诸葛亮怎么死的 诸葛亮为什么不投奔曹操
诸葛亮怎么死的?《三国演义》和《三国志》都没有明确记载。但根据《三国演义》所描述的诸葛亮生活习惯,我们大致可以推测,他很有可能患有消化系统疾病和心脑血管疾病。
《三国演义》多次描写到诸葛亮吐血的场景,但这并不能说明诸葛亮怎么死的这个问题,这很可能是消化性溃疡引起的症状。在专业的《病理学》教材中,消化性溃疡患者发病时,往往会发生黑便和呕血现象。这主要是因溃疡底大血管被腐蚀破裂而引起的,这也是外界推测诸葛亮怎么死的原因。
在诸葛亮的一生中,其作息时间没有形成规律性。他年轻的时候疏狂成性,或驾小舟游于江湖之中,或访僧道于山岭之上,或寻朋友于村落之间,或乐琴棋于洞府之内。食无定量,睡不定时,缺乏有规律的身体锻炼。"草堂春睡足,窗外日迟迟"便是他的生活写照。
自跟随刘备出山以后,诸葛亮更是缺乏必要的肢体运动,这为诸葛亮怎么死的埋下伏笔。由于每次打仗他都"手摇羽扇,独坐轮车",身体长时间保持一个姿势,势必影响食物的消化。此外诸葛亮还是一个废寝忘食的工作狂,这更是加重了肠胃功能的负担。到最后一次伐魏时,诸葛亮的饭量严重下降。而这一信息正好被他的死对头司马懿得知了,司马懿说:"孔明食少事烦,岂能久乎?"
《三国演义》也有多处关于诸葛亮昏倒的描写,这也间接说明了诸葛亮怎么死的。这有多种疾病的可能性,比如高血压、脑溢血、贫血、低血糖等。这些与工作压力大,长期受精神刺激,情志不调,以及营养不均衡等有着直接的关系。
诸葛亮是一个内心非常敏感的人,他无法做到举重若轻,工作的每一个失误都会给他带来很大的精神负担,诸葛亮怎么死的,精神方面也占了一个因素。而且他又是一个好面子的人,北伐屡次失败,无法实现他对世人的承诺,这让他心急如焚,忧心忡忡。而身边大将的接连死亡,则更是让他伤心不已。
诸葛亮第二次北伐中原,看到赵云的儿子前来报丧,诸葛亮掷杯于地曰:"子龙休矣!"而且跌足而哭曰:"子龙身故,国家损益栋梁,吾去一臂也!",诸葛亮怎么死的成为众人焦点。
第三次北伐,诸葛亮用计谋把司马懿杀得大败,但忽听有人报张苞身亡,于是孔明放声大哭,口吐鲜血,昏绝于地,自此得病卧床不起,蜀军不得不放弃进攻,退回汉中。当初刘备病死,也没见诸葛亮这样伤心,为什么损失一员大将就让他悲痛欲绝呢?这是因为战争打到最后,蜀国已经缺兵少将,张苞病亡意味着孔明的进攻力又逊一筹,取胜的难度更大了。
第六次北伐中原,忽报关兴病亡,这一情节牵扯到诸葛亮怎么死的。孔明放声大哭,昏倒于地,半晌方苏。众将再三劝解,孔明叹曰:"可怜忠义之人,天不与以寿!我今番出师,又少一员大将也!"
数伐中原而不成,诸葛亮的内心已经脆弱到了极致,再也经不起失败的打击了,一步步为诸葛亮怎么死的原因埋下伏笔。眼看着司马懿坚守不出,诸葛亮无法用计胜之,只好把希望寄托于盟军东吴的联合行动上了。谁知又有一个噩耗传来:"魏主曹睿闻东吴三路进兵,乃自引大军至合淝,令满宠、田豫、刘劭分兵三路迎敌。满宠设计尽烧东吴粮草战具,吴兵多病。陆逊上表于吴王,约会前后夹攻,不意赍表人中途被魏兵所获,因此机关泄漏,吴兵无功而退。"孔明听知此信,长叹一声,不觉昏倒于地。众将急救,半晌方苏。
当这次吴蜀联合进攻行动被曹魏瓦解后,诸葛亮便彻底崩溃了,这大概是最直接说明诸葛亮怎么死的片段。孔明叹曰:"吾心昏乱,旧病复发,恐不能生矣。"是夜孔明扶病出帐,仰观天文,十分惊慌,入帐谓姜维曰:"吾命在旦夕矣!"
东汉成规,征辟本州本郡的大族做掾属。这种地方政权和地方世家大族的合作秩序,在东汉末年的纷乱后遭到扰坏。琅琊诸葛瑾、诸葛亮、诸葛诞(堂兄弟)分仕于三家,便因乱世而宗族子弟流离。还有一例,颍川荀氏避乱冀州,仕于袁绍。
荀彧、孔融这样的名士投靠一方诸侯时 ,从不是形单影只,而是携家带口,与宗族、部曲相伴而行。像李典、许褚投奔曹操时,部曲皆有几千人。论及当时的谋士、将领们,不可忽视其身后的宗族背景。
然则,其时世家豪强与军阀的合作纽带,却也因乱世而愈加坚固,呈现明显的地域特征。如袁绍与河北豪族(逢纪、田丰、沮授)、刘表与荆州豪族(蔡瑁、张允)、孙氏与淮泗、江左豪族等。
曹操起兵,同族的曹仁、夏侯惇等人相随,纠集沛国谯县乡里少年几千人。初时无多少地盘势力,靠镇压黑山起义军,封东郡,以东郡程昱、陈宫为幕僚;191年,荀彧转投曹操。后曹操又靠镇压青州黄巾,升为兖州牧,掌控黄巾三十万众。此为后来曹统一北方的奠定基石。曹的崛起因素中,与荀彧为代表的颍川郡望合流至为关键。荀彧先后为曹举荐了荀攸、钟繇、郭嘉、陈群、杜袭、戏志才等颍川名士,后始称雄一方。
曹与世家大族的合作,因其个性与具体政策,其间也有波折。曹因杀边让,而引同为兖州名士的陈宫、张邈怨恨,二人趁曹征讨陶谦,引吕布入主兖州。
刘备一世枭雄,早期各处辗转流离,虽称汉室宗亲,但几无世家大族青睐,追随者如关羽、张飞、糜竺、孙乾等人,都没有显赫背景。后刘占据荆益,始与地方豪强靠拢。其中,以马超分量最重,刘备陈表献帝封汉中王时,马超位列举荐者第一位。马超,扶风人士,马援之后。东汉末与曹操相争于潼关,割据一方,投奔刘备之时,也是撼动时局。
诸葛亮、庞统人称"卧龙"、"凤雏",事实上也仅是限于南阳、襄阳名士圈子(庞德公、司马徽、黄承彦、徐庶等人)中的雅号。刘备寄居荆州,往南阳三顾茅庐或许是顺道求贤,若刘不奔荆州,两人几无交集的可能。诸葛氏是琅琊望族,然诸葛亮父母早逝,幼时与弟均随叔父诸葛玄投奔荆州刘表,后诸葛玄过世,失去依靠,便隐居于隆中,已是没落士族。
曹操选才方面虽"不拘一格",但仍依赖与世家大族的合作。人杰如郭嘉者,也难以企望得到荀彧、司马懿那般政治地位。况且其时,曹操已统一北方,在曹阵营中,几无多少没落士族的政治上升空间。也因此,诸葛纵有经天纬地之才,但若要有更广阔的政治舞台以施展才能,仕于刘备这样的新兴军阀当是更好的选择。
相关文章
-
元代建北京城时为何将中轴线修歪了?技术误差几乎不可能!
-
一物一故事丨房山区北洛中学嵇禹宁:后母戊鼎的故事
-
叶永烈揭秘:“铲共专家”诱使顾顺章叛变 道出了中共重要机密
-
爰还是爱?“青岛文博之父”郑爰居葬于福宁园,后人发现墓碑竟刻错名字……
-
【璇玑闲考】洛阳西朱村曹魏大墓出土石楬涉琴文字补说
-
一物一故事丨怀柔四中耿智博:白瓷陆羽像
-
“四大丑女”虽丑,但很幸福,“四大美女”却相反,你更羡慕谁?
-
绿帽子趣闻:男人被戴绿帽子的说法由来是什么?
-
胡阿祥:说不清国号流变,还能读懂中国历史吗?
-
周恩来为何顶着干扰力挺《东方红》?
-
真正擒方腊的是谁?不是武松,也不是鲁智深,原来是这位历史名将
-
五星红旗飘扬在喜马拉雅!看4K上色修复解放军解放西藏真实影像
-
和荆轲一起刺秦王的小伙伴,身世比荆轲显赫,为何见了秦王打哆嗦
-
《卧龙吟》将军战马今何在,西极天马添助力
-
孔子教你说话的智慧!
-
此人是曹操篡汉最大的绊脚石,他若没死,曹操不敢称王
-
古人发明的奇葩治牙方法,以及古代丧心病狂的拔牙术!
-
许世友因何佩服陈永贵,还向他竖起大拇指?
-
我市七处历史文化遗址入选《河南黄河文化地标》
-
唐代妇女有多开放 总是酥胸半露格外吸引人
-
走进平津战役讲述红色故事——平津战役的伟大胜利·迎接胜利曙光的七届二中全会(四十四)
-
被蒋介石两次单独接见的中共卧底:隐蔽战线的“后三杰”之一申健
-
郑和下西洋简介 三保太监郑和七次下西洋的经历
-
乌衣巷在哪里在哪个市 位于南京市(是一条幽静的巷子)
-
他是二野功劳最大的将领,本是军级干部,丧事却按大军区级办理
-
揭秘:1948年解放军牺牲的第一位师长是谁?
-
假如古人穿越到威海发朋友圈,那会是怎样的?
-
苏轼是才子代表,鲁迅是批判家,李白堪称仙人!个个都有秘密武器
-
清宫档案为何对顺治的死因只字未提历史解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