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秋节吃月饼的那些事你知道么?
月饼是中秋节必不可少的美食。月饼是圆形的,有团圆之意,以月之圆兆人之团圆,象征人们对家人团聚的美好愿望,是远在他乡之人寄托思念家乡、思念 亲人之情的象征。人们在这一天会以月饼、瓜果祭月,祈盼丰收、幸福、团圆。在我国月饼有着悠久的历史,史料记载早在殷、周时期,江、浙一带就有一种纪念太师闻仲的边薄心厚的"太师饼",这是我国月饼的"始祖"。后来汉代张骞出使西域时,引进了芝麻、胡桃,为月饼的制作增添了辅料,这时便出现了以胡桃仁为馅的圆形饼,名曰"胡饼"。
唐代,民间已有从事生产的饼师,京城长安也开始出现糕饼铺。据说,有一年中秋之夜,唐玄宗和杨贵妃赏月吃胡饼时,唐玄宗嫌"胡饼"名字不好听,杨贵妃仰望皎洁的明月,脱口而出"月饼",从此"月饼"的名称便在民间逐渐流传开。到北宋时候,当时的皇家中秋节喜欢吃一种"宫饼",民间俗称为"小饼"、"月团"。苏东坡有诗云:"小饼如嚼月,中有酥和怡。"
一直到了明代时,中秋吃月饼才在民间逐渐流传。当时心灵手巧的饼师,常把与月亮有关的神话故事如嫦娥奔月等作为图案印在月饼上,使月饼成为受百姓青睐的中秋美食。到了清代,月饼的制作工艺有了较大提高,品种也不断增加。随着人们制作月饼经验的日益丰富,市场上月饼的种类也层出不穷,工艺越来越讲究。
据说中秋节吃月饼的习俗源于唐太宗李世民,当时唐太宗李世民讨伐北方的突厥,历尽艰辛大举进攻数次后,终于在当年的八月十五日那天得胜回朝,苦战数年的将士们也终得和家人、故土团聚。举国欢庆之机,有个和唐朝通商的吐蕃商人,进贡上一种带陷的面饼。其装饰华丽,滋味甜美,太宗吃后大喜,指着悬挂天空的明月传旨道:"应将胡饼邀蟾蜍(即月亮)。"于是,就有了以后的吃月饼、庆中秋的喜庆节日。
另一说中秋节吃月饼的习俗源于元末明初,相传当时朱元璋领导汉族人民反抗元朝暴政,约定在八月十五日这一天起义,以互赠月饼的办法把字条夹在月饼中传递消息:八月十五起义。后来,朱元璋终于把元朝推翻,成为明朝的第一个皇帝,中秋节吃月饼的习俗便在民间传开来。今天,月饼还被用来当作礼品赠送亲友,联络感情。
相关文章
-
身份证最后一位是“X”代表什么?内行人:他们是“特殊的人群”
-
白杨山角龙:北美大型角龙类(长9米/拥有方形颈盾)
-
盘点脂砚斋真实身份的四种说法:第一种认为他是曹雪芹本人
-
传说中的犼是什么动物 犼的外观形态如何
-
孙策被刺杀,孙权才能当上皇帝;几百年后北齐又发生了同样的事情
-
【歷史並不虛無】毛天哲:伏羲“皇策辞”真伪考证及重构
-
被庞涓砍了膝盖骨,还刻字在脸上的孙膑,后面复仇的时候有多狠?
-
此人是红军传奇女连长,一人打退马步芳200骑兵,牺牲时只有40岁
-
普尔塔龙:全球第三大恐龙(长40米/诞生于7000万年前)
-
南齐和南梁是同宗吗?
-
蚩尤政权及其首任帝
-
革命后的军队该如何处理?看蔡锷的想法
-
野生羊的祖先,欧洲盘羊(被人类驯养几千年/与狼祖先是亲戚)
-
生命不息、战斗不止的英雄连队
-
古往今来的北京书院:20多处古代书院仅存留一处实体
-
秦始皇的母亲是谁?赵姬(真实姓名失载)
-
党史百年天天读·12月9日
-
农民修房挖出神秘红棺,嫌不吉利一把火烧掉,专家:5个亿没了!
-
马未都:司马光砸不了缸,宋代烧不出大缸!最后被一成语打脸
-
中国历史上谁在位时间最短 完颜承麟(不足一个时辰)
-
东林党人是如何落败的 解密东林党落败的原因
-
海口永兴扬苍井、扬苍庙的历史变迁
-
东皇太一与屈原有关系?屈原为什么比李白,杜甫更加有影响力?
-
天天下雨的日子,古代人是怎么扛住的?
-
民国姨太太现象 那些民国军阀妻妾成群
-
电灯是谁发明的?原来电灯第一人并非爱迪生,竟是钟表匠
-
历史上赵高是如何死的?这个奸臣背后有哪些故事
-
武则天有多少男宠 武则天选男宠的特殊要求
-
东罗马为什么不帮西罗马 东罗马不援助西罗马原因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