奇趣闻 > 历史秘闻 > \

何新:甘之战新考

原标题:何新:甘之战新考

何新:甘之战新考

《天问》:“启代益作后,[何]卒然离孽?何启惟忧,而能拘是达?”

启益之战,即《尚书·甘誓》之“甘之战”。“大战于甘,乃召六卿。王曰:‘嗟!六事之人,予誓告汝:有扈氏,威侮五行,怠弃三正。天用剿绝其命,今予惟恭行天之罚。左不攻于左,汝不恭命。右不攻于右,汝不恭命。御非其马之正,汝不恭命。用命赏于祖;弗用命,戮于社。予则孥戮汝。’”

《尚书序》曰:“启与有扈氏战于甘之野,作《甘誓》。”《史记·夏本纪》曰:“帝禹东巡狩,至于会稽而崩……启遂即天子之位,是为夏后帝启……有扈氏不服,启伐之,大战于甘。将战,作《甘誓》……遂灭有扈氏。天下咸服。”《逸周书·史记》曰:“有夏之方兴也,扈氏弱而不恭,身死国亡。”注:“有夏启也,战于甘,灭扈也。”

《吕氏春秋·先己》:“夏后相(启)与有扈战于甘泽而不胜,六卿请复之,夏后相曰:不可……于是乎处不重席,食不贰味,琴瑟不张,钟鼓不修,子女不饬,亲亲长长,尊贤使能,期年而有扈氏服。”

《吕氏春秋·召类》:“禹攻曹魏、屈骜、有扈,以行其教。”

《后汉书·冯衍传》曰:“讯夏启于甘泽兮,伤帝典之始倾。”《天问》王逸章句:“启与有扈氏战于甘之野。”洪兴祖补注曰:“启用兵以灭有扈,有扈遂为牧竖。”《今本竹书纪年疏证》卷上,“帝启”条下载:“王帅师伐有扈,大战于甘。”《吕氏春秋·先己》曰:“夏后伯启与有扈战于甘泽。”高诱注曰:“《传》曰:‘启伐有扈’。”《太平御览》卷八十二引《先己》“夏后伯”于“帝启”条下。

这一甘泉大战,是西来之黄帝族(禹,启)与东方之虞舜族(益,有易)争夺中国中原控制权的一场大战,即黄炎大战。此战揭开了中国历史之新局面。甘泉,也就是阪泉。司马光《稽古录》:“黄帝与蚩尤战于涿鹿之野!禽而杀之。诸侯皆去神农氏,归黄帝。黄帝与炎帝子孙战于阪泉之野,三战,然后得其志。诸侯咸尊黄帝为天子,代神农氏。”黄炎之战应即此战。

从上引诸条材料完全可以说,甘泉之战即阪泉之战。炎帝即火正重黎,即祝融,亦即虞舜之后伯益。黄帝,即大禹之后启。与有扈氏大战于甘地的就是夏启。有扈,即有易,即有益,即伯益也。亦即东夷、九夷也。又,黄帝姬(姒)姓,号有熊氏,熊古音从以,有熊,姬皆亦有易之音转也。

关于益,书传或称禹益同治水,益为禹之功臣。《尚书·皋陶谟》曰:“禹曰“洪水滔天,浩浩怀山襄陵,下民昏垫。予乘四载,随山刊木,暨益奏庶鲜食。”《史记·秦本纪》曰:“大费与禹平水土,已成,帝锡玄圭。禹受曰:‘非予能成,亦大费为辅。’帝舜曰:‘咨尔费,赞禹功,其赐尔早游,尔后嗣将大出。’”大费即益(伯益之合音近费)。《论衡·别通篇》曰:“禹益并治洪水,禹主治水,益主记异物。”

或传说禹益同灭苗民。《墨子·非攻》:“昔者三苗大乱,天命殛之……高阳乃命禹于玄宫。禹亲把天之瑞令,以征有苗。雷电爆(勃)振(震),有神人面鸟身,苗师大乱,后乃遂几。”《太平御览》引《随巢子》曰:“昔者三苗大乱,天命殛之。夏后受命于玄宫,有大神人面鸟身,降而辅之。司禄益食而民不饥,司金益富而国益实,司命益年而民不夭,四方归之。禹乃克三苗而神民不违,辟土以王。”

孙诒让谓人面鸟身之神即《明鬼》秦穆公所见之勾芒。而杨宽谓勾芒即益(《中国上古史导论》见《古史辩》七册上编)。

《战国策·燕策》记:“禹爱益而任天下于益。已而以启为吏,及老,而以启为不足任天下,故传天下于益,而势重尽在启也。已而启与友党攻益而夺之天下。是禹名为传天下于益,而实令启自取之也。”(说并见《韩非子》)《竹书纪年》:“禹(当为益之讹)干启位,启杀之。”

何又按,伯益书传或说为“虞人”,舜族号有虞,则伯益或为舜子,或为舜之族子。

益舜欲禹立之,而禹行后汉曹孟德之计,以益为汉献帝,伪立而阴命启夺之也。《韩非子·外储说》曰:“禹爱益,而任天下于益,已而以启为吏。及老,传天下于益,而实令启自取之也。”

惟忧,无忧。惟读若无。“离孽”即作孽。孽,灾祸。能拘,能够。是,读为至。达,达意。

《晋书·束皙传》引《纪年》曰:“益干启位,启杀之。”《史通·杂说上篇》曰:“《竹书纪年》出于晋代,学者始知后启杀益。”《燕策》曰:”或曰:禹授益而以启为吏。及老而以启不足任天下,传之益也。启与友党攻益而夺之天下,是禹名传天下于益,其实令启自取之。”

(选自何新《宇宙之问:<天问>新考》,中国民主法制出版社,2008年8月第1版)

显示全文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