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类交通规则趣史:50亿“靠右走”25亿“靠左走”格局是怎么形成的?
原标题:人类交通规则趣史:50亿“靠右走”25亿“靠左走”格局是怎么形成的?
全世界76亿人口中,靠右行的约50亿,靠左行的约25亿,左行的国家占了全球面积的17%和32%的人口。
“靠右走”,多是典型大陆国家,如美国、中国、俄罗斯、德国、法国、巴西等;“左派”,多是典型岛国和半岛、次大陆国家:英国、日本、印度、巴基斯坦、印尼、泰国、澳大利亚、新西兰等.路线分“左右”,来由各不同。
“向左走”曾经风靡世界
靠右行还是靠左行,并非一开始就固定,而是长期演变的结果。在古时,无论中外,道路行走的规范都是相当地方化的,但道路延长,交往扩大,地方性习惯区域化,区域化习惯变全国性规范。这一时期,世界上较多被采用的,恰是与现在完全相反的靠左行。
按照英国人的说法,他们靠左行可上溯到古罗马帝国。而在中世纪的欧洲,到底靠左还是靠右,最先根据的是骑士们的习惯。一则,人们骑马,习惯是左脚先上镫,右脚再跨上,自然得是在路左上马;再则,骑士的任务是经常为面子、美人策马持矛决斗,而骑士的标准战斗姿势是右手持武器,左手挽盾持缰,要方便地刺杀对手,自然得靠在路左。
日本靠左行的历史缘由与此类似,武士虽不为美人决斗,但和欧洲的骑士一样经常面临决斗。武士长刀在左侧,便于右手拔剑,身体左边是脆弱的空当,自然靠左行才能掩护空当便于攻击防守,武士靠左走,老百姓不敢右行迎头冒犯,遂举国“咸于左派”。
拿破仑开创“靠右走”阵营
说来有趣,目前世界上多数国家靠右行驶的缘由还得扯上拿破仑。法国大革命前,法国贵族的马车同样也是习惯左行。在受尽压迫的底层人民看来,“靠左行”意味着贵族与特权,而“靠右行”则带有“革命”的意义。于是,法国大革命了,车辆右行了。
拿破仑上台后,发动了征服欧洲的战争。法国占领了哪里,就把靠右行规则带到哪里。德国、俄国、意大利、西班牙、比利时等等。正是,自从有了拿破仑,欧洲不再集体搞“左倾”。同样,英国也把自己靠左行的规范一一带到它广阔的殖民地。像印度、巴基斯坦、新加坡、澳大利亚、南非等等就坚定不移地走“左”的路线。
美国改变“左右”力量对比
在英国众多的殖民地里,美国是个例外。由于美国经过与英国长年战争才有国家独立,而法国在其中多少给予了一定帮助,为彻底与英国划清界限,美国在建国伊始便由道路交通的“左”转为“右”。由战争原因改变“左右阵营”的不仅仅是美国,匈牙利、奥地利、捷克就是在二战中被德国占领才改为靠右行驶的。
当美国加入到“右倾”阵营后,“左右”的力量对比开始发生明显改变。众所周知,由于汽车驾驶观察路况的需要,靠右行驶和靠左行驶决定了“左驾车”和“右驾车”之别。美国是现代汽车工业的发祥地,美国的“左驾车”源源不断地倾销世界各地,它在相当程度上决定了很多国家靠左走还是靠右走的问题。
中国便是典型。其实中国最开始也是左行制国家,在古代,行人、车马一般也都是左侧行走。因为古人讲究礼数,古代一般是“以右为尊”,人们用右手来向对方行礼,所以自己则是靠左站立或者行走;还有一个原因就是古人为了骑马挥鞭时不伤及行人,所以也行程左骑行的习惯。
在上个世纪二三十年代,国内开始流入汽车,而这些车辆以英国的为主,英国车辆的行驶习惯是靠左行驶,且当时马路上的汽车多为英制“右驾”汽车(即方向盘在驾驶室右侧),所以当时中国的车辆也靠左行驶。
抗战时期,中国的汽车多数由美国输入,美国公路交通规则是靠右行驶,因此美国的车辆到中国后,必须对方向盘及灯光进行改装,而这需要大量的改装费用,正如1945年12月31日的《申报》称:改装费须达车价百分之十二。汽车是“左驾”车,方向盘在驾驶室左侧,靠左行驶不利于观察路况,以致交通事故不断。于是,当时的国民政府下令,改变机动车的行车规则,车辆一律靠马路右侧行驶。
上海市警察局也发布通告,自1946年1月1日起,市区车辆改为靠马路右侧行驶。为此,上海市政当局事先作了积极的准备,如扩大在市民中的宣传,改装红绿灯,重建车辆停靠站台,电车和公共汽车将车门改建在右等等。
骆驼阻止巴基斯坦“右倾”
并不是所有国家的“左右路线”改变都如加拿大和中国这般顺利。在改变“左右路线”时,习俗给变革带来很大阻力。例如瑞典,起初属于“左派阵营”,但由于周围的国家,如挪威、芬兰等都是“右派”,这给瑞典的跨国交通带来诸多的不便。
于是,瑞典为“左右”问题进行了公民投票。结果超过80%的国民不同意改革。不过,瑞典国会铁了心要解决和邻国之间的交通问题,甚至动用了军队来维持交通秩序。在这样的强力推行下,瑞典终于改革成功。
巴基斯坦就没这么幸运了。20世纪60年代,巴基斯坦政府终于下决心改革。但政府的想法遭到了很多人的反对,其中最大反对声音居然是因为骆驼。在巴基斯坦,有很多的骆驼车,而骆驼都有走老路的习惯,指望这些倔强的家伙改变行路习惯几乎是不可能的。于是,巴基斯坦政府只好向骆驼投降。
道路交通的“一国两制”
由于历史原因,香港在交通规则上属于“左派”,而内地则是“右派”。于是,1997年香港回归,在道路交通问题上,内地与香港也采取了“一国两制”的解决办法。内地车辆进香港,则遵循香港的靠左行驶。反之,香港车辆进内地,同样也得入乡随俗。
这样一来,就产生了诸多的不便。虽然在香港与内地的交界处立有明显的界别标志,但由于交通的繁忙,相对而来的两列车队很难在入境的同时,改变车行路线。于是,人们想出了这么一个解决的办法。即在深圳与香港的交界处修建了一座特殊的桥梁,入境的汽车只需要按照原有的路规行驶,经过桥梁的巧妙转接后,“右倾”的汽车到了香港自然“左倾”,而“左倾”的则变为“右倾”。
即便如此,两地司机置身异地后依然会觉得不适应。想想吧,当习惯了靠右行的您,到了香港突然改为靠左行,难道不时刻担心迎面来车与您撞个满怀吗?因此,两地的司机换身相处时,车速都开得相当缓慢,除非长时间的异地驾驶将这种习惯完全改变。(来源:青年参考;作者:唐岩)
相关文章
-
日本评选世界五大伟人,此中国人力压伊藤博文
-
元军东征日本,如果避开台风季节,是否能顺利攻占日本?
-
古语:“白虎盖青龙,代代有人穷”,老祖宗的盖房讲究,有无道理
-
纳粹飞碟计划:神秘“爆破手研究室13”
-
印度曾是英国殖民地,葡萄牙是如何抢到一块地的?
-
抗战时,日军刺刀上有个看似奇怪的设计,其实作用非常重要
-
历史上的今天|德国作曲家舒曼诞辰,被誉为“诗人音乐家”
-
日军收到投降命令后真实的反应,3种情况每个你都想不到
-
西进运动:一部对抗与融合交织的活剧(三)
-
老照片:争奇斗艳的各国公主王妃,又漂亮又善良的那个命运最惨
-
苏提达照搬诗丽吉服装,还原婆婆50年前穿搭,摇纸扇的姿势都一样
-
三星堆文物将亮相春晚你猜会是哪一件
-
历史的戏读与细读
-
内蒙元代窖藏出土了一个高足杯,这件文物,竟比元青花还要珍贵
-
一战时,爷爷在法国当华工
-
红色家风故事①丨革命先烈李大钊的红色家风故事
-
悲情罗密施耐德:未婚夫出轨,第一任丈夫自杀,42岁丧子43岁去世
-
考古学家在菲英岛的遗址中,发现古牙齿,并在里面找到维京人DNA
-
古代最残忍的“水刑”,老外冒死去做试验,坚持18秒就崩溃了
-
她是《还珠》的心机女知画,因黑历史陷入低潮,今凭一角完美翻身
-
这10部电影中都有茜茜公主,哪一部中的茜茜最还原历史?
-
抗战时美国把很多淘汰装备给了远征军,却打的日军抱头鼠窜
-
[图文]回忆红军长征中最年轻部队:“少共国际师”
-
1930年代蒙古首都乌兰巴托像个大屯子,斯大林像挂得比乔巴山高
-
钓鱼岛上不为人知的秘密!怪不得让很多国家眼红,看完后涨知识了
-
盘点:中国史上的收复战 五位大将的显著功绩
-
如果鄱阳湖大战陈友谅打败了朱元璋,陈友谅能推翻强大的元朝吗?
-
中国荧屏谍战真正主角
-
中国古代的大路为什么被称为“官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