奇趣闻 > 美文欣赏 > \

凡是我能够做的,我都想尝试

  值得记住的是这位探险家的名言:“凡是我能够做的,我都想尝试。”

  远在44年之前,约翰·戈达德就把他这一辈子想干的大事列了一个表。那时他15岁,是洛杉矶郊区一个没见过世面的孩子。他把那张表题名为《一生的志愿》。

  表上列着:“到尼罗河、亚马逊河和刚果河探险;登上埃佛勒斯峰(即珠穆朗玛峰)、乞力马扎罗山和麦特荷恩山;驾驭大象、骆驼、驼鸟和野马;探访马可·波罗和亚历山大一世走过的道路;主演一部“人猿泰山”那样的电影;驾驶飞行器起飞降落;读完莎士比亚、柏拉图和亚里士多德的著作;谱一部乐曲;写一本书;游览全世界的每一个国家;结婚生孩子;参观月球。”每一项都编了号,一共有127个目标。

  现在,59岁的戈达德依然显得年轻,漂亮,他不仅是一个经历过无数次探险和远征的老手,还是电影制片人、作者和演说家。他仍然把家安在加利福尼亚南部,和妻子住在一栋旧式平房里。在屋里,他悠闲地坐在那些干缩的头骨、银制的匕首、闪亮的编织和充满异国情调的工艺品之间,这些东西常使他回忆起往日的探险生涯来。当提及那张多年以前的“志愿表”时,戈达德微微一笑,谈起了年轻时的自已。

  “我写那张表,”他解释说,“是因为在15岁时我已清楚地认识到自已的阅历贫乏。我那时思想尚末成熟,但我具有和别人同样的潜力,我非常想做出一番事业来。我对一切都极有兴趣--旅行,医学,音乐,文学……我都想干,还想去鼓励别人。我制定了那张奋斗的蓝图,心中有了目标,我就会感到时刻都有事做。我也知道周围的人往往墨守成规,他们从不冒险,从不敢在任何一个方面向自已挑战。我决心不走这条老路。”

  当戈达德把梦想庄严地写在纸上之后,他就开始抓紧一切时间来实现它们。16岁那年,他和父亲到了乔治亚州的奥克费诺基大沼泽和佛罗里达州的埃弗格莱兹去探险。“这是我首次完成了表上的一个项目,”他回忆说,“我还学会了只戴面罩不穿潜水服到深水潜游,开拖拉机,并且买了一匹马。”20岁时他已经在加勒比海、爱琴海和红海里潜过水了。他还成为一名空军驾驶员,在欧洲上空作过33次战斗飞行。

  他21岁时已经到21个国家旅行过。22岁刚满,他就在危地马拉的丛林深处发现了一座玛雅文化的古庙。同一年他就成为“洛杉矶探险家俱乐部”有史以来最年轻的成员。接着他就筹备实现自己宏伟壮志的头号目标--探索尼罗河。

  戈达德说:“我把尼罗河置于首位,因为我认为这是地球上最重要的地貌。尼罗河是全非洲的缩影:在尼罗河盆地中实际拥有全非洲的每一种鸟,兽类,爬行动物和昆虫;它还拥有全人类中最矮和最高的人种(俾格米人和瓦图西人);你既能在喀土穆和开罗这样的城市中遇见受过良好教育的、经验丰富的人,也能在苏丹的丁卡这样的地方碰到过着半游牧生活的牧民。所以,游遍尼罗河上下,研究两岸的风土人情就成了对我的最大挑战。”

  戈达德26岁那年,他和另外两名探险伙伴来到布隆迪山脉的尼罗河之源。三个人乘坐一只仅有60磅重的小皮艇开始穿越4000英里的长河。他们遭到过河马的攻击,遇到了迷眼的沙暴和长达数英里的激流险滩,闹过几次疟疾,还受到过河上持枪匪徒的追击。出发十个月之后,这三位“尼罗河人”胜利地从尼罗河口划入了蔚蓝色的地中海。

  戈达德说,这次旅行,如果事先过多地考虑那漫长的道路和面临的艰难,也许就不敢出发了。但是经过一天又一天的积累,我们终于达到了目的。我想这就是生活的成功之路吧。

  紧接着尼罗河探险之后,戈达德开始接连不断地加速完成他的目标:1954年他乘筏飘流了整个科罗拉多河;1956年探查了长达2700英里的全部刚果河;他在南美的荒原、婆罗洲和新几内亚与那些食人生番、割取敌人头颅作为战利品的人一起生活过;他爬上阿拉拉特峰和乞力马扎罗山;驾驶超音速两倍的喷气式战斗机飞行;写成了一本书《乘皮艇下尼罗河》);他结了婚并生了五个孩子。开始担任专职人类学者之后,他又萌发了拍电影和当演说家的念头,在以后的几年里他通过讲演和拍片为他下一步的探险筹措了资金。


显示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