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答:鲸头鹳经常会做出向人类低头,或轻微甩头的行为,看起来类似人类鞠躬,其实这都是源自鲸头鹳族群中的一种互动行为,被圈养后,人类就被当做了同类,而鞠躬则是类似打招呼或表示尊重,有时还会伴随着上下喙叩响的咔哒声。
解答:鲸头鹳主要依靠巨大的喙部,边缘就像快刀般锋利,且尖端呈现钩状,能轻而易举的穿透小鳄鱼皮肤,在捕猎的时候,鲸头鹳会一动不动站立在水中,将鸟喙靠在胸前,等待小鳄鱼游到它的脚边,这时就立马穿透水面咬死小鳄鱼。
解答:白肩雕是国家一级保护动物,也是红皮书中的易危物种之一,由于非法砍伐树木,导致白肩雕的生存环境丧失,再加上农田的扩张和迁徙路威胁,导致它们的数量在不断的减少,截止到1994年,就只在我国的6个区域发现过11只。
解答:中华秋沙鸭是我国一级重点保护动物,诞生于1000多万年前,是第三纪冰川留存下来的物种,比扬子鳄还稀少。21世纪最大的越冬群大约在100只以上,但是数量增长还是保持的很稳定,目前全球大约有1000只左右。
解答:白颊鹎以各种果实为主食,比如樱桃,草莓,浆果或核果等,有时还会吃一些植物的种子。在夏季来临,到达繁育期时,还会捕获大量的昆虫,属于红皮书中的低危物种,分布于印度西北部,以及喜马拉雅东段等地。
解答:绿孔雀和蓝孔雀的主要区别包括:1.绿孔雀的胸颈颜色为金属绿,而蓝孔雀则是金属蓝;2.绿孔雀的头冠呈聚拢型,而蓝孔雀的头冠呈扇形;3.绿孔雀体型比蓝孔雀大,尾羽较少;4.绿孔雀叫声更洪亮,蓝孔雀叫声类似乌鸦。
解答:鲸头鹳每次拔毛都是在表达高兴或感谢,就像是鹦鹉抑郁了会拔毛一样,鲸头鹳经常会拔毛送给自己的饲养员或游客,这也许就是一种天性,鲸头鹳不仅会送毛,有时也会送一些杂草和树枝等,因此也被人称为“鸟中哈士奇”。
解答:胡秃鹫,又叫做胡兀鹫,主要以裸骨和尸体为食,特别是大块的棒骨,这都是因为它90%的食物原来都是骨髓,而且胡秃鹫天生拥有70毫米的喉管,使它能够轻松吞下35毫米到25厘米的骨头,堪称骨头压碎机。
解答:胡兀鹫,主要分布于我国的西部地区,特别是西藏及其附近地区最为常见,除此之外,还在新疆,内蒙古,四川,湖北,甘肃,青海,宁夏,山西等地有分布。新疆的胡兀鹫大多是繁殖鸟和夏候鸟,主要是为了生育而迁徙的。
解答:胡兀鹫生活在海拔400-5000米的山地,大多是高原和草原之间的山脉,目前在非洲和亚洲分布较广,而欧洲因为误认为它危害畜牧,所以被大量捕杀。胡兀鹫巢一般驻扎在高山的岩洞或石缝中,有时也会寻找金雕留下的合适巢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