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非曾是英国殖民地,为何开普敦是荷兰人建立的?
原标题:南非曾是英国殖民地,为何开普敦是荷兰人建立的?
开普敦是南非的立法首都。开普敦市区往南10公里,就是举世闻名的好望角。在苏伊士运河开通之前,好望角是从欧洲到亚洲、大洋洲的海上必经之地。
即使是埃及开通了苏伊士运河,25万吨以上的巨轮依然要走好望角。而好望角所隶属的开普敦,处在非洲最南端(之一),以大洋论,西边是大西洋,东边是印度洋。以大洲论,西边是南美洲,东边是亚洲、大洋洲,对面是神秘的南极洲。
这样的战略地位,在全世界都找不到几个。
1487年,葡萄牙航海家迪亚士寻找东方的黄金之国印度时,“发现”了好望角,当时称风暴角。虽然迪亚士的发现印度之旅无功而返,但一批批的欧洲人靠近好望角,并通过好望角向亚洲进发。当然,也有很多欧洲人来到好望角,留了下来,开启新的人生。
开普敦城区在好望角以北,被一个方方正正的山与好望角隔开。这座山名叫桌山,当地人叫海山,葡萄牙航海家沙丹纳看到此山凭陆负海,战略地位重要,就说海山不符合这座山的气质,叫海洋之桌更合适。
桌山从此叫响。
好望角重要,但不合适人类居住,要建城,只能在海洋之桌北边的空地上。不过,第一批在桌山北麓建城的,不是葡萄牙人,而是号称海上马车夫的荷兰人。
荷兰有个东印度公司,准备到亚洲圈地圈钱。听说葡萄牙人发现了好望角,荷兰人意识到这里将是从荷兰到亚洲重要的补给基地。1652年4月,由船长范里贝克率领的舰队抵达好望角以北的桌山脚下。范里贝克说大家要发扬愚公移山的精神,他亲自带头做好先锋模范的表率作用,在桌山脚下建立了定居点。为了方便喝水和农业灌溉,荷兰人还挖通了水渠,人气越来越旺。
当地有科伊族人,但他们不是荷兰人的对手,荷兰人宣称这里的一切都属于荷兰东印度公司。最可笑的,荷兰还以荷兰的习惯,给当地部族命名,张三李四王二麻子胡起一通。
不过,荷兰国内人口不多,无法满足需要。荷兰就从他们占领的亚洲地盘拉人过来,时间是1654年。荷兰有家法院,煞有介事的宣称这些亚洲人犯了不可饶恕的罪行,但荷兰国王有好生之德,不忍杀生,就流放到南非吧。
人越来越多,地盘却不够大。荷兰人开始向周边扩张,强占当地部族的土地。当地人反抗怎么办?荷兰人在1679年修建了一座用于军事防御的碉堡。为了有个好兆头,荷兰人学着葡萄牙人的模样,给碉堡起名曰好望堡。而好望角地区还有一个比较正式的名称——开普,后来就成了开普敦。
范里贝克在开普敦折腾了27年,1679年卸任。新来的总督范德斯特尔比范里贝克更热衷扩张地盘,老范也是没办法,因为从荷兰,或者是荷属殖民地来了太多的人,人多地少,成天打架也不是个事。
不过,强势崛起的英国盯上了战略地位重要的好望角。1795年6月,英国看到法国发生大事件后占领荷兰,趁人之危强占了好望角。1806年1月,英国第二次占领好望角,开始经营所谓的开普殖民地。英国和荷兰都是欧洲的邻居,低头不见抬头见。英国向荷兰购买了包括现在开普敦在内的好望角地区,成交价是600万英镑。
荷兰反正也打不过英国,还捞了一笔巨款,对开普敦也就撤手不管了。荷兰在南非的后裔,统称为布尔人。布尔人惹不起英国,只好搬到更广阔的内陆地区。布尔人建立了德兰士瓦国和纳塔利亚国、奥兰治国。
然后就是英国和布尔人矛盾升级,先后爆发了第一次布尔战争、第二次布尔战争。两次战争,英国占了大便宜,但也没能消灭布尔人。但是,英国却牢牢控制着堪称是南半球直布罗陀的的开普敦(好望角)。
由于开普敦是欧洲进入南非的第一站,所以城市建设要比内地其他城市要好,非常的繁华。到了上世纪三十年代,开普敦的一家报纸说开普敦是南非唯一的一个大都市。这是事实,无人反驳。大都市的英文metropolis,包含希腊文的“母亲”之意。在南非,开普敦除了是立法首都,还有一个非常响亮的称号——母亲之城。
如今的开普敦,是南非仅次于约翰内斯堡的第二大城市,但由于地理位置特殊,开普敦堪称是南非的“脸面”。
更多历史地理文章,请订阅微信公号,地图帝
相关文章
-
冒死刺杀列宁,这个女人终遭爆头焚尸,幕后真相成不解之谜
-
开学季④美术考古:边上学边“上坟”
-
古代帝王用活人殉葬,那活人在墓穴中能活多久?你可能猜不到
-
美莱村惨案发生时间 美莱村惨案起因
-
抗战老兵洪正春的心事:远征缅甸活着走出野人山(1)
-
法国元帅被判处死刑,临死前提了1个要求:让行刑者当我的部下吧
-
抗日联军:东北人民自卫军独自奋战14年
-
西钢首季钢材销售量创同期历史新高
-
32岁当军长,打起仗来连日军和美国都赞叹,请记住这个抗日英雄
-
二战中,英美为何不等到苏德两败俱伤,再发起诺曼底登陆行动
-
墓碑上“故、先、显、考、妣”什么意思?各有意义,搞错会闹笑话
-
特殊的家庭,铸就唯一的尼采
-
[图文]印度战俘:永远不忘中国政府的恩情!
-
这8大女间谍,大都得善终,只有一个自称“中国人”,死得最惨
-
巴黎圣母院大火:二战时都舍不得碰的建筑,却在和平年代毁了
-
二战谜团:德国实行巴巴罗萨计划时,日本为何作壁上观?
-
这两件珍贵的文物,讲述着玉林解放的故事!
-
赓续辛亥精神 汲取奋进力量
-
民族迁徙时的蛮族大军:根本不会害怕汉晋时期的中原军队!
-
80年代台风刮过后的西沙中建岛苦中作乐为国戍边的海军战士
-
复飞,为何常常出洋相?
-
关于张陶与王晋年吴美蓉康强武汉大学
-
南海风云再现 揭秘中越赤瓜礁海战
-
一枚金印玺,让善于辩解的日本人再也无法反驳?
-
原子弹炸后最著名的照片:一个日本男孩背着死去的弟弟去火葬场
-
[多图]二战盟军步兵最恐惧武器--S跳雷
-
三千多年前特洛伊城沦陷,这场战争唱响了英雄主义丨日签
-
二战时,这位日军中将攻占过美国本土,美国人不允许宣传
-
曹操的深谋远虑:论渭南之战中一代枭雄曹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