许世友为何亲率118辆坦克碾压南京长江大桥?
原标题:许世友为何亲率118辆坦克碾压南京长江大桥?
上个世纪五六十年代,国际形势异常紧张,国内战备抓的很紧。当时,南京长江大桥作为新中国成立以来国人自建的第一座大型跨江大桥,成为连通大江南北的唯一通道,全国军民为之自豪。
毛泽东与许世友
1969年,毛泽东主席视察南京军区,在许世友上将陪同下参观了南京长江大桥。站在大桥上,毛主席问许世友,长江大桥能否满足战备需要?
为检验长江大桥的承载能力和部队的应急作战能力,1969年9月初,许世友上将决定从苏北调动一个装甲团从长江大桥上穿过,时任装甲某师师长的许枫受命指挥此次军事行动。
许枫师长对能否圆满完成任务忧心忡忡:大桥建成,国人扬威,观瞻者络绎不绝。军区常委会上,大家对坦克车队要从桥面穿过意见不一,反对声此起彼伏,主要集中在对大桥质量的担忧及对桥面的损伤上。
许世友在长江大桥
许世友上将力排众议,命令许枫师长召集有关参与建造长江大桥的桥梁专家,在最短的时间内拿出坦克车队能否通过的数据。许枫与参建专家进行了反复论证,调来当时吨位最大、重达32吨的2辆重型坦克进行测试,将测得的数据及相关情况上报许世友上将。
为防止坦克辗坏桥面,许枫师长建议在大桥路面上铺设三四层草包垫,车队行走前用水浇湿,同时规定坦克在整个桥面行驶过程中严禁调整方向或调头行驶。
9月25日前夜,许枫师长指挥所属装甲团早早出发。从花旗营至北桥头堡,118辆坦克一字排开,车与车间隔50米,整个车队绵延近10公里。
指挥现场,许枫师长不敢有丝毫大意,关注每个环节,反复强调注意事项。时间点滴流逝,夜幕渐渐褪去,前来观看的广大市民也陆陆续续到来,站在大桥两端等待着。
许世友指挥坦克检测长江大桥现场
上午9时许,4辆三轮摩托前行开道,2辆宣传车紧跟其后,4个大广播全时进行宣传,第三辆是许世友上将的指挥车,许世友上将手持毛主席语录,挥手向广大市民示意。
装甲车队紧随其后,缓缓向大桥驶过。11时,整个车队全部通过大桥桥面。据当时媒体报道,有60万群众亲眼目睹这一蔚为壮观的历史画面。
相关文章
-
他是蒋介石头号智囊用奇招助蒋成为中国最强他死蒋便一败再败
-
辛丑条约签订后,西方列强为何会将赔款退还给我们?难道良心发现
-
突击匕首:哥曼德特种部队的贴身利器,从二战开始就伴随每位队员
-
周恩来总理为中国人民志愿军撤军访问朝鲜
-
[图文]彭家声1968年带兵打败缅甸政府军统治果敢王彭家声
-
日本军国主义有多可怕?洗脑堪比中国传销,尤其对女性毒害更深
-
[图文]西安事变后群龙无首的东北军命运将如何
-
你可能不知道的历史趣知识:战国四大顶尖军队之赵边骑
-
《山河令》:张成岭突然偷袭温客行,想来必有隐情!
-
王刚最心爱女儿,与继母处成姐妹,还帮助王刚追到小20岁娇妻!
-
客籍人家田家村
-
历史上的今天|美国著名作家海明威诞辰
-
越南的国服奥黛,与中国的传统旗袍,到底有什么关系?
-
47岁不婚,却坚持追求白头偕老的婚姻,蒙曼老师有理性的女权主义
-
100张老照片带你回到上世纪90年代,去逛逛那时的松江中山中路……
-
美国历史上的贪腐时代:求官者要官不成杀死总统
-
专家云集!就为了平潭这个重要遗产的环太平洋之旅……
-
希特勒最后的疯狂 拼光家底令美国胆寒
-
斯大林用了三十六计中的一计,成功拖垮罗斯福,苏联赢得最大胜利
-
美国历史上被刺杀的9位总统:仅有4位不幸遇难
-
越军特工部队的战斗力很强,然而所起的作用是十分有限的
-
曾是我国领土,面积共156万平方公里,只有300万人,美女却成群
-
我军第一次陆海空协同作战,毛主席一句狠话,让美军不敢插手
-
80年代辽阳老照片:2400多年历史的都城东北最早归属中原的地方
-
[图文]抗战老兵70年后首次讲述卢沟桥事变亲身经历
-
东方战场影像:盟军进入中国的首批车队,士兵用汽油做饭
-
日本战败后老百姓的“虚脱状态” 常年的肉体和感情消耗向他们袭来
-
为什么有人说二战中的英国,输的比德国更惨?
-
莫尼列:让谈19场恋爱娶6任妻子的国王只爱她,被誉为东方戴安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