱组成,在烧炉子时墙体就会发热,而且炉膛内还可以做饭,做饭和取暖一举两得,非常实用。汉朝时有椒房殿,为什么叫椒房呢?其实房间是用花椒涂饰,那并非偶然,其实是有意为之,早在古代人们就已经得知花椒可以抗寒保暖,而椒房实际上也就是“温调房”。
5.暖手炉
在红楼梦中就有记载,黛玉在薛姨妈房中做客,紫鹃担心黛玉冻坏了,赶紧送来了暖手炉。暖手炉在宫廷中也十分常见,甄嬛传中,每个妃子房中都有暖手炉,暖手炉分为两层,上层是罩子,下层是放着炉火的盆子,罩子均是镂空,热气会从镂空的盆中散发出来,达到保暖的效果,宫廷用的手炉均是铜制,或者金质,民间顶多是拿陶器,铁器顶替。
6.火锅
楚国人发明了食物抗寒的方法,他们冬天吃东西都尽量用炭火类的器皿烤着吃,比如铜鼎,陶器等,跟如今人们的吃的火锅很相似。除此之外,在食物选材上也非常讲究,他们尽量选择热性食物,比如羊肉,白萝卜,玉米,冬瓜,狗肉等等,吃完这些食物之后再小酌一杯也是非常享受的。
7.以人取暖
达官贵人是最会享受的,他们直接采用“以人取暖”的方法,也就是专门雇佣女子为他们取暖,取暖的基本方式为暖手,在杜甫的《江南逢李龟年》中就记录了这种取暖方式,这种方法可以说是最滑稽的了。
相关文章
-
他出身川军,后却成为老蒋智囊,曾为老蒋控制四川立下汗马功劳
-
诸葛亮表现并不抢眼,为何能位居丞相,原来刘备的做法大有深意
-
古代玩具缅铃怎么用?是特殊玩具(在房事中使用)
-
古代人穿内裤吗
-
童骋说花钱专栏《将马钱中的苻坚与王猛》
-
秦始皇:皇帝我首创,千古一帝我独享,不信看西欧之路
-
小年,说福
-
儿子登基时,她早已去世,新皇帝伤心之下为母亲家族改姓
-
为什么古代帝王精英都认为读历史有大用?
-
武文斌生前所在部队:锻造新时期“铁军”
-
古代其实还有女官,听起来很厉害,在明朝时实际上只管洗衣做饭
-
汉朝四百年基础 西汉初年文景之治
-
他19岁参军入伍,因战受伤成伤残军人,94岁临终时立下感人遗嘱
-
《天龙八部》是金庸的巅峰之作,这个词原本代表具有神通的八类众生
-
不流血的“改朝换代” 历史档案解密
-
70年了,战斗的场面仍历历在目 | “我们亲历淮海战役”③
-
疫情下的情人:李清照与夫婿爱在瘟疫蔓延时
-
历史上卫子夫怎么死的?其最终结局如何为什么会这样
-
蒙茶茶词典——青砖&茯砖(一)
-
从俘虏到英雄,他牺牲后,刘伯承痛呼:蒋介石一个旅也换不来一个他!
-
居安思危,在清醒前行中守护无恙山河
-
冷饮进口报关,进口清关详细流程及注意事项【知识干货】
-
金庸武侠剧40年:没有侠义精神,根本拍不好他的剧
-
顺治帝寝内为何陪葬着17位格格?都是顺治帝的妻妾
-
咸丰皇帝爱新觉罗·奕詝生平 揭秘咸丰帝怎么死的
-
漫话军事:如果穿越到古代带兵最需要什么技能?
-
刘邦登基后,为了快速恢复汉朝人口,用一奇葩政策让女子苦不堪言
-
五胡乱华,十六国混战北魏统一北方、南北朝对峙
-
写下最感人爱情诗的人,爱过几个女人,见一个爱一个扔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