毛主席多次批点,这部智谋奇书原来曾国藩、纪晓岚们都在看
原标题:毛主席多次批点,这部智谋奇书原来曾国藩、纪晓岚们都在看
毛泽东主席可以说是近代最大的天才,治国、治军、治人乃至诗词歌赋样样精通,无一不通,无一不精。
不过,毛主席的智慧也并非天生,而是他善于学习的结果,主席终日手不释卷,行动坐卧离不开书,一部《资治通鉴》就读了十七遍,很多人认为《资治通鉴》就是毛主席最爱读的书了。
其实不然,有一本书毛主席从十六岁就开始读,直到去世还在放在床上,终生不离左右。如果说《资治通鉴》是放在主席案头的书,那么这本书就是主席一直放在枕边的书了。
据主席身边的工作人员回忆,主席明确叮嘱服务人员,这本书不准别人动,不准整理,即使到外地考察也要带在身边,而且随看随加批注,书的空白处写满了,就再换一套新的。
是什么书让毛主席如此痴迷呢?
这部书就明代冯梦龙编纂的《智囊全集》,共收集了上起先秦,下迄明代的历代智慧故事1238则,依内容分为10部28卷。毛主席一生所用计谋,大多受此书启发。他批注过的《智囊全集》至今还保存在中南海。
01
学其有用者十中有二
便可安身立命,得利趋害
置身于当今社会,若想要为人处世如鱼得水,混迹名利场却片叶不沾身就一定要时刻都有明辨是非的能力与嗅觉。
这种能力并非寻常小聪明可以企及,一定是有“智慧”之人方能洞察世事、人心,从而得利驱害。
虽说智无常局却也并非无迹可循,《智囊全集》这部书并不是一本似平常勾心斗角的书籍,而是一本实实在在看后可以培养智慧的书籍。这部书共收录自先秦到明代的智慧故事共近2000则,大都信而有征、查而有据。
书中几乎涵盖了明代以前的全部正史和笔记、野史,不仅有政治、军事、外交方面的谋略,也有平常百姓小人物生活中的奇巧机智。
正如作者冯梦龙评价《智囊全集》所言:“天下无余智”,普天下所有的智慧皆囊括于此。
02
纪晓岚熟读此书
曾国藩深夜反复品读
《智囊全集》自出版问世以来,影响巨大。数百年间,刻印的人不计其数,受到了众多政治家、军事家、文人名人及下层民众的推崇和喜爱。
清代才子纪晓岚不仅熟读此书,更是到了“倒背如流”的程度,每每机智过人、妙语连珠。
曾国藩自己曾说:“每当夜深入静时,方翻此书,细细品味。”
而在当代,万达总裁王健林每年年初都会发表年度工作报告,每次在报告中他都会推荐一本书给员工,推荐过的书单里便有这部《智囊全集》。
王健林说:“《智囊全集》阐述了为人处世应遵循的各种规则,揭示了在职场、商场中处理各种复杂关系的智慧,对加强个人修养,应对职场难题,在竞争激烈的社会环境中生存和发展,都有很好的指导意义和参考价值。”
为什么这部书如此受推崇,
正如《智囊全集》中有这样一个案例:
年底某天,忽听门外一片喧哗吵闹声。
出门一看,是位邻人。
站柜台的伴计上前对尤翁说:“他将衣服压了钱,今天赤手来取,不给他就破口痛骂,有如此不讲理的吗?”
那人仍气焰汹汹,不肯相让。
尤翁安闲地对他说:“我明白你的意思,不外是为了度年关,这种小事,值得一争吗?”
于是命伴计找出典物,共有衣服蚊帐四五件。
尤翁指着棉袄说:“这件衣服抗寒不能少。”
又指着道袍说:“这件给你拜年用,其他工具如今不急用,可以留在这儿。”
那人拿到两件衣服,无话可说,马上离开了。
当天夜里,他竟死在别人家里。
他的亲属同那家人打了一年多的讼事。
本来此人因欠债过多,已经服毒,晓得尤翁有钱,想讹诈,没达目的,就转移到别人家了。
有人问尤翁,为什么能事后知情而容忍他。
尤翁回复:“凡无理来搬弄是非的人,必定有所依仗。若是在小事上不忍耐,那么劫难就会马上到来了。”
十个成功人士里,有九个都是有智慧情商高的人,读史可明智,只有通过学习这些智慧案例,才可增长智慧与思辨能力。
03
见大而行远
迎刃方通简
学者张明弼曾说:“有智之人,游行世间,如白日、满月、万炬火之下,见重泉,得其水骨,见砂石,得其本质。”
冯梦龙为了方便读者学习,将近2000余则智慧案例共分为六大类。
第一类为政略智囊。
主旨在为政者要懂得取舍,也要懂得深谋远虑;为政者要当机立断,也要学会出其不意;为政者要懂得见微知著,也要学会透过现象看本质。正所谓:成大事者,争百年,不争一息。
第二类为政务智囊。
政务智囊更加实用,教人能识善断、灵活多变、出奇制胜,更偏重于生活中会用到这些方法处理日常事务。
第三类为言辩智囊。
口舌之利,有时候比真刀真枪的力量还要大。历史上,凭借三寸不烂之舌立下功劳、扬名四宇的人才比比皆是,晏子、蔺相如等。如何善用语言正是我们需要明辨的。
第四类为军事智囊。
自古以来,战场就是运用智慧的最好平台,留下的军事案例莫不包含着极大的智慧,而对于现在人来讲,战场便相当于职场或者生意场,如何立于不败之地的核心内质都是相通的。
第五类为巾帼智囊。
在那个时代,女子取得的成就中有更多的汗水和泪水,也更加有借鉴的价值。虽然现在女性的发展空间已经比以前大了很多,但学习前人的品质,才真正做到“嗟彼迷阳,假途闺教”。
第六类为狡诈智囊。
常言道:性情方正者,人皆倾慕。小聪明在关键时刻,往往也能够力挽千钧。就像书中所说,“萤火虫所发出的微小光芒虽然微弱,但是用布囊收集后也可以照明。”
《智囊全集》这部书不仅是一部反映古人克敌制胜的处世奇书,更可堪称为中国文化史上的一个智谋锦囊。
04
运用之妙
在乎一心
今天推荐给大家的《智囊全集》,原文依照郑振铎先生所藏明末还读斋刻的《智囊全集》重刊本点校。为了方便读者阅读适宜,选用四号字排印,是市面唯一简体大字横排全注全译本,而且十分方便携带。
蕴含无数先人让人振聋发聩的智慧,拥有此书,如同拥有一位超级智囊。
开卷必有益,但也诚如书中所言:运用之妙,在乎一心。
相关文章
-
我国历史上的10大美人,冷美人褒姒排第八,苏妲己只排第三
-
如果用古代的刑罚处置造假者会怎样?不得不说古人真有智慧
-
历史上的陈近南真的创办了天地会吗?
-
北美唯一大型食肉恐龙:伤龙 前指爪长达26厘米
-
家有学子看过来,二月初三拜文昌
-
1949年开国大将推辞任命,主席说了一句话,后来他一干就是三十年
-
薄太后是哪个朝代的?她对于历史起到什么作用
-
原始祖鸟:具有真正羽毛的恐龙(长1米/出土于中国辽宁)
-
古代官员怎么“提案”? 朝局历史档案解密
-
甘肃甘州为“西夏国寺”打造“数字孪生”
-
鸟脚龙:欧洲大型翼龙(翼展达12米/头部占到体长一半)
-
台球皇帝怒斥视觉中国:你不要脸,别拿我的脸赚钱
-
夏侯轻衣结局是什么 夏侯轻衣怎么和赵云认识的
-
德克萨斯龙:美国小型食草恐龙(长3米/距今9900万年前)
-
古代最聪明的三个人,智商逆天,刘伯温无缘上榜,第一名无人不知
-
唐朝官员双轨制发工资:白居易爱晒工资韩愈爱哭穷
-
解密伊藤博文被杀 安重根刺杀伊藤博
-
崇高龙:阿根廷大型食肉恐龙(长8米/距今1亿年前)
-
赵子龙在历史上是怎么死的 赵子龙在历史上的地位怎样
-
宋子文日记揭秘西安事变:蒋介石性命堪忧留遗嘱
-
老子是否化胡?佛、道二教争辩千年后,忽必烈帝师八思巴一锤定音
-
农村大妈用宋朝棺材腌制酸菜,专家鉴定后:建议上交国家
-
他是孔子第73代后裔,也是我军的开国中将,抗战中打出辉煌一战
-
宋朝的皇帝都是奇葩 宋钦宗在位期间发生靖康之耻
-
盘点历史上那些“闻着臭、吃着香”的食物
-
明显陵地宫可以进去吗?无法进入(地宫开采难度大)
-
庄禅的启示
-
陕西历任省委书记,你记得几个?
-
少昊金天氏政权简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