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明上河图是谁画的?张择端(现藏于北京故宫博物院)
巨型植食恐龙:珙县龙 体长可达14米(前肢比后肢短30%)
珙县龙的体型
珙县龙的化石出土之后,经过推测它的体长普遍可达14米,在已发现的770多种恐龙中可排名到112位,因此也算是巨型恐龙之一,在蜥脚类恐龙中有不少与它体型相似的,比如同样在我国发现的东阳龙,体长就达到了15米多。
珙县龙的外形特征
珙县龙和大部分的蜥脚类恐龙很相似,都是使用四足行走和站立,而且它的前肢要比后肢短上30%,四肢都是非常粗壮的圆柱形。但是珙县龙和其他的蜥脚类恐龙不同的是,它的每只脚上虽然都拥有着五根指爪,但是其中最外侧的一只是退化的,其他的四只则是爪子状的,并且最外侧的第二根的指骨是最多,可达5节。
珙县龙也是蜥脚类恐龙中唯一一种已发现的趾骨末端骨化的恐龙,要知道蜥脚类恐龙最典型的特征就是骨化程度很低的,也就是骨质不容易被软骨替代,但是珙县龙就是一个例外,不过也有科学家认为可能是因为标本的碎片过多,有不少的踪迹没有被保留而导致的。
珙县龙的化石发现
第一批的珙县龙化石是在中国四川的珙县北村的柳井组发现的,这批化石最初埋藏于紫泥岩之中,据说最初是因为1997年5月份的一次地质勘探而意外发现的,之后再同一个月份开始进行挖掘,最终才出土了这批化石。后来经过研究大部分都来自于一种蜥脚类恐龙,当然其中还包含了不少兽脚亚目恐龙的化石碎片。
最终科学家们将其进行了拼接,虽然都是比较破碎的,但基本上头部还算是比较完整,其中包含了上颌骨、牙齿等颅骨部分,但是还是缺乏头盖骨,不过在1998年的时候,由贺新禄教授对其进行了命名和描述,最终将其命名为“珙县龙”,以纪念它的发掘地。
显示全文
相关文章
-
-
张艺兴的《苦行憎》,用网友恶评做背景词,是自嘲还是表决心
-
末代皇帝溥仪的后代是谁?没有后代(没有生育能力)
-
仁宗盛治时期生活水平是什么样的 生活在仁宗时期的便利
-
多刺甲龙:英国中型甲龙类(长4.6米/臀部长有整块板甲)
-
依潘龙:侏罗纪第三大肉食恐龙(长12米/顶级掠食者)
-
网上经常有人质疑黄继光和邱少云,我们该如何回怼
-
鸭颌龙:蒙古小型恐龙(长4米/仅出土一块齿骨碎片)
-
这些虎文化知识,讲给孩子听
-
鸟鳄龙:小型初龙类生物(长1米/以昆虫和蜥蜴为食)
-
天山龙:新疆大型食草恐龙(长10.1米/距今1.56亿年前)
-
德军俘获苏军一名上尉,得知身份后大做文章,斯大林:痴心妄想
-
【新书介绍】西安长安区韩家湾墓地发掘报告
-
俗语:穷不信四事,富不交两人,是哪四事哪两人?古人的肺腑之言
-
党史上的今天丨12月2日
-
元上都:金色的荒城
-
夏朝之前是什么朝代?
-
大美韶山,伟人故里
-
背水一战的主角是谁 背水一战历史典故
-
安尼柯龙:阿根廷小型食肉恐龙(长2米/距今9500万年前)
-
合肥为什么那么多“郢”?答案就在这!
-
站岗时为何两名哨兵只有一把枪?就为吸取20多年前一惨痛教训
-
上古时期的部落联盟首领,怎样变成后世传说中圣贤的?
-
70年前的元旦,毛泽东一篇雄文气壮山河!
-
两足食肉恐龙:印度鳄龙 种属被质疑(化石仅一破碎颅骨)
-
为何伤亡4000人,也要堵住第九兵团?驻印军、张学良卫队都在里面
-
北大荒夜读|《用北大荒精神锻造农业航母》(二)
-
古代窗户纸那么脆弱,古人如何保护隐私?来看看先人们的智慧
-
自古红颜多薄命,四大美人是例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