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战中日本的武器只能算“三流”,为什么战斗力这么强呢?
原标题:二战中日本的武器只能算“三流”,为什么战斗力这么强呢?
首先解释为什么在军迷圈会有日本装备,在二战中属于三流的说法?这一切的根源来自于日本陆军的装备,当时陆军标配的单兵装备为38式步枪,坦克为97式中型坦克。
38式步枪这款枪在二战初期,就已经可以算的上是“古董级”了,它正式定型和量产的时间是1905年,在太平洋战争爆发的1941年,已经服役快40年了。
而从性能上看这款枪其实不错,最高射程达到了2400米,且有效射程也有460米,实战之中操作熟练的日本兵,可以精准击杀300米内的对手。
但是这性能从一战结束后开始,就已经被世界主流军界认为是“落后”的存在。一战之时英法把坦克送上战场,将近代战争从战壕对轰,变成了狭路相逢的“短兵相接”。
战壕时代因为对抗双方距离很远,谁的枪打的越远、越准,在战斗中就可以占尽优势,且因这个距离的存在,给了射击枪支不用过快“连发”的“容错”。
而当坦克带来了“短兵相接”之后,最快速度制敌成为战场的第一选择,因追求射击距离而牺牲掉的换弹速度,成为了38式步枪类武器的“致命伤”。
面对这类“致命伤”,德国在开始二战之后,逐渐抛弃类38式步枪,选择射击距离在300-400米,枪管短小且能够快速连发的MP40冲锋枪、43式半自动步枪。
在坦克的掩护之下,持有上述武器的德军士兵,在突进对手的战壕阵地后,得以进行快速连发的射击,造成远高于类38式步枪的杀伤力。所以基于这类杀伤力的差距,军迷毫不客气的将38式步枪列为了三流装备。
但是这个三流只是相对于机械化对磕的欧洲战场,在亚洲战场上不管是力战日本的中国,还是东南亚的英美殖民地军队均没有大规模装备坦克。(中国不装备坦克是国力不足,英美则是因为潮湿的东南亚并不适合坦克作战)
从实际情况出发,38式步枪在征服中国和东南亚之时,并不是真正的“三流武器”,因地形、气候等局限,38式使用效果不错,而英美这边因跟进主流武器发展风潮,将武器的射击距离降低,反而在战斗中落了一定下风。
97式中型坦克,1937年定型的日本中型主战坦克,体重15吨,主武器是装备的一门47mm火炮。这个配置我们拿它跟76.2毫米火炮的T34坦克、76毫米的M4坦克比,肯定是属于落后级。
但是日本的这个落后并不是从一开始就落后,横扫波兰、法国的德国主战坦克三号坦克,其最早出厂的型号,火炮只有37毫米火炮,后期才加成了50毫米火炮。
值得注意的是,3号坦克也是在1937年定型的,所以从坦克研发的角度出发,早期日本是可以持平德国。综上可见仅陆军这项,日本军队在二战时期并不是“三流”。
更别说日本拥有大量的航空母舰以及在太平洋前期,打出1个日本战机,换6个美国战机的“零式”战机,所以从武器角度说日本在二战前中期表现的战斗力强是“理所当然”。
相关文章
-
历史上有很多蟒蛇吞人的事件,人被吞后,能不能用刀破腹而出?
-
黑泽明眼中的末代武士,位列日本影史百佳之首丨日签
-
1953年国共最后一战有多惨烈,从此蒋介石不再提反攻大陆
-
隐居在中国的日本籍士兵,婚后35年妻子才知道丈夫是日本人
-
蒙古骑兵的两大致命弱点,只有这几个国家能克制
-
被遗忘的战争罪行:二战后意大利为什么能够逃脱被审判的命运?
-
二战期间,希特勒规定的纳粹军礼不执行会怎样?这位士兵亲身试验
-
美国海军为何在死对头古巴保有基地?
-
偷袭珍珠港成功,为何日本没有趁势进攻美国本土?这里告诉你原因
-
中国女孩流落海外沦为难民,60年后,她成为首位华裔国家元首
-
《红楼梦》:晴雯为何被撵?袭人:你不走我有点慌!
-
西德经济发达生活富裕,为何还有很多国民往东德跑
-
[图文]二战胜利之吻男主角在德州赌场里去世
-
俄专家:“五眼联盟”将监视中国?
-
一口气打光14个弹匣一箱手榴弹,对越反击战中我军战士火力凶猛
-
没有历史的民族:政府修高速超4倍预算,只为945名土著进出
-
26年来首次!日本新天皇即位后要在秋季“恩赦”
-
首都博物馆:宗教艺术文化展(贰)
-
晴为黛影:林黛玉出身名门,为何晴雯却是个野丫头?恐怖的吃绝户
-
印度要采购世界第一主战坦克!根本不理睬美方警告:不需要你们管
-
国共“八六”海战台军作战计划漏洞
-
刘备死后“阴魂不散”靠诡术吓退盗墓贼
-
解放军一个尖刀排猛打猛冲,抢占阵地击溃越军歼敌55人
-
为什么FBI曾怀疑科幻小说家阿西莫夫是前苏联间谍?
-
对越自卫反击战,陈锡联为何怒怼许世友?
-
上将刘亚洲说,“过去,中国军队像农民队伍,日军士兵有杀气!”
-
印度或通过牺牲俄罗斯利益,换取被美国豁免,并向美做出重要保证
-
12岁男孩靠游戏直播月入3万,父母支持辍学挣钱,如今过得好吗?
-
读《史记》:一个好酒及色的中年草根,缘何逆袭成为一代帝君(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