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诗“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真的适合赞美老师吗?
中国历史悠久,不仅是诗词大国,更是礼仪之邦。从小父母就教导我们要尊师重道,那在这教师节来临之际,有很多小伙伴其实都在尽心尽力的给自己的老师准备一份小礼物。那么重点来了哦,我记得我小时候夸赞老师就总喜欢用“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来形容,上了高中才知道这首诗原来是李商隐写给他心爱之人的。那么这样一句描写男女相思之情的诗,真的适合用来赞美老师吗?
一、诗句出处
我们先来说这句诗的出处,它选自唐代诗人李商隐的《无题·相见时难别亦难》,是里面的颔联。以下是全诗:
相见时难别亦难,东风无力百花残。
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
晓镜但愁云鬓改,夜吟应觉月光寒。
蓬山此去无多路,青鸟殷勤为探看。
二、创作背景
接下来我们看看它的创作背景,这首诗是唐朝所作,那时候的人们崇洋道教。于是在李商隐在十五六岁的时候就上了玉阳山学习道术,并在那里与女子宋华阳相识。由于宋华阳年轻聪慧又美丽多情,所以两人很快就坠入情网。但是由于戒律清规,两人被迫分离。这首诗就是李商隐写给宋华阳的情诗之一,语句间满满的都是缠绵爱意。
三、诗句赏析
最后来分析分析这句诗到底在表达什么,为什么说这句诗可能不太适合用来赞美老师?
第一句“春蚕到死丝方尽”中的“丝”与“思”谐音,整句话的大概意思就是我对你的思念就好像春蚕吐丝一样,绵延不绝,至死方休。而第二句“蜡炬成灰泪始干”更加深了作者的思念之情,说自己不能和你相聚是多么痛苦啊,就像那蜡烛在不断燃烧一样。清泪两行,哪怕蜡烛燃尽都不能流干。整句话语调缠绵悱恻,将相爱之人不能见面的痛苦描写的非常之妙。大概也是因为这其中男女情谊太过袒露,所以有人说不适合用来赞美老师吧。
其实在当今社会,确实是有很多古诗词和俗语都在慢慢的脱离原意了,比如“无毒不丈夫”原本的含义是“无度不丈夫”,再比如“执子之手,与子偕老”。但这何尝又不是一种文明的进步呢?晦涩难懂的名句不再束之高阁,可以完美的融入进生活,况且只要你身边的人明白你的意思不就可以了吗?所以关于“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这句诗适不适合用来赞美老师,其实只要你的感恩之心,你的老师、你的父母能够明白,于他们而言不就是一种很好的回报了吗?
相关文章
-
招财竹摆放禁忌(招财竹怎么摆放)
-
蒸玉米一般需要多少长时间
-
如何养绣球花盆栽(土壤、温度、光照)
-
腌鸡翅要放什么调料(大蒜、五香粉、小茴香、盐)
-
北大学子弑母案细思恐极,作案前因后果曝光
-
孕妇正月十五有何禁忌(其实没有什么忌讳)
-
酸萝卜老鸭汤的做法
-
热的食品可以直接放冰箱冷藏吗
-
古诗冬日有怀李白赏析
-
家有四样不败也亡指的哪四样?
-
怎么去除洋葱味
-
孟婆汤饮料做法
-
超市有哪些低脂酸奶
-
安全防范措施
-
新鲜鲍鱼清水煮多久
-
草虾怎么做好吃
-
怎么炒皮皮虾
-
红烧牛肉高压锅压多少分钟
-
人汉菜怎么做好吃
-
怎么炒扇贝
-
蛋挞加热微波炉几分钟
-
怎么炒凉粉好吃
-
威尼斯的介绍
-
汉江的发源地在哪
-
九月九日是什么节
-
蛋炒豆角怎么炒好吃
-
茶叶会过期吗
-
1994年是闰3月吗 这年有没有闰月呢怎么算
-
送发簪的含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