思想家王阳明究竟有何能力可以和孔圣人比肩?
原标题:思想家王阳明究竟有何能力可以和孔圣人比肩?
有人说中国历史上有两个半圣人,一个是孔子,一个是王阳明,曾国藩只能算半个。
而清朝人说,如果严格按照立德、立功、立言这三立,那古往今来的儒家完美人格也只有两个半,诸葛亮算一个,王阳明算一个,曾国藩算半个。
明史直接说:“终明之世,文臣用兵制胜,未有如守仁者也。”
清末林则徐看重的是他以天下为己任,对国家的贡献:“以王阳明之才,国家所祈祷以求也。”并将“苟利国家,生死以之”作为自己一生的座右铭。
左宗棠佩服的是王阳明的事功:“阳明先生,其事功,其志业,卓然一代伟人,断非寻常儒者所能几及。”
1905年,孙中山在日本发表演讲时指出:“五十年前,维新诸豪杰,沉醉于中国的哲学大家王阳明的知行合一的学说,皆具独立尚武的精神,救四千五百万人于水火,成就大功。”以此激励在东京的中国留学生。
王阳明到底有什么样的能力可以和孔圣人比肩,又如何能让这么多的中国牛人俯首膜拜呢?
心即理、知行合一、致良知
心即理:真理就在你心中,应该向内去求。每个人生活的世界,实际上是由你的内心创造的,这个世界的意义是由你的心赋予的。
知行合一:“知行工夫,本不可离”,知行不能分家,只知道不行动,其实还是不知道。也就是知行一体。
做到这两点,就可以致良知了。无论是内求真理,还是知行一体,都离不开实践。可以说,实践精神才是王阳明心学的精髓。
等大势,不如自己造势
通常人们说,做事要顺势而为,但是王阳明用行动告诉我们,无势可借的时候,与其等大势来临,不如自己造势。
王阳明平定宁王之乱的时候,曾经有这样一场决定性的战役,就是王阳明绕开宁王主力,攻打宁王老巢南昌。但是手下兵力不足,强攻未必能迅速拿下,而且还要蒙受巨大损失。这时候,有人报告王阳明,在城外有南昌军的一只千余人的伏兵。王阳明计上心来。
他一面给攻城部队下死命令,要求不成功便成仁。另一面派一只精锐部队伏击了这个千人小队,散播整个南昌被包围的谣言,然后故意放走了惊慌失措的残兵。
这些残兵逃入城内,消息传开,守城将士无不惊惧万分,加上正面的阳明军队悍不畏死,登时气为之夺,纷纷弃城逃跑。
凭着用计谋造出的声势,王阳明顺利攻下南昌城,一举占领了宁王老巢。
与其坐等恶化,不如主动出击
正德十二年,王阳明赣南剿匪,在经过周密的布置之后,王阳明在不费朝廷一兵一饷的情况下,赢得了剿匪十多年来的第一场胜利。
但是王阳明在赢下战争之后,马上给朝廷上奏折,分析了赣南匪情的严重,要求朝廷赋予他军政大权。这是明目张胆的向朝廷要权,明朝建国以来,还没有哪个臣子有这么大的胆子。
因为他清楚,这次虽然打赢了,但是赣南匪患太过严重,稍有不慎就是祸国殃民的大动乱。与其等到后来出兵征讨,不可收拾,不如现在就把匪患扼杀。
在兵部尚书的力挺下,朝廷终于答应了这个有些犯忌讳的要求。而王阳明总揽军政大权之后,上下官场少了掣肘,效率大大提高。仅用一年时间,就清剿了为祸数十年的匪患。与其坐等事态恶化,不如主动出击,防患于未然。
等“绝对正确”,不如边走边改
王阳明的弟子寻求大道的时候,常另辟蹊径去读一些杂书,和圣人之道无关的书籍。王阳明却只是对他们说,将来你们自然会发现圣人之道的妙处,那时候,自然就会去看圣人之书了。所以,王阳明对弟子看杂书,鬼神志怪之类的书籍从来不加以纠正。
王阳明认为,人只有经历了错误,走回正轨的时候,心里才更通透,之前对圣人之道越隔膜,认识到错误之后,就对圣人之道越亲近。
这个世界上没有白费的功夫,哪怕是走错了路,那也是收获。最怕的就是瞻前顾后,小心谨慎,什么也不敢做。这样才真的失去了获得真理的机会。
等风来,不如追风去。无势可以造势,不要等;事情出现恶化的迹象也不要等,抓紧治理,别拖沓;事情哪怕做错了也不要紧,错误也是收获,总比不做强。
相关文章
-
左宗棠“问鼎”隐情 左宗棠曾想造反
-
三伏天已至,热?古代人没有空调是怎么降暑的,有些已成为古董
-
毛泽东义释「女孟获」
-
中国最吓人的一本古籍:奇门遁甲(传说能降妖布阵/遁地)
-
张衡地动仪是真是假 张衡地动仪有用吗
-
如果把各省的省会改成古称,哪个最霸气,哪个最有诗意?
-
李白是哪个朝代的诗人 他是唐代最浪漫的诗人
-
“八一式马步枪”是世界步枪“轻型化”的始祖
-
赵姬是谁?秦始皇的生母(生性浪漫放荡)
-
夜郎自大:敢与汉武帝比地盘的国度到底有多大?
-
独特须齿龙:三叠纪水生爬行类(牙齿像梳子/长相奇葩)
-
这个妖怪战斗力爆表,观音菩萨亲口承认如来佛祖都曾吃亏
-
孔乙己前半生好吃懒做,后半生一事无成,却为何独得鲁迅青眼?
-
奇门遁甲是干什么的:占卜/调兵遣将(一种古老的术数)
-
第一次见到她时,毛泽东说:终于一识你的庐山真面目了!
-
贵州陈氏族人迁移祖坟,挖出39件珍贵文物,专家:文物应上交国家
-
揭秘:传说中的“三皇五帝”指的是谁?
-
才女为刁难和尚出一上联:“面对面吃面”,和尚的下联让她脸红
-
三国三位形象被严重毁坏的知名人物
-
鬼谷子八个徒弟顺序:没有具体顺序(不止八个徒弟)
-
水虺是什么动物,古代传说生物(与水蛇相似/可修成应龙)
-
华东野战军12个纵队,哪3个纵队的司令员,后当了大军区司令员
-
陕州区张茅乡姚崇故里纪念馆即将开馆
-
唐朝的美妆博主,是这样化妆的
-
山东一处古墓中,古人身高近两米,山东人个子高原来是有渊源的
-
党史百年天天读·12月27日
-
满山红叶时,讲一个流传了千年的红叶爱情故事
-
外蒙古独立至今,曾世居当地的汉人去了何处,结局如何?
-
她貌美倾城倾国,独得皇帝恩宠,最终也因美貌而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