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战初期,此人是粟裕副手,建国后粟裕当大将,为何他仅授少将?
原标题:抗战初期,此人是粟裕副手,建国后粟裕当大将,为何他仅授少将?
一九三七年,红军挺进师改编为国民革命军闽浙边抗日游击总队,司令员由粟裕担任,副司令员则是陈铁君,粟裕后来成长为一名战将,建国后被授予大将军衔。相较之下,作为副司令的陈铁君,后来混得实在是有些“寒碜”,建国后连上将都不是,只是一个少将。陈铁君和粟裕同在一支部队担任正副司令,为何差距如此之大?
陈铁君从小便受到过良好的教育,先后就读于温州瓯海中学、杭州安定中学等,他有感于国难深重,矢志报国,十六岁考入国军军政部南京化学兵分校。毕业后,陈铁君进入十九路军,当了一名排长,后蔡廷锴“闽变”失败,陈铁君回到老家,拉起了一支数十人的浙南红军游击队。中共浙南临时革命委员会成立后,陈铁君当选为军事委员,此后,他一直在浙南开展游击活动。
一九三六年,陈铁君率浙南红军游击队与粟裕的红军挺进师会和,后陈铁君、粟裕一起并肩作战,取得了不错的战绩。闽浙边临时省委与国民党举行和谈,陈铁君被选为和谈代表,与时任国民党绥靖公署主任的刘建绪进行谈判。和谈中,刘建绪步步紧逼,陈铁君也不退让一部,最终双方没能达成一致。此后不久,陈铁君率浙南红军游击队参加了青田战役,战役失败后成为俘虏,直到“七七事变”后,陈铁君才被国民党释放出狱。
一九三七年,红军挺进军和闽浙边红军游击队合编为国民革命军闽浙边抗日游击总队,粟裕担任司令员,原闽浙边临时省委书记刘英担任政委,而陈铁君担任副司令兼参谋长。由此可见,当时陈铁君的地位是不低的,此后,陈铁君给粟裕当了半年副手,直到一九三八年三月,陈铁君和粟裕率队赶赴皖南,闽浙边抗日游击总队编入新四军中。
陈铁君进入新四军后,被任命为教导总队教员,“皖南事变”中,他与民运科长夏征农一起与敌人血战三天三夜,一直打到弹尽粮绝,才率队突围而出。新四军重建之后,陈铁君被任命为教育科长,不久后调任一师一纵参谋长,当时一纵司令员正是叶飞上将,一师司令则是老上级粟裕。不过,也不知出于何原因,陈铁君一直没有得到提拔,先后担任十六旅参谋长、苏浙军区一纵、二纵参谋长等。
解放战争爆发后,陈铁君被调离战场,担任华东军政大学教育长,这一干就是三年时间,直到一九四八年八月,陈铁君才正式“出山”,担任华东野战军三兵团副参谋长。此后,虽然陈铁君参加了淮海战役和渡江战役,但是都未能独立指挥过战斗,到解放战争结束,他还是三野十兵团副参谋长。
建国后,陈铁君担任训练总监部计划监察部副部长,一九五五年,他仅被授予了少将军衔。陈铁君的起点只比粟裕稍低,为何后来的差距越拉越大?我想还是因为他的资历原因,粟裕参加过南昌起义,又是正经的“中央红军”出生,相比之下,陈铁君的浙南红军游击队,只能算是地方红军部队。
除此之外,还有一点原因是陈铁君太年轻,他一九一七年出生,抗日战争爆发时也才不过二十岁出头,而粟裕当时已经三十岁了,在一定程度上,年龄就是阅历,就是经验,当然粟裕更受上级重视。
当然,军衔并不能真正代表一位将军的贡献,陈铁君尽管只是开国少将,但是他在革命战争中作出的贡献,是巨大的。遗憾的是,一九六一年,陈铁君将军便英年早逝,年仅四十四岁。陈铁君的一生虽很短暂,却是辉煌的,他的精神值得我们学习。
相关文章
-
太美了,清三代官窑瓷器全世界都在找
-
西施真容究竟多美?复原图神似某女星,难怪吴王夫差为她废弃后宫
-
陆小曼的丈夫王赓与徐志摩本是好友,婚后醉心工作,竟被人插足
-
红军时期最惨烈一次战役,三个军团围攻赣州城,损失四位师级将领
-
爱是一种奉献
-
历史上最为窝囊的皇帝,因乱花钱被大臣当众杖责,事后还不敢问罪
-
厚重|亳州这个贾庄竟没人姓贾,曾有人花重金改村名,结果~
-
历史二十大帝王死因真实故事
-
莱森龙:南美大型蜥脚类恐龙(体长10米/脖子细长)
-
【党史百年·天天读】12月26日
-
宝天曼龙:中国巨型食草恐龙(长25米/距今7000万年前)
-
被俘的国军将领中,他的军衔排第一,杜聿明只配帮他刮胡子
-
揭秘清东陵的十大未解谜团 乾隆棺椁能自己移动?
-
200多公里地道,使美军损失2万多人、5000多坦克,越军却引以为傲
-
臧家庄诸城巨龙:山东巨型食草恐龙(长15米/6700万年前)
-
皮萨诺龙:阿根廷小型食草恐龙(长1米/距今2.2亿年前)
-
白色恐怖下中共中央机关曾有这样一位“好管家”,他三四十岁却被称作“老太爷”
-
历史解密:“微服私访”真的能反映民间疾苦吗?别被影视剧骗了!
-
日本刀始祖,中国刀剑巅峰之作——唐横刀
-
伪齐历代君主
-
揭秘|英国BBC:中国皇帝15天要睡121人,最多时9人一晚
-
华野共13个纵队,唯独他屈居少将军衔,但因作战勇猛被誉为小老虎
-
史上六大未解之谜,有三个被争论不休,一个世人都想知晓
-
古代流行表兄妹成婚,为何生出孩子大多正常?原因耐人寻味
-
陈寅恪:“敦煌者,吾国学术之伤心史也”
-
趣闻:清朝满人官员为何以自称奴才为荣?
-
该兵种从10万大军到几乎消失,战时所向睥睨,留下的精神令人敬佩
-
俞晓群五行占:鸡祸之信用群小
-
陈云和李先念为何联名致信党中央提出“强烈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