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则徐是历史上不可战胜的传奇人物
1841年5月,林则徐获罪免职后不久,广东民众就质问英军:"尔自谓船炮无敌,何不于林制府任内攻犯广东?"可见,当时不少民众认为:如果朝廷不撤换林则徐,英国人是断不能取胜的。
这种思想在当时是很有些"民意基础"的。1841年1月,闽浙总督颜伯焘和新任浙江巡抚刘韵珂主张重新起用获罪革职的林则徐,其理由之一正是"该夷所畏忌。"鸦片战争之后的三部史着《道光洋舰征抚记》、《夷氛闻记》、《中西纪事》,皆把后来广东战事的失败,归结于林则徐的去职;将各地战事的受挫,归结于当地没有林则徐。
尽管众口一词,但将英军没有直接进攻广东的原因解读为英国军人害怕与林则徐交战,是违背基本史实的。英军之所以没有进攻广东,并不是害怕林则徐,而是他们的既定计划就是舍弃广东,撇开林则徐,北上清朝政治势力的中心地区,寻找比林则徐官职更高的官员解决争端。一旦谈判不成,将在长江下游和北方地区继续开战。
英国当局之所以有如此计划,是因为他们不了解当时清朝的国情,如果他们了解,必然会找林则徐,因为林是主战派的领袖。但对于林则徐而言,正是英军不懂中国国情,给了他完身而退的绝好机会,也于偶然之间成就了他不可战胜的神话。假若英国人的战略目标就是广东,那么,林总督必然失败。
这样说并非危言耸听。单从当时广东的军事实力而言,虽然林则徐充分考虑到了英国可能发动的军事行动,并积极备战,整军修武,充实水师,加固炮台,但这与英国人的船坚炮利根本不在同一个级别上。实际上,以当时中国对外部世界的认知水平和军事实力,无论广东也好,浙江也好,直隶也罢,都是不堪一击的。这一点已经被近代以来无数次中外纷争的结果证实。因此,倘想在欧美列强环伺的"两千年未有之大变局"中谋求国家的独立和振兴,非得痛下决断别寻新法不可。
关于这一点,慢慢觉醒的林则徐是最清楚的。他在遣戍新疆的途中写给友人的一封信中曾这样总结:"彼之大炮远及十里内外,若我炮不能及彼,彼炮先已及我,是器不良也。彼之放炮如内地之放排炮,连声不断。我放一炮后,须辗转移时,再放一炮,是技不熟也。求其良且熟焉,亦无他深巧耳……"
单凭这一点,我们这位运气奇好的林大人就具有一种令人肃然起敬的"服善之勇"。一个时代的人只能做一个时代的事情,林则徐作为一个慢慢觉悟的中国人,他不可能超越当时种种主客观环境的制约,做出更加惊世骇俗的大事来。与此相较,当世和后世那些顽固地认为英国人害怕林则徐,只要朝廷不将这位忠臣革职,那么鸦片战争必将完胜英国的论史者,其见识实在远远不如当年这位六十多岁的老翁。
相关文章
-
吕雉曾遭人调戏 吕雉为什么嫁给刘邦
-
嵇康怎么死的 嵇康为什么与山涛绝交
-
历史上10大最著名的神枪手
-
揭秘慈禧的私密宫廷生活 七十老妪却性欲旺盛
-
[图文]英国少女还原少林足球 一场比赛两开门球得分
-
[图文]胡耀邦的子女四个孩子三个姓 从小自力更生
-
善听教诲的晋文公:公子重耳对秦客
-
蒋介石宋美龄晚年生活曝光
-
[图文]上海大亨黄金荣见解放军尿湿了裤子
-
[图文]肯尼迪与梦露的合影极其珍贵 以9150美元成交
-
[图文]英国知名科学家震惊地发现竟是“姐姐”的私生子
-
杨贵妃出轨之谜:杨贵妃出轨一生竟出轨多次
-
揭秘:王嫱为何会有落雁之称?王嫱究竟是谁?
-
粟裕1958年蒙冤之谜:与聂荣臻和彭德怀的矛盾从何而来?
-
翁同和名人轶事 晚清两代帝王的老师
-
毛主席用哪一道题考住邓小平
-
晋文公的优点是什么?退避三舍的故事
-
英国一对兄弟70多天完成慈善长跑 美国行程约3200公里
-
旧中国最美女匪25岁终因民愤极大被枪决
-
[图文]揭秘光绪三大悲剧 比慈禧早死一天之谜
-
[图文]奥巴马52岁哥哥娶19岁高中生当三房
-
[图文]探访中国最后女酋长:以驯鹿为生将终老山林
-
唐太宗放死囚回家探亲 朕不负卿卿亦不负朕
-
毛泽东有多累?为何一个多月没下床
-
[图文]印尼再现小“烟鬼”4岁儿童烟龄竟已近3年
-
武惠妃与杨贵妃争宠?唐玄宗最宠爱谁?
-
包公斩侄应为传说?古代回避制度证明其为虚构
-
自杀后被当众开膛剖肚的女演员
-
武圣关羽一生中十大耻辱 最后落下身首异处的下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