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的神社为何要供奉这个中国人?只因他干了一件事
原标题:日本的神社为何要供奉这个中国人?只因他干了一件事
在日本,神社是随处可见的。所谓神社,是日本人崇奉与祭祀神道教中各神灵的社屋,相当于我国民间的各种寺庙宫观。除了臭名昭著的靖国神社外,还有遍及各地的主题神社,其供奉的“神主”也各色各异。在日本奈良汉国神社的一隅,就有一座“林神社”,是用来纪念日本馒头发明者林净因的。
林净因是地地道道的中国人,生活于蒙元时期,他有个非常有名的先辈——北宋著名隐逸诗人林逋,他的诗歌名句“疏影横斜水清浅,暗香浮动月黄昏”,许多人仍能记诵。林逋是浙江奉化人,后人称为和靖先生。有资料记载,林逋少孤力学,性孤高自好,自甘贫困,40余岁后隐居西湖孤山,终生不仕不娶,惟喜植梅养鹤,自谓 “以梅为妻,以鹤为子”,人称“梅妻鹤子”。
生活于元代的林净因,是北宋诗人林和靖的第七代后裔。林净因是日本禅师龙山德见在中国天童山参禅修行时的俗家弟子。龙山德见禅师是日本镰仓时代后期到南北朝时代的一位禅僧,13岁时在镰仓寿福寺出家,22岁那年前往中国天童山参禅修行,这一修就是四十五年。1349年,年近七十的龙山德见思乡心切,于是乘坐上开往日本博多的元朝船只返回日本,跟着龙山德见禅师一起来到日本的,便有他的中国俗家弟子林净因。
龙山德见回到日本后,做了京都建仁寺的第三十五代住持。当时日本寺庙的僧侣们不象现在这样是允许结婚喝酒吃肉的,只可素食。当时,日本人还不懂面粉发酵的方法,点心也多是一种又硬又脆的米饼,林净因参考中国肉包的做法,用豆沙代替肉馅,制作出了一种咸甜相宜的新式点心,并在表皮上描上“林”字,广为销售。林净因将这种点心取名为“馒头”,而自己做点心的作坊就称为“馒头屋”。
林净因的馒头不仅满足了广大僧侣的口福,就连日本贵族及皇室都被种充满浓浓华夏味道的美丽所征服。林氏馒头受到了各代幕府将军的喜爱,很长一段时间都是皇室的“御用点心”。日本天皇尝到林氏馒头后也大为赞赏,还赐给林净因一名宫女为妻。
林净因在结婚的时候,制作了大量红白两色的馒头送给宾客,作为喜庆礼物。如今,日本人在结婚或其他喜事时,还有赠送红白馒头的习俗。后来,林氏馒头在日逐渐流传开来,成为日本人喜爱的一种食物。
尽管早在江户时代林氏馒头店总部就已搬去了东京,但在它的发源地奈良和京都,林氏家族所遗留的痕迹却从未被人遗忘。所以,当地人在奈良的汉国神社内专门为纪念林净因建造了“林神社”,也是日本唯一的一座“馒头神社”。
如今,每年的4月19日,“林神社”都会举办“馒头祭”,日本全国各地的“和果子”点心制作业主,都会从四面八方献供大量的红白馒头,以感怀林净因为日本点心业所做出的贡献。
(图片来自网络)
相关文章
-
民国时期的军阀们,割据一方,为何始终不敢独立建国?
-
妻子遭邻居强奸三次 夫杀犯人被判无期
-
[图文]血泪控诉:朝鲜怀孕慰安妇朴永心的劫后余生
-
她带8个子女改嫁进印度王室,王子为博她一笑,拆掉王冠给她做项链
-
越王勾践剑为何2500年不腐?专家研究52年,终于发现原因
-
平津战役真实内幕 平津战役简介
-
花140万买绝密档案的沈志华:“历史从来不是任人打扮的小姑娘”
-
学党史、强信念、跟党走•《百炼成钢》第八十集:上海工人第三次武装起义
-
俗话说:“好男有毛不鞭春,好女有膘不看灯”,好男、女标准是啥
-
越战时期美越在胡志明小道的血腥较量
-
假如探春不远嫁,贾府还会落得个"家亡人散各奔腾"的全面败局吗?
-
神医孙思邈活了141岁,为何临终前告诫徒弟要毁了“五石散”呢?
-
日本战后第一次选举,这个人当选首相,美国人说绝对不行
-
战争中要不丢失一个烈士很难做到,下面看看我军的三个战例
-
二战中日本为何没有将胜利保持到最后?这两点因素注定他们的失败
-
32岁当军长,打起仗来连日军和美国都赞叹,请记住这个抗日英雄
-
历史上的今天|诺贝尔文学奖获得者约翰·高尔斯·华绥逝世
-
恶之花:被战争塑造的人类文明
-
中东风云:1941年的盎格鲁-伊拉克战争
-
中国古代的化学战 毒药不仅在政治斗争中
-
我军第一次陆海空协同作战,毛主席一句狠话,让美军不敢插手
-
古玩街的一枚古币,专家鉴定发现玄机:铜钱背后的历史更让人吃惊
-
长子被德军俘获后,斯大林为何坐视不救,还要逮捕、审讯儿媳?
-
中国农业发展银行漳浦县支行开展“勿忘国耻铭记历史”国家公祭日纪念活动
-
二战战犯坚持要去前线,结果座机被美军击毁,死后传出一条怪消息
-
欧洲历史巨著《百年战争》引进出版
-
你是什么姓?你的省排名前十的姓氏你知道吗?它们来自哪个民系?
-
霍金去世前夕,为何特意警告了中国:千万别主动联络外星人?
-
诸城普查出新的恐龙化石点,证明中生代时期诸城地区是一个植被茂密的风水宝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