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们扛着课桌去上学,该扇谁的耳光
据《长江商报》9月3日报道,9月1日,中小学传统的开学日。当全国各地很多学生只需背着书包就能上学时,湖北省麻城市顺河镇3000余名学生却需要自带课桌,才能到学校进行报到。据悉,整个顺河镇有5000多名学生,开学前约2000套新课桌被分配到镇上的一所希望小学和中心小学,有3000余学生面临需自带课桌的窘境。
笔者二十多年前曾自带桌椅上小学,可在国家连年大规模投入资金、实行免费义务教育的今天,出现这样的荒诞闹剧,让我不免义愤填膺,感慨万千。孩子们扛着课桌去上学,老百姓该扇谁的耳光?
首先,老百姓该扇的是湖北省教育主管部门和中国教育主管部门的耳光,乃至中国教育的耳光。因为它们空喊口号,失察,失职。
谁都知道,“再苦不能苦孩子,再穷不能穷教育”,这是一句多年来很振奋人心的教育口号,而今,在湖北省麻城市顺河镇,它悲哀的沦为一句空话——3000余名学生需要“自带课桌”才能上学。
党中央、国务院高度重视教育事业,坚持教育优先发展的方针,不断加大教育经费投入。2006—2009年,全国教育经费总投入达到52937亿元。很多政策和数据都可以证明我们的中小学校并不缺钱,有缺口也不至于购置不起桌椅。
一张课桌椅,是多大的事?一瓶茅台就可以买到几十套,一辆公车就可以买到几千上万套,对我们的教育主管部门来说,那算不了什么;但对一个上学的孩子来说,没有课桌椅,上课就成了天大的问题。为了孩子能正常上课,家长可能会想些办法,诸如留守的奶奶为孩子扛个桌子去,没有课桌的学生就搬个茶几去,水泥桌、石桌……家长使出浑身解数,也许能让孩子正常上课。但透过学校差课桌这件事,充分说明了湖北省教育主管部门和中国教育主管部门只会空喊口号,存在官僚主义,失察,失职。所以,为了一切孩子,为了祖国的未来,老百姓扇它们耳光是应该的。
不要以为“自带课桌”只是个别学校的事情,那你就错了。同是9月3日的《齐鲁晚报》报道说,在山东郓城的部分小学,同样需要学生“自带课桌”。如果以为“自带课桌”只是某个时段突然出现的事情,那你仍然错了:9月2日的《工人日报》载文称,河南孟津多所中小学需要学生“自带课桌”,“在孟津县麻屯镇,中小学生自带桌椅上学已有十几年的历史”。
如此大范围的学生“自带课桌”上学现象,恰恰说明了政府部门和中国政府监管不力、投入力度不够。接下来,老百姓该扇的就是它们的耳光。
去年人民日报记者就曾接到一则举报,称湖北省某县大笔义务教育公用经费补助资金流向不明。记者到该县采访后发现,湖北省财政厅公布的资金分级拨付表显示,省财政已对该县当年的补助资金足额拨付到位,但该县一位乡镇中学的校长却称实际拿到的钱并没有规定的那么多,并且还存在推迟一学期甚至一学年拨付的情况。这导致该校的办学经费相当困难。无论谁在撒谎,实际情况是教育经费被截留了,学生没有享受到应有的补助资金。
近日,国家教育部网站通报,湖北省黄石市阳新县教育局局长曹某,因虚报学生人数套取义务教育公用经费1687.96万元被免职,相关学校责任人也被严肃处理。通报称,2011年中央和湖北省按照阳新县2009年义务教育统计人数201859人,下达公用经费11635万元。阳新县财政局、教育局2011年春秋两季分别按172000人和173000人下达到学校,结余(套取)义务教育公用经费1687.96万元,由县财政、县教育部门统筹用于其他方面支出。
以上例子足以说明,有些地方的教育经费被挤占,被挪用了。这些年来,国家在如何让适龄孩子接受更好的义务教育上,投入了大笔财政资金,但国家动辄上千亿元、千万元的补助资金是否落实到位,是否真正按人头惠及每一位学子,一线师生是否切身感受到了政策温暖,这些不是从各地教育局官员自下而上的层层汇报中能体察到的。政府部门应该对教育资金进行有效地监管,严格地监控,避免出现侵吞、挤占、截留、挪用等违法违纪行为。
读书关乎命运,对中西部相对贫困地区的孩子而言更是如此。所以,在继续加大教育投入的同时,教育、财政和监察部门需要联合建立严密的义务教育补助资金流向监控制度,施行严格的责任追究制。否则,还会出现“学生需自带桌椅上课”、“维修校舍的钱都是由教职工垫付”的荒诞闹剧。
教育是为了一切孩子,教育是一切为了孩子,教育是为了孩子的一切。扇了这两记响亮的耳光后,教育和政府部门该做点实实在在的事了。少喝一瓶茅台,少买一辆公车,给孩子们添上新桌椅吧,课桌椅是学生的大事情,拖不得,等不等,漠视不得。不能总是等媒体曝光了才去整改,才去补救。带着新课桌,去慰问孩子们,让孩子们看看你们这些人民公仆吧,眼下,还有哪些学校缺少课桌椅,请快些补上。同时,请不要为了赶而拿劣质课桌充数,以免伤害了祖国的花朵,也不要拿油漆未干的课桌来给学生用,以免损害了学生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