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恩来临终前说了三个字:我累了 令无数人落泪
原标题:周恩来临终前说了三个字:我累了 令无数人落泪
1972 年5月,周恩来在检查身体时发现尿中有癌细胞,被确诊为膀胱癌。虽然做过一次电灼术治疗,但病情并没有好转,还逐步恶化。
1974年6月1日,周恩来在邓颖超以及保健医生、护士等的陪同下,离开中南海西花厅,住进了解放军305医院。此后,周恩来就再也没有回过西花厅。他仿佛预知了这一点,因此在离开西花厅时,对这个工作和生活过26年的院落看了又看,凝视不语。
“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周恩来是这一句故事的生动写照。他自1974年6月1日住院到1976年1月8日逝世,期间共做大小手术13次,平均40天左右要动一次手术。然而,这一年多的时间里,周恩来只要身体状况许可,就会坚持工作。
——他曾经远赴长沙,面见毛泽东,就四届人大的相关问题与毛泽东促膝长谈,达4个多小时之久;
——他曾经拖着病体,参加了四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会上,周恩来代表国务院作《政府工作报告》;
——他曾经不顾病情的严重恶化和医护人员的一再劝阻,坚持会见外宾。直到1975年9月7日,他还坚持会见了罗马尼亚党政代表团。这是他生前的最后一次外事活动;
——他依然关心着老百姓的安危冷暖,甘肃定西和庆阳地区遭受旱灾造成老百姓缺粮少衣,他含泪批示:必须立即解决。辽宁营口、海城地区发生强烈地震,他提议派代表团到灾区去,慰问受灾群众……
正如周恩来的主治医生吴阶平所言,“本来治病是很不容易的,放下了工作算是住院了。他(周恩来)好像在那里治病,可是他脑子根本就没离开过工作,一会一个问题,都是工作。”周恩来真正做到了“生命不息,工作不止”。
周恩来的卫士高振普则做过一项统计:从1974年6月1日住院到1976年1月8日逝世,在周恩来生命最后的587天,约人谈话220人次,谈话最长时间达4小时20分;公开会见外宾65次(含港澳人士3次),每次时间大都是1小时左右,最短的1次15分钟;开会32次,去医院外看人5次。
1975年9月下旬开始,周恩来病情加重,再也没能离开病床。12月底,饱受病魔折磨的周恩来,不可避免地步入人生最后一段时光。
他的身上插了七八条管子:输液、输血、排液,连吃东西也只能全靠管子往胃里灌了。可是他头脑仍然清醒,天天坚持听读报、听国内动态、听广播。
就在这种艰难的情况下,周恩来还在关心两个人的身体。一天,周恩来在昏迷中醒来,用细微的声音问医生:“主席,主席身体怎么样?”医生小声报告:“没有大的变化。”他又问:“刘帅、刘帅,身体……”他突然屏住了声,说不下去。
这里周恩来所称“刘帅”,指的是素有“军神”之称的刘伯承同志。
1976年1月1日,即周恩来逝世钱前八天,周恩来把纪东、钱嘉东、赵茂峰等几个秘书都叫到床前。
面对昔日朝夕相处的秘书们,周恩来说了最后一句话:“你们都来了?向家里人问好。我累了。”
随后,周恩来又陷入了昏迷之中。
多年以后,纪东不无感慨地回忆:“我在总理身边工作了八年,哪怕是连续工作二十个、三十个小时,都没有听他说过一句累,但周总理给我们留下的最后一个字,却是‘累’。”
相关文章
-
四野4位兵团司令,在解放战争胜利后,继续领兵打仗的只有他一人
-
古代通房丫鬟可怜吗?她们偷着乐都来不及,你或许不信
-
周恩来关心妇救会会长的故事
-
中国历史中最神秘四人,无一例外全部消失,最后一位有可能还活着
-
英雄抱,将军泪!钢铁之躯呼唤温情相待
-
除隋唐大运河之外,隋炀帝还有一项大工程,连考古专家都钦佩不已
-
隐藏在小山村里面的一代武学宗师,与老伴常年隐居深山中!
-
“生在那个时代,我会成为中国共产党人”和民进党前主席聊政治(上)
-
揭秘:军统“三剑客”的最后归宿
-
人死后嘴里为什么要含钱?古人的做法很讲究,现在还有人这样做吗
-
原本属于安阳的鹤壁地区,1986年,为何要与安阳市分家?
-
秦始皇修建万里长城的目的 长城竟是用来
-
姚玉忠盗过最出名的墓,国家重点保护单位/曾想挖秦始皇墓
-
淮海战役时,粟裕堪比韩信,这个人则是萧何,功劳更大
-
史上最具内涵的80个姓氏!看看有你的吗
-
公主坟来历之谜 公主坟内的公主到底是谁
-
丈夫的墓被盗一空,她的墓一墙之隔却无人问津,专家打开后呆住
-
穿长筒靴、高跟鞋,古代生活在新疆的女子足下很时髦
-
党史百年天天读·9月28日
-
聂力回忆父亲聂荣臻:开国元帅的“潜伏”生涯
-
俗语:“六十不交言,七十不留宿,八十不留饭”,是何道理?
-
刀光剑影:盘点刘贺墓中的汉代兵器
-
令曾国藩父子“低头一拜”的人物 屠羊说和陶彭泽是什么样的人?
-
水曲流巴字山长幻寿文
-
灭掉大唐的后梁太祖朱温,小时候套路跟朱元璋一样
-
腾冲收复后,国军给日军修了一座墓,埋葬鬼子的方式人人解恨
-
大唐江山热电开始集中供热
-
为何开裆裤是古代女子必备嫁妆?
-
古代高中不容易,为何有人中探花比中状元还高兴?有一不成文规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