烽火戏诸侯还是击鼓戏诸侯?为什么有人质疑正史记载的这个典故
原标题:烽火戏诸侯还是击鼓戏诸侯?为什么有人质疑正史记载的这个典故
“幽王烽火戏诸侯,千金一笑周朝亡”。周幽王可谓是千古昏君第一人,虽然他不似夏桀商纣那样的暴虐,但却也昏庸无道,西周的灭亡他有着不可推卸的责任。
西周是覆灭在幽王的手中,但却并非全部是他的责任,当一个王朝积重难返之时,总得有充当最后一根稻草的亡国之君。其实幽王的爷爷周厉王才是周朝灭亡的罪魁祸首。俗话说靠山吃山,靠水吃水,山林川泽本来就是大自然赐予人民的资源宝库。周厉王在位期间,任用荣夷公实行“专利”,在历史上首次以国家名义垄断包括山林川泽在内的几乎所有自然资源,借以残酷的剥削人民。致使失去营生的百姓起来反叛,周厉王败逃并死于彘地。
正所谓“国之将亡必出妖孽”,而“物反常态即为妖”,幽王即位第二年,便发生多起严重的自然灾害,西周都城镐京发生地震,并引发泾、渭、洛三条河川发生震动。同年,泾、渭、洛三条河川枯竭,岐山发生崩塌。当时人们普遍认为,这些数百年不遇的自然灾害,预示着周王朝的即将覆灭。
周幽王沉湎酒色,不理国事,在位期间各种社会矛盾急剧尖锐化,政局不稳,为政贪婪腐败,重用奸臣虢石父主持朝政,加重对百姓的剥削,激起百姓怨愤,最终致使西周灭亡。幽王之所以被称为千古昏君第一人,无非是因为他所做的最被人诟病的一件事——烽火戏诸侯。
幽王得到一位美人,不错!她就是传说中来祸害周朝江山的“妖女”褒姒。古人就是这么混球,男人犯下的过错,总要由女人来承担绝大部分的责任。比如夏桀之妹喜,商纣之妲己,幽王之褒姒。
《史记》记载,褒姒笑点很高,嫁给周幽王之后,很久都没有见她笑过。周幽王便想尽一切办法试图逗笑她,可惜她就像面部神经麻痹似的。有一次,边境有外敌入侵,周幽王点燃烽火,诸侯陆续率兵赶来。褒姒看到诸侯兵马匆忙仓促的样子,竟然哈哈大笑。
虢石父献计,既然褒姒喜欢看兵马集合的情形,何不多点几次烽火?周幽王非常高兴,终于找到逗笑褒姒的方法。于是他之后多次点燃烽火,诸侯急急忙忙陆续赶来却不见敌情,只得忿忿而退。后来诸侯们不再相信幽王,见到烽火狼烟滚滚也不肯带兵赶来了。周幽王十一年,申国联合缯国、西夷犬戎攻打周幽王,周幽王点燃烽火召集诸侯援救,诸侯却没有前来援救。犬戎最终在骊山之下杀死周幽王,俘虏褒姒,西周灭亡。
《吕氏春秋》的记载中,周幽王不是点燃烽火,而是击鼓。当时西周建都在丰、镐二京,那里靠近戎人。周幽王与诸侯约定,在大路上修筑高大的土堡,上面设置大鼓,使远近都能听到鼓声。如果戎兵入侵,就由近及远击鼓传告,诸侯的军队就都来援救天子。戎兵曾经入侵,周幽王击鼓,诸侯军队都如约而至,褒姒看到非常高兴,很喜欢周幽王这的种做法,周幽王希望看到褒姒的笑容,于是屡屡击鼓,诸侯的军队多次到来,却没有敌兵。到后来戎兵真的入侵,周幽王击鼓,但诸侯的军队不再到来,周幽王于是被杀死在骊山之下。
那么周幽王到底是烽火戏诸侯还是击鼓戏诸侯呢?烽火和大鼓都是当时最常使用的传递军情方式。《史记·周本纪》:“幽王为烽燧大鼓,有寇至则举烽火。”也就是说周幽王大鼓和烽火台两种“通讯工具”皆有。
烽火台又称烽燧,古时用于点燃烟火传递重要消息的高台,系古代为防止敌人入侵而建的重要军事防御设施,遇有敌情发生,则白天施烟,夜间点火,十里一台,台台相连,传递消息。白天放烟叫“燧”,“狼烟滚滚”指的就是“燧”,可见那时候没有雾霾。夜间举火叫“烽”。
烽燧和大鼓传递消息的方式都是台台相传,由近及远,一站接一站的传递军情。也就是说镐京击鼓或者点燃烽火狼烟,附近的烽火台看到听到后也点烽火和击鼓,就这样连续不断,越传越远。那么诸侯得到消息也因远近不同而有先后之分,先得到消息的,便是离京城最近的诸侯国,他们肯定最先率兵勤王。
既然叫烽火戏诸侯,那么事情肯定是发生在夜间,夜里虽然各处烽火台都有士兵值班,但是难保他们不会偷着打瞌睡,因而延误军情。所以夜间一般都是举火与击鼓相结合。所以《史记》和《吕氏春秋》的记载都是对的。
有人质疑烽火戏诸侯事件的真实性,最主要的一个理由便是诸侯不可能同时到达,即便邻近的诸侯国,也需要很长时间才能到达。
首先,史书并没有说诸侯同时举兵来救。“襃姒不好笑,幽王欲其笑万方,故不笑。幽王为烽燧大鼓,有寇至则举烽火。诸侯悉至,至而无寇,襃姒乃大笑。幽王说之,为数举烽火。其後不信,诸侯益亦不至。”咱们就来咬文嚼字吧,诸侯悉至,这个悉,可以解释为全部,也可以解释为一个个。认为烽火戏诸侯是无中生有的学者,把诸侯悉至解释为诸侯全部赶来了。其实应该解释为:诸侯们一个个赶来。这里是有次序性的。
再说诸侯能不能快速赶来吧,如果真如砖家所说,最近的也得一两天才能赶到,那么周幽王和褒姒他们就坐在那里饮酒作乐傻等,那不是太弱智了吗?再说了,如果真是戎人入侵,周幽王难道也要等一两天,等着救兵来给他收尸吗?
烽火戏诸侯的故事发生在骊山,骊山位于镐京边境,那一带离戎人很近,比较容易被侵扰,因此无论周王还是北方的诸侯,都在那一带布有重兵,以方便戎人入侵时互相救应,所以骊山举烽火,附近诸侯的军队很快就能赶到。
本文来自知历史工作室原创作者/不文
知历史工作室原创作品 未经许可 禁止转载
相关文章
-
清廉学校|共和国三位总理的廉洁故事
-
解放军空军新增4名少将军官
-
真正擒方腊的是谁?不是武松,也不是鲁智深,原来是这位历史名将
-
开国将星仅存13颗,今年已有两位开国名将逝世
-
才貌双全的巾帼英雄:成功牵制扑天雕李应,令智多星吴用束手无策
-
29岁就当太上皇的北齐高湛,到底是怎样的人?
-
他是大将之子,3个弟弟都参军成将军,他却一生从事航天事业
-
王安石变法为何失败 王安石变法的评价
-
丐帮是天下第一大帮,少林派是天下第一大门派,二者相比孰强孰弱?
-
震撼!百年前留下的莫高窟照片,弥足珍贵!
-
曾国藩处理天津教案 惹慈禧不满?
-
命运多舛令人遗憾——话说皇帝的闲章
-
俞晓群五行占:鸡祸之信用群小
-
子夜是指现在的几点到几点:11点到凌晨1点(以子时为首)
-
皇太极有多爱海兰珠 独宠一人(历史认可的偏爱)
-
古墓中挖出一条"真龙",考古专家表示:龙是真实存在的
-
古代怎么抓逃犯?三种办法齐用,通缉令画像再丑都能缉拿犯人
-
相亲的难题:究竟选有钱的还是长得帅的?此女的回答产生一成语
-
今天,缅怀“军神”刘伯承元帅
-
古代战争武将都是单挑吗?
-
《十七史商榷校证》:三十年磨一书
-
敦煌石窟古代“腊八节”:沐浴食粥 狩猎腊祭
-
此人救许世友一命,革命胜利后,许世友把他带到部队养老送终
-
新剧指南|《人民的选择》《烽烟尽处》开机
-
牛魔王为何不念结拜之情与孙悟空为敌?只因猴子这一点大错特错
-
中国第一大姓,建立史上最多政权,统治到了国外
-
中国首位跳伞女兵马旭被授予“冰城楷模”
-
李渊和杨广表兄弟间皇权争夺 为登上帝位甚至兄弟相残
-
公子扶苏的母亲是谁?传闻是楚国夫人(也有郑夫人之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