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联军工那么发达,为什么没有世界级汽车品牌?
原标题:苏联军工那么发达,为什么没有世界级汽车品牌?
近年来随着国民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购买汽车的愿望也与日俱增。据保守统计,目前国内汽车保有量约在2亿台左右,但细看这些汽车品牌又大致划分为德系车、日系车、美系车、韩系车和正在崛起的国产车。如常见的奔驰、奥迪属于德系,丰田、本田属于日系,福特、别克属于美系,现代、起亚属于韩系,长安、哈弗则属于国产。但你可曾想过,为什么我们在路面上看不到俄系车?
图-苏联重工业基地
如果是一个籍籍无名的小国,工业薄弱、科技落后,那么看不到这个国家的汽车产品也不足为奇。但问题在于苏联或俄罗斯是一个屈指可数的科技强国,是一个连战斗机和航空母舰都能造出来的国家,但为什么却没有一辆俄系车出现在中国市场呢?
苏联是一个在工业领域发展极为畸形的国家,其工业发展的不平衡甚至可以追溯至前苏联时期。早在斯大林当政期间,为了抵御资本主义国家的联合围剿,苏联就集中所有力量重点发展军工,而与普通大众息息相关的民用领域则少有着力。到后期,苏联成为一个连原子弹都能生产的国家,却无法满足普通人对生活资料的需求,甚至这也成为苏联最后解体的一个原因。
中苏交好期间,我们全面学习苏联。在那段蜜月期里,苏制汽车也曾流入中国,比如上了年纪的人仍然会津津乐道的“伏尔加”、“莫斯科人”等等。但那个时期,中国本身就处在经济建设起步的阶段,普通人买不起汽车,国内也不存在对于汽车的市场需求。再加上当时特殊的政治环境,似乎也只有少数的苏制汽车能够进入中国。
苏联解体之后,俄罗斯继承了苏联衣钵,但其在军用和民用领域的极度失衡仍然无法在短时间内扭转。为了度过解体后的阵痛期,俄罗斯接受西方国家提出的“休克疗法”,结果整个国民经济濒临崩溃。连维持国家正常运转的资金都难以为继,俄罗斯又何来本钱去研发汽车技术呢?
改革开放后我们开始引进德系车和美系车,与先前的俄系车一比较,高下立判。俄系车噪音大、外观丑、油耗高,在公平的市场竞争当中丝毫不占优势,结果很快遭到淘汰。时至今日,俄罗斯仍然没有从经济萎靡的低谷中走出,由于缺乏资金进行技术改良,俄系车很难在日趋成熟的中国汽车市场上分一杯羹。这也是为什么我们很难在道路上看到俄系车的原因了。
相关文章
-
一段鲜为人知的历史:20个中国人曾在史上最大登陆战中大放异
-
他既是开国少将,也是上将,还是另一位中将的机枪手
-
为什么日本热衷侵略?因为日本军部是独立的,军令不需要政府同意
-
全球寿命最长的流亡政府,所做之事令人敬佩,国歌名字却充满讽刺
-
决战贺兰山:三路辽军西征组合拳打懵小强西夏
-
匈奴被汉朝击败远征欧洲,中间失踪的200年干了什么?DNA重磅揭秘
-
Z标的故事《前言》
-
历史上的今天——1941年12月8日,太平洋战争爆发
-
抗战中,陈纳德将军指挥的“飞虎队”中的中国军人
-
西伯利亚是怎么丢的?康熙皇帝大笔一挥就没了
-
颠覆认知:阿拉伯人波斯人贩卖黑奴史
-
明宣宗朱瞻基是怎么躲过二叔朱高煦的埋伏顺利继位的呢?
-
他是川岛芳子的师傅,二战后转做污点证人,指证东条英机
-
日本投降前与苏联秘密交易:拿中国领土换一样日本最宝贵的东西
-
日本历史教科书如何讲述中日近代史的?
-
日本女子参战简明史:能甩男军官耳光的,只在一个地方出现
-
这个日本人提出了一个口号,后来成为侵略中国的借口
-
巴西有一个小岛,达尔文来过这里,后来写下《物种起源》
-
浙江衢江考古又刷新历史!极有可能是姑蔑国王陵
-
蒙古帝国使臣为何死亡率非常高?学者分析后发现:原因只有两个字
-
一个早上,12名苏军被击毙,其中2人刚从民宅中出来,衣衫不整
-
明朝花魁出了一句上联,下联难倒唐伯虎,来看看你行吗?
-
伟大的失败:用小船创造出的战争奇迹,军民同心拯救军队
-
二战中被德军包围三年的城市保卫战,一百五十万人死亡
-
抗美授朝:历任联合国军总司令都有谁?又是谁!挫败了志愿军
-
[图文]叶剑英6位子女回忆父亲在南昌起义中的传奇
-
孝感“母亲河”蝶变
-
百年老照片,有一幅是泰坦尼克号沉没后一个报童在街头叫卖报纸
-
80岁老鬼子见老八路,当场下跪,老八路啥心情?两个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