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军逃兵团长同司令打架被打晕,后者掏出烟,随后命令令人诧异
原标题:苏军逃兵团长同司令打架被打晕,后者掏出烟,随后命令令人诧异
二战时期的苏联领袖斯大林有个非常优秀的品质,就是对人才非常器重。尤其是那些善于进攻、敢打硬仗的将领,如朱可夫、罗克索夫斯基、科涅夫等,他总是通过各种各样的方式对这些爱将表达尊敬。二战结束后,在一次酒会上,斯大林同苏军高级将领轮番敬酒,有一人享受了领袖连敬三杯的待遇。此人并不是我们之前所说的那几位,他叫崔可夫。虽然跟朱可夫名字就差一个字,两人在历史上的地位可谓是千差万别。那么,崔可夫究竟凭什么获得这样的殊荣呢?
虽然崔可夫相比之下有点“籍籍无名”,但他的一生也是挺传奇的。出生时因为营养不良就差点夭折了,在当时的条件下能够幸存下来,运气好的堪比买彩票中了大奖。崔可夫的亲戚看到这个孩子瘦得脑袋大身板小,外貌平平无奇,本身也没抱什么大希望,谁知道他日后竟然能够成为苏联元帅。
二战时苏联将领大多出身贫寒,能够体会士兵的艰难,因此更容易同基层官兵打成一片。崔可夫正是如此,他在士兵中的威望极高,我们通过一件奇葩的趣事来讲述一番。
1942年6月28日,人类历史上最惨烈的斯大林格勒战役拉开序幕。在这场战役中,双方投入数以百万计的部队,伤亡超过200万人。苏军为了守住这座政治象征和战略意义都非常重要的重镇,可谓已经是“丧心病狂”了。苏军动员一切可用的军队,征召一切可以使用的车辆、飞机,夜以继日地投入到此役中。苏军的伤亡可怕到何种程度了呢?一个完整的师级单位进入斯大林格勒,一天后恐怕就名存实亡了。士兵生存的时间以分钟来计算,最困难时,德军实际上已经占领了市中心的绝大部分,苏军就算是守住一座房子,也不承认斯大林格勒沦为敌手。就这样,苏联军民保家卫国的决心也从未动摇。
1942年11月11日,根据德军最高统帅部的要求,保卢斯指挥部队进行又一次也是最后一次大规模进攻。这一次的进攻非常猛烈,苏军顿时被冲散成数部分,首尾不相顾,连络中断,情况危急。时任指挥官的崔可夫做的第一件事就是稳定军心,告诉士兵不要慌张。他每天都会亲自跑到前线上观察敌方动向,也因此多次遭遇危险。有一次,他乘坐的飞机被德军击中,差点就遇难。我们所要讲的趣事,就发生在一次视察中。
欧洲历史上讲究“绅士战争”,其中有一点就是不对军官开枪,军官也因此用长矛、佩剑等表明身份。二战时大家才不管什么绅士不绅士的,为了迅速瓦解对方战斗力,反而安排狙击手专打出头鸟。德军军官大多传统,看重荣耀,宁可冒死也要穿军官制服佩戴勋章;苏军军官则不在乎形象,随便找件士兵军服穿上就上战场了。
崔可夫在一次视察时,碰巧碰到了一名心态崩溃的苏军团长。原来,这名团长的手下没剩几个了,这样恐怖的战斗减员速度让他对战役失去了信心,于是就想逃跑。崔可夫立刻坐着坦克追上了那名团长,上去就给了团长一拳。崔可夫当时就穿着士兵军服,团长本来就够烦了,一看普通士兵竟敢打自己,更是气不打一处来,两人迅速扭打起来。场面一度失去控制,身为集团军司令的崔可夫和团长抱在一起在地上打滚,衣服上全是泥土。
不过,崔可夫还是技高一筹,把团长打晕了。他自己也没好到哪儿去,脸上挂了彩,衣服脏兮兮的。根据苏军军规,临阵逃跑或是殴打上司可都是死罪,崔可夫却跟没事人一样站起来,拍了拍身上的泥土,点了根烟坐在坦克上抽了起来。末了,他将烟草交给身边的士兵说:“团长什么时候醒来,就什么时候把烟草给他,让他继续作战。”在场的士兵大感诧异,同时也感到敬佩。这件事就这样结束了,崔可夫用男人的方式解决了问题,团长没有受到任何惩罚。
1942年11月15日,苏军已经走投无路,被逼到伏尔加河前。崔可夫看着身边仅存的200余名官兵说:“前方就是伏尔加河,谁想过去现在就可以走,但我要留下。”这是真实的战争,不是好莱坞电影,说没有人害怕是假的。然而在司令的鼓舞下,将士们没有一人退缩。此时,苏军大部队已经在城市外围集结,最终他们迎来了援军,守卫了斯大林格勒。
值得一提的是,崔可夫是一名“中国通”,从1926年开始,他就以多重身份来到中国,跑遍了哈尔滨、旅顺、大连、长春、北京、天津等城市,还去过华北、华南、西南等多处,对中国非常了解。崔可夫的汉语说得非常好,对中国也非常了解。崔可夫感同身受,曾对军阀混战时期的中国百姓的处境感到同情,然而二战结束后,世界局势风云突变,他也成为了一个相当危险的“敌人”。
相关文章
-
中国五大“贵族姓”,其中一个能管天地人,看看你姓氏的典故
-
古代为什么不把犯人关进监狱,而是把人发配到千里之外?
-
希特勒临死前道出:我一辈子只怕过一个人,敬佩过两个人
-
中国完胜印度事后为何撤军?希望印度政府改变蓄意敌视中国的态度
-
正面硬刚!中东富国开始反制美国,千亿大单成废纸
-
邢仁甫是抗战时叛变投敌的八路军最高将领
-
泰坦尼克号的锅炉工,事发时坐破艇逃离,大难不死后买下香港庄园
-
二战时期,几个苏联士兵便可押送一群日本俘虏,为何俘虏不反抗?
-
读懂了《战争与和平》,你不可能过不好2022
-
南怀瑾先生:中国文化最宝贵之处,在于提倡孝道(盂兰盆节)
-
达沃斯私人飞机创历史新高,但富豪们未必能喝一顿痛快小酒|京酿馆
-
虚张声势:越南黎朝的扩张与明朝朝贡体系崩溃
-
核子治安官:冷战时代的美国海军A5远程攻击机
-
日媒:《日韩共同宣言》发表20周年,两国关系仍“空转”
-
就算是《觉醒年代》这样的“神仙剧”,也要面临入不敷出的窘况!
-
《白雪公主》的故事出自格林童话,它的原型故事是什么样?
-
为何老人们都说黄鼠狼不能杀?科学研究发现,原来真的不能杀
-
列宁晚年遭斯大林软禁?许多细节表明有人似乎想图谋不轨
-
奇葩,母女俩双双嫁给俩父子,因为琐事常常遭父子俩家暴
-
“有钱不进三地,没钱莫近两人”,牢记古人的忠告,受用无穷
-
二战时意大利曾派兵千人到中国协同日本作战
-
民间故事:男子杀驴凑聘礼,却被踢断腿,婚约取消,道士:好运到
-
这个高官因支持敌人被撤职,敌人被打败了他却官复原职,换成你也会同意
-
74%的亚马逊仓库工人不敢上厕所:人被算法支配,有多可怕?
-
二战时,日本为啥让女人都把和服的袖子剪去?
-
英国皇家骑兵卫队用的原来是这款刀:哥特式军刀小传
-
偷葡萄牙橡胶屡遭失败,中国人助力英国工业革命却惨遭殖民剥削
-
二十世纪80年代,这种车横空出世,从此成为美军中的霸王
-
元旦的由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