奇趣闻 > 奇闻趣事 > \

揭秘史前遗留神秘的黑球 内核具有极大的反重力

外星人创造!

在1975年,乌克兰西部一个集体农庄砖厂的采土工地8米深的地层中,人们发现了一个神秘的黑球。据地质资料显示,这里8米深地层的年龄为1000万年。在莫斯科人们发现,这个黑球具有很强的生物场,特异功能者在距黑球二极20厘米远的位置时,用手就能感觉到黑球生物场的存在。

以著名物理学家和飞碟学家法明科为首的一个俄罗斯科学家小组,对黑球展开全面研究,并根据研究结果,发表了一份长达50页的学术报告。

黑球壁厚约1毫米,表面的2/3覆盖着一层灰黄色软质层,这实际上是一层脱碱玻璃层。从黑球的俯视图照片上能看见它表层的一处裂口,该裂口是黑球被那些特异功能者使用半年后才出现的。黑球表面1/3被磨损,由于特异功能者从黑球内汲取了生物能,所以它的整个表面几乎成了脱碱层。研究表明,黑球是用极黑色的玻璃制成的,光线不能穿透球体,但黑球却对光有反射或散射现象。

留神秘的黑球

在黑球的大头一端有一个直径73毫米、深0.4毫米的圆环槽,这个圆环槽几乎没有脱碱。对黑球进行X射线分析研究发现,黑球内部还有一个内核。通过对黑球的x光照片的光度学研究确定,构成黑球内核的材料吸收的x射线是其外壳x射线吸收量的1/4。黑球内核是个呈半卵形碗状物,这个碗状物由一个小圆柱体和圆卵形体组成,它们的外形轮廓是个十分理想的共轭双抛物线形。

在直径73毫米圆环槽的黑球以上部分有32个气泡,气泡的直径为0.3毫米~4毫米不等,而黑球外壳的其他部分及其内核中却没有气泡。由此我们可以做出推断:黑球的圆环槽以上部分是作为一个特殊的细微部分而专门加工的。这也使我们明白了制造黑球的工艺技术。显然,黑球在制造时,先制造出带突出部的底,该突出部通向内核端面上的半卵形碗状物,然后再把单独铸出的内核装在黑球里。黑球的底和内核放在一个可拆开的金属铸模中,使金属铸模与内核之间留有一定空隙,再通过跟铸模一端相通的人口将熔化的黑玻璃物质高压浇铸到铸模中。这时,黑球的底部就会同熔化的玻璃外壳融为一体。

进一步的检测分析表明,黑球的体积为320厘米3,重617克,其平均密度为1.93克/厘米3,这接近它所处的泥土层的密度。要知道,这一密度值是以该黑球具有一个低密度内核为前提的。因为目前已知,玻璃的密度为2.3克/厘米36.7克/厘米3,石英和碧玉的密度为2.3克/厘米3,而火山玻璃-;-;黑曜岩的密度为2.36克/厘米3。假设黑球外壳是由石英或黑曜岩构成的,那么黑球的内核密度应为0.8克/厘米3或0.626克/厘米3。

通过对黑球的x射线照片进行检测和计算,借助计算机的计算结果可以确定黑球外壳及其内核的精确质量和密度:其外壳质量为981克,内核质量-364克,外壳密度4.08克/厘米3,内核密度-4.58克/厘米3。由此得出:黑球的内核具有极大的反重力。

这种离奇的研究结果迫使研究人员反思:这一结果的得出是否是计算上的错误?或是对黑球重心位置的确定有误?于是,研究人员改用另一台计算机并换用另一套程序反复进行多次计算,最终的计算结果表明,不存在计算上的错误。内核质量仍为负值,即-364克,这说明内核中有微乎其微的空腔,其直径为10毫米~25毫米。

由于研究黑球的目的是为了获得尽可能全面而准确的资料和数据,以求证或否定关于"黑球来自外星人的"说法。于是,基于这一观点和考虑对研究中所得出的结果再做如下分析。

目前已知,在自然界中所遇到的形状规则的球状物或近似于球状物的椭球形物体,只能是某些矿物中结晶的微小球粒、植物的果实、鸟类或爬行动物的卵以及生活在水中的小型生物体,要么是更大的天体-;-;恒星、行星及其卫星。因此,在拉丁美洲热带丛林中发现的那些直径达2米的石球应被视为非自然形成的神秘构成物。

在自然条件下,构成黑球材料的黑玻璃的怪异性和黑球形状的规则性特点,正是关于"黑球是人造起源"假说的有力根据;而这一新发现悠久的历史,更雄辩地证明了黑球的外星起源。黑球起源的几种可能性假说

研究人员根据地质学、古生物学和考古学的基本观点,对黑球的年龄进行了全面考证和深入研究,从而得出结论:黑球的年龄确定为1000万年。据此,对黑球的起源可提出以下四种假说:①黑球的地球自然起源说;②黑球的地球人造起源说;③黑球的外星自然起源说;④黑球的外星人造起源说。

地球自然起源说

该假说认为有以下三种情况:

第一,黑球是泡沫岩中充满多泡孔的大块火山玻璃经自然磨光后形成的。在由火山玻璃黑曜岩组成的熔岩流中会形成大气泡,这些大气泡会在黏稠状的火山玻璃熔岩中向上浮动,从而形成椭圆形或扁球形。

在火山间歇期,在水流和极具磨削力的微粒作用下,熔岩层被磨削到气泡一半的程度。然后,火山再度爆发,进而使密度达0.7克/厘米3的泡沫岩深度加大。当火山间歇期再度来临时,熔岩表层升高直达气泡的边缘。新一轮的火山喷发将以一股富含小气泡的黑曜岩流从上方覆盖旧有的黑曜岩流,新喷出的黑曜岩流同含有气泡的旧黑曜岩层牢牢地融合在一起。然后,火山停止活动,熔岩中的黑曜岩层将碎裂成岩块,有的重达几吨,而且碎裂的黑曜岩在火山的河床上被天然地"粗加工"成含气泡的球状。然后,这些球状黑曜岩再进入被称为"魔锅"的瀑布天然冲刷而成的岩基坑中。当黑曜岩掉进"魔锅"中后,在瀑布巨大落差水流的冲击下频繁转动,从而被自然磨削成球状。俗话说"滴水穿石",黑曜岩球还会被强劲的瀑布水流冲穿成半圆状坑痕。因为黑曜岩是玻璃,玻璃是均质的,所以,黑曜岩块在这种条件下能被天然磨削成表面光滑的几乎正球形,成为黑球。在这种情况下,黑球靠吸水效应使自身形成更轻的内核,该吸水效应能为黑球建立具有最小惯性力矩绕自身轴心旋转的定向优势,还能增强其侧面磨损,因此,内核将处在黑球的轴心上。后来,由于瀑布发生地理变迁,黑球未及全部被磨削成正球形时便被淤泥带入它的"魔锅"中。

然而,要使该假说成立,同大量的罕见怪异现象相吻合,其可能性很小。此外,有人对其提出许多严肃的反驳意见,认为其很难自圆其说地解释能变成黑球内核的大气泡的形成同黑球外壳内部与内核周围没有小气泡的矛盾现象。要知道,火山玻璃只有在熔岩迅速冷却的情况下才能形成,所以不能使熔岩中的小气泡同一个大气泡融合。

第二,黑球是由玉髓或玉石组成的结核矿,是在海底由氧化硅(玉髓)溶液或极微小的石英砂被海底火山喷发排出后沉积的硅石融合而成的,而黑球中的内核是某种海洋生物体的残留物。由于地壳变迁海底上升,抑或玉髓结为矿,抑或从断裂的地层中冒出来的玉石块被海浪拍打冲刷进而形成球状。

然而,该假说碰到以下困难而无法自圆其说。玉髓和玉石具有十分清晰的细微层次结构,可是在黑球中却从未发现这种情况。在气泡的内部从未有过这种细微的层次结构,而在黑球的外壳体中似乎有这种气泡。

显示全文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