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物一故事丨通州区次渠中学马伯言:后母戊鼎
原标题:一物一故事丨通州区次渠中学马伯言:后母戊鼎
它,是“镇国之宝”,是商王朝的精髓;它,穿越历史千年,历经一个又一个朝代;它是历史的传奇,是我们打开民族记忆大门的一把钥匙,今天请让我来给大家介绍一下商王朝的国之重器——后母戊鼎,以及它背后的国宝守护人的故事。
后母戊鼎,出土于河南安阳,它是商王祖庚为祭祀母亲戊而制作的祭器。作为国家一级文物,它是商周时青铜器的代表作。后母戊鼎不仅造型精美,展现着先民的无穷智慧。它的背后,还隐藏着一个不为人知的人物,一段颠沛流离的过去。
早在1937年,日本鬼子侵占了河南安阳,河南省安阳市郊洹北武官村一带老百姓度日如年。人饿得没办法,只好结伙儿在田地里挖“宝”,原来,听考古学家说,地下很可能存在着商代贵族大墓。1939年3月的一天,武官村农民吴希增到田里挖宝,探铲无意间触到了些青铜锈,他忙跑回家去跟族人吴培文商量。一番商量后,两人决定夜里找几个人偷偷来挖。当夜,几人挖了十几米深后,宝物终于露出端倪。借着昏暗的烛光一瞧,坑底躺着一个巨大的青铜炉。可这大炉比已经挖出的土坑还要大。大家七手八脚地向四周破土,尽量扩大土坑,宝物终于揭开了面纱。尽管他们有着丰富的发掘经验,也可谓见多识广了,却从来没有见过如此庞大的家伙!一连三夜,大鼎终于出土了!他们连夜秘密地把大鼎运回村里,暂时埋藏到吴培文家院里。
离村不远的鬼子听说了这个消息,二话不说,就跑到吴培文家里,翻箱倒柜地乱翻一气,可是却没能找到大鼎。原来,吴培文早已将大鼎转移,埋到了地下。没得手的鬼子不肯罢休,紧接着增加了兵力,开着汽车,再次直奔武官村。年轻的吴培文只能夺路而逃,从此他有家不能归,在亲戚家辗转住了两年后,又跑到徐州、蚌埠、南京,流浪打工,直到抗战结束。
1945年十月,抗战胜利了,后母戊鼎随后被挖掘出来。1948年5月29日,后母戊鼎在南京首次展出。1959年,大鼎被收藏于国家博物馆。
国宝展现在世人面前,令人们为之赞叹。后母戊鼎的成功保存,多亏了这个国宝守护人。他用颠沛流离的生活,矢志不渝的坚守,才换得国宝的平安,使其走进博物馆,向我们讲述千年的民族历史。
文字丨马伯言
相关文章
-
诸城暴龙:已知第二大暴龙类(仅次于霸王龙/长12米)
-
江阴极简史:一座城的千年记忆...多的是你不知道的故事~
-
恶魔龙:阿根廷中型食肉恐龙(长5米/距今2.2亿年前)
-
古人的酒桌这么好玩
-
明朝当年有火器火炮,在冷兵器时代堪称霸主,为何还败给了清朝
-
不为稻粱无愧稻粱
-
秦朝精锐神秘消失了吗 秦朝的精锐部队去哪里了
-
百年党史每日学(七十二)
-
坎爷访问乌干达,还送了总统签名版YEEZY 350丨直男Daily
-
《独孤天下》中曼陀为什么好命?反派却屡次胜利,答案在性格里
-
86版西游记拍摄时,孙悟空偷吃蟠桃为何只啃一口?原因让人感动
-
知史更要懂史、辨史,这些历史“冷知识”,或许颠覆你的三观
-
古代的酒到底有多少度?怎样喝才会醉?
-
解密古代暴君 煮了人分肉吃的兽性君王
-
古代刑罚绳刑是什么?人坐在绳子上来回扯动(主要针对女性)
-
二十四朝代顺口溜:不要再说唐宋元明清了(值得收藏)
-
古代帝王为什么多患有精神疾病?
-
7岁参军,9岁长征,他用行动证明将帅之家无犬子
-
为什么刘备死前说赵云不可重用:谣言(刘备十分信任赵云)
-
将星陨落!最后一名山东籍开国将帅孙干卿逝世
-
他因干过锄奸而救一领导,被领导调到手下后,成王牌战将!
-
历史档案解密旧时衙门残忍刑具颈枷
-
济南“着急”了!
-
杨修之死的原因是什么?虽然才华横溢奈何恃宠而骄
-
京口瓜洲的京口是现在哪个城市的古称:江苏镇江(扬州)
-
送礼是陋习吗?李鸿章送了一次礼,办成一件造福全民的大事
-
古代的状元是什么官职 是否有什么实际权力
-
漫画看历史:重阳节,除了菊花你还该知道啥?
-
清朝十二个帝王的权力争夺和交接班:接班的战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