战败时的日本人有啥吃的?这些恶心的食物名单,你闻所未闻
原标题:战败时的日本人有啥吃的?这些恶心的食物名单,你闻所未闻
文/快哉风
饥饿,对于二战中的日本人,是一种刻骨铭心的记忆。
图:美国《生活》杂志的一张经典照片,战败后的日本人面向皇宫鞠躬
漫长得令人绝望的战争,原料不足的先天缺陷,战时的食物配给,再加上严重的荒年歉收,大多数日本老百姓在战败前已经尝不到大米的滋味,而是以薯类、野菜为主,普遍营养失调。
图:日本发动战争时,民众流行的“日之丸饭”
图:日本战败时期,民众的“10粒米野菜饭”
1944年,日本爆发了一种新型的盗窃案:偷盗田里的农作物,警察称之为“野菜泥棒”(偷菜贼)。那一年,几乎一半的经济犯罪与食物有关。
新闻媒体上,仍然在宣扬为天皇而战,希望民众勒紧裤腰带支援战争。报纸鼓励民众吃橡子、谷糠、花生壳和锯末来填饱肚子。据解释,锯末可以被一种发酵菌分解成粉末,然后以1:4的比例与面粉混合,做成薄饼。
图:日本战时的“节米报国”宣传画
至于蛋白质的摄入,老百姓被鼓励吃一切昆虫和小动物,比如蚂蚱、蚯蚓、蚕蛹、蜗牛、家鼠、田鼠、青蛙、蛇……学者们煞有介事的说,如果好好消毒,老鼠尝起来就像是小鸟的味道。新闻媒体的生活版块夸大其词,推荐各种寻找食物的方法,甚至出现了这样的文章《只要发挥聪明才智,就有取之不尽的食物来源》。
图:漫画中的日本战时食物
由于营养不良,日本旧文部省的资料显示,修学期的14岁男性儿童身高平均为1米46,比战前1939年度矮了足足6公分。
图:日本战时的儿童
听到天皇广播宣布投降的一瞬,一个小女孩的第一反应,就是她再也不用跟青蛙大眼瞪小眼了——不过,她想的过于美好了。
图:漫画中的战时日本儿童野外采集食物
图:青蛙成食物
日本投降后,战争经济完全崩溃,最初的几年社会极度混乱,食物严重不足,城里人成群结队地到乡下寻找食物,用手表、衣服和农民交换一切可吃的东西。日本一般老百姓的食谱中,主食是野菜(蔬菜)加10粒米的稀粥,还有橡树子、橘子皮、竹芋根、米糠团子,以及平常年月喂牲口的麦麸饼。
当时的日本人参加婚礼,祝贺者都是自带饭团,以免新婚夫妻为婚宴发愁。甚至,一家鼠患成灾的旅馆老板,不得不放弃放置用毒饵灭鼠的方法,因为有人会先于老鼠吃下饵料。
图:投降后日本街头的饥饿儿童
《妇人倶乐部》等生活类杂志上,仍然用大篇幅谈论如何种植家庭菜园。面向青少年的杂志,则有这样一些文章:《怎样吃橡树子》、《让我们捉蚂蚱吧》。直到1948年,主妇们依然抱怨在排成长龙的队伍中,“蓬头垢面,穿着磨损的雪袴和肮脏破败的罩衫……就像脏兮兮的牲口一样”。
1945年11月7日,《朝日新闻》大阪版发表了一篇来信,标题很令人震惊《我正打算自杀》,信的大致内容如下:
图:排队领取配给食物的日本人
“我是一名普通的劳动者。我写这封信的时候正处于生死关头。我有五个孩子,我努力工作,甚至在这样的艰难时世中还设法攒点积蓄。可是政府对于粮食供应的无能,使得情形越来越差,我只能从黑市上买吃的养活孩子。但那支持不了多久,我们已经山穷水尽了。最终,我甚至借了高利贷来买粮食。但是我无法再这么做了,所以我们已经整整四天没吃饭了。我妻子昨天完全垮了,有两个孩子开始神志不清。
图:在翻美军垃圾堆找吃的日本人
最后,我决定自杀……现在,我第一次感到,日本确实应该是一个四流国家。没有真正的好政策,它还会沦落为五流甚至六流国家。当这封信送到你们手上的时候,我可能已经死了。我是用剩下的全部气力写这封信的。”这封信引起很多日本民众的共鸣,事实上,如果不自杀,等待他的将是活活饿死。
图:游行情愿的日本民众,标语上写着“联合国军司令部,我们需要食物”
图:日本街头的抗议者,标语大意:我不想饿死
战后第一年,东京上野车站的无家可归者,每天有多达6人死于饥饿。粗略估计,战败后3个月内,仅仅东京,死于营养不良的人数超过1000人。此后的三年,一到冬天,上野车站的无家可归者都会冻饿死上百人。
图:车站通道的无家可归者
就算终于等来了美国的救济面包,那些年挣扎着活下来的日本人,总会懊丧的反思:是什么造成了这一切?日本民族,为什么总是容易像钟摆一样从一个极端走向另一个极端?
图:大口啃美国救济面包的孩子
参考资料:《拥抱战败——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的日本》、《昭和经济史》
相关文章
-
冷战时期,日本为什么没有加入美国主导的北约
-
这60个成语竟一直被误用!第一个你可能就错了
-
普鲁士统一德国,为何要将奥地利排挤出局?
-
中国女孩流落海外沦为难民,60年后,她成为首位华裔国家元首
-
墨斗、锯、斧等——中国传统家具背后的匠心与匠具
-
一口气打光14个弹匣一箱手榴弹,对越反击战中我军战士火力凶猛
-
放出狠话!特朗普直言敢引进S400就制裁你,印度:随便你!
-
越战上色老照片:镜头下阵亡的美军士兵、平民被枪指着脑袋
-
苏联军工那么发达,为什么没有世界级汽车品牌?
-
丰臣秀吉为何钟情宁波妄想征服大明之后定居宁波?
-
看看2020年迪拜世博会的一些阿拉伯馆
-
为什么有人说珍珠港事件的幕后策划者是苏联,苏联究竟做了什么?
-
人民日报:钓鱼岛地图战 中国有100种方法打赢日本!
-
找通胀应对之策?1946年代或是更好的参考
-
为何晚清对于美国的好感要多于对其他西方国家呢?
-
古希腊人的奇葩炫富方式:一次性杯子用完就扔,结果文明崩塌
-
毒气飞机装甲车:苏联出动集团军镇压抗粮农民
-
他是我军上将,儿子考大学升参谋他都不许,说干部子女不搞特殊
-
上甘岭战役中,志愿军罕见的一次抗命,是一个小连长!
-
49年前,一锁匠挖出二战日军宝藏,估值220亿美元,结果却悲剧了
-
他是欧洲的千古一帝,一生征战四方,更令西欧萌生短暂的文艺复兴
-
潮涌涪江格局新——四川绵阳创新引领高质量发展纪实
-
二战德国5月8日投降,为何北极一支德军9月4日才投降?
-
为什么欧洲出现了哥白尼、伽利略等伟大科学家,中国古代没有
-
毛主席逝世前提到的日本人,他是谁?为何令主席如此牵挂?
-
沙俄军队和难民横穿西伯利亚
-
解放军一个坦克连勇猛闯敌阵,配合步兵歼灭越军230多人
-
古墓出土蒙面女尸,大量液体突然涌出,专家:快跑
-
亚历山大和秦始皇谁更强,中国学者:拿一虚构人物和秦始皇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