父母年迈了怎么办?古代日本流行一个办法 尽显人性丑恶
原标题:父母年迈了怎么办?古代日本流行一个办法 尽显人性丑恶
孝敬父母,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中国历史上朝代更替相当频繁,但不管哪个朝代,都,都极力劝导孝敬父母,严惩不肖子孙。
汉朝规定,无论父母犯了什么罪,子女不得状告父母,否则轻则下狱,重则杀头。清朝则规定,子贫困而无法赡养其父,导致父亲上吊自杀的,要按照过失杀父的刑罚判处儿子杖一百、流放三千里。
举一个例子。
我们所熟知的“孔融让梨”的主人公孔融,小时候因为让梨,被人人敬仰。可他在长大后,认为父母对子女并没有什么恩情,生育子女就像是将一件东西暂时寄放在瓦罐里,倒出来后就什么关系都没有了。所以,发生饥荒时,如果父亲有错,那么宁愿将东西拿给外人吃,也不给父亲吃。
孔融的言论在当时引起轩然大波。曹操听说后,立即以“不孝”的罪名将他杀掉,还在公告里说:“融违天反道,败伦乱礼,虽肆市朝,犹恨其晚。”
不过,在古代日本,出现这样一种现象,当父母年迈后,其子女不但不悉心赡养,还将他们送到山上去,让他们自生自灭。
这是真的吗?当然是真的。
日本电影《楢山节考》,就讲述了这样一个故事。
《楢山节考》于1983年在日本上映。电影所讲述的故事发生在100多年前,地点是日本信州(即现在的长野县)的一个偏僻小山村。小山村后面的大山叫楢山,楢山连绵不断,峰顶终年积雪,将村庄与外面的世界隔绝开来。
由于自然条件恶劣,小山村极度贫困,无法生产更多的粮食来养活所有的人。那么,粮食将首先满足哪些人的需要呢?首先是男人,他们是劳动力;其次是女人,她们可以劳动,还要繁衍下一代;然后是孩子,他们是繁衍生息的希望所在。而年迈的老人,被视为毫无用处的人,在淘汰之列。
于是,小山村形成了一个约定俗成的规定:男人一到了70岁,女人一到了60岁,就有他们的儿子背到村后的楢山上去,任其自生自灭……
电影还提到,一个叫阿玲婆的老人,虽然已经69岁,到了被送到山上的年龄,可是她的身体却还是那么硬朗,结实的牙甚至还咬得动松子和蚕豆。可尖锐的现实摆在眼前:家中的粮食却不够养活所有人。
为了后代,阿玲婆最终自己磕掉了全部牙齿,让其长子背上了楢山。
《楢山节考》所讲述的故事,在古代日本屡见不鲜。古代日本,由于生产力的低下,人们经常面临生存的威胁,于是逐渐形成了这种将父母扔到山上等死的可怕民俗,令人想起来就不寒而栗。
日本是一个岛国,不管是古代还是现代,自然资源特别是能源,特别缺乏。因此,日本人的危机意识非常强烈。将年迈父母扔到山上自生自灭,只不过是这种危机意识的产物之一,其实,从某种意义上讲,日本发起中日甲午战争,以及后来的侵华战争,都是这种危机意识的产物。
想一想也是,为了生存,日本还有什么事情干不出来?
相关文章
-
[图文]亲历日军“名将之花”阿部规秀命丧黄土岭
-
在安阳市五县四区中,林州绝对是个独特的存在
-
毛泽东对此人直言不讳,四座皆惊,此人反而更敬佩毛泽东!
-
50年前这一天,对世界影响深远
-
俄罗斯是伊拉克的盟友,萨达姆战败后,为什么不去俄罗斯避难
-
让美军都恐惧的神风特攻队,只招募两类人,其中一类让人看了心疼
-
[图文]俄罗斯称:中国索马里护航军舰将被美国击沉
-
新中国最猛的开国上将,美国人曾因为他奉劝全世界别惹中国
-
印度要采购世界第一主战坦克!根本不理睬美方警告:不需要你们管
-
女奴被奴隶主当成繁殖工具:13岁开始生育,生满10个就能获得自由
-
越南战争的时候,既然美国打的这么艰难,为何不动用核武器呢
-
日本在日俄战争中战胜后,为什么英法美不允许日本占领东北?
-
纳粹德国党卫军第12装甲师,二战中唯一参战的童子军
-
不可思议的逃亡:10个苏联战俘偷走德军轰炸机开回家,结局很惨
-
1949丢掉大陆前的蒋介石为何还有闲心出国访问
-
国家将被灭,印度圣人却让大家放下枪,靠尸体逼日军立地成佛
-
[图文]日本计划拨款85亿研制“真宗”隐形战斗机
-
歼15帮手来了?隐身无人战机有望登上国产航母
-
[多图]德国达豪集中营:充满血腥回忆的人间地狱
-
二战1名日本女人与32名男人被困荒岛,发生的事荒谬而可怕
-
一千多年前,一群犹太人来到中国,如今被发现后说:我们是中国人
-
日本军队200多万兵力,陷在东亚战场,为何还要北上苏联?
-
二战人口损失率最高的国家,中国的3倍,它的二战结束于1989年
-
总是藏着掖着!既然与卡拉斯科达成协议可不归队,俱乐部为何不说
-
粤语究竟算不算一门外语
-
中越边界谈判片断回忆
-
看看1942年苏德的差距,就知道靠苏联自己根本打不赢德国
-
3亿年前的“螺丝”镶嵌在石块中,就此揭开一个史前的巅峰时代
-
赵武灵王让赵国强大起来,为什么结局却这么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