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熟的苹果
“我妈骗我说,每个小学生在小学毕业之前都要写一本书,这是国家的规定。”7岁的时候,她在妈妈的督导下,开始写“每个小学生都要完成的书”。***妈每天都会给她在本子上画横杠,“每天必须写到横杠所画的范围。”她的第一篇文章花了7个小时,写了400字,勉强完成了任务。
9岁的时候,她为了能够“小学毕业”而写的文章结集出版了,书名叫《打开天窗》。这本书居然成了湖南省教委推荐的素质教育读本,不过她自己倒没看出这和素质教育有什么关系。
***妈出名比她早,是网络作家,曾在《南方都市报》开过专栏。每天一篇专栏文章渐渐让***妈撑不住了,向编辑“投降”。编辑出了个主意:你女儿不是挺能写么,让她开个专栏如何?于是,2001年,12岁的她成了中国最年轻的专栏作家,专栏名字就以她的成名作“正在发育”命名。
这个湖北襄樊的小学生为了每天一篇的专栏,头天晚上7点就睡觉了,第二天早上4点起床,写到早上7点,然后上学。每篇专栏的稿费200块,她一个月写专栏的收入超过了父母的工资,成了那个家庭月收入的“第一名”。
一个学生作业繁多,每天还要写文章,时间哪里来?因为她的语文和英语成绩特别好,所以,一上语文或英语课,老师就破例让她回家……从小学三年级起,她没休过一个假期,通常是暑假写新书,寒假修改。
从初中直到高一、高二,她连续出版了9本书,在10多家报刊开设专栏,读者反响如潮,引发了一波又一波的文坛振荡。
蒋方舟,一个匪夷所思的现实梦幻。
曾经,蒋方舟以“吊车尾”的成绩进入华中师范大学第一附属中学。2008年7月,清华大学更是破格降60分录取了她,使她高出清华湖北投档线7分过关。
这样的一个“神童”、“天才少年”,许多人认为她一定出身于书香世家,天赋不凡。其实不然,蒋方舟的父亲蒋大兵只是一个普普通通的铁路乘警,而她母亲尚爱兰也只是一名中学语文老师。她母亲写作多年,没发表什么东西,只是在她出生后的头几年才开始走红网络。蒋方舟一家三口住在不到40平方米的一室一厅中,家里的客厅是蒋方舟的写作与休憩空间,沙发即她的床。
妈妈的“欺骗和恐吓”与蒋方舟不同于平常孩子的“古灵精怪”,让她走上了文学创作之路,成为“中国最清醒的孩子”,最具典型意义的90后作家。
有人认为蒋方舟“早熟”:“早熟的苹果不甜” 、“早开的花早谢” ,蒋方舟则回应:早熟的苹果好卖。蒋方舟卖的是奇迹,卖的是看点!
相关文章
-
爱的表达方式
-
112 有鸟名鹓鶵
-
谁偷走了人民的权利
-
与平凡作邻
-
我敢打赌全看完的人100个会哭99个!!
-
对不起!亲爱的,请原谅我这个笨女人(续)
-
成功者的袜子
-
两个母亲的战争
-
一封无人问津的情书[原创]
-
《我的世界·狂人穆里尼奥大传》系列连载(12)
-
叶子,叶子
-
满宫花 戏词手工串珠
-
费曼与蚂蚁
-
获得诺贝尔奖的战犯
-
让我再说一次我爱你
-
卖神像的人
-
水样人生,春去冬来贮心田
-
一句诺言 一生等待
-
史蒂芬.霍金
-
2251公里,青春在路上成长
-
我的世界没有你不行,你的世界没有我可以
-
一笔落墨,地老天荒
-
一个好孩子夏小雪的故事
-
动物狂欢节三人合唱
-
当习惯成爱时
-
大雪无情人有情
-
中秋赏月,置身聆听一抹月色的乡音
-
中国人的自信从何而来
-
我再好,终抵不过一句薄情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