尽职的调度员
真正的经典
怎样的才能称之为并广为流传?这恐怕是所有酷爱文学的人都亟于知晓的,谁不想自己的作品能成为脍炙人口的经典,谁不愿自己的文章能流传百世而经久不衰?于是很多文人在写作的时候可谓在是颇下苦功,用绞尽脑汁来形容一点也不为过;也有一些人喜欢玩些高深的故弄玄虚的内涵,用一堆堆华丽的辞藻来堆砌自己的大作。这种文风与汉代盛极一时的赋这种文体非常相似,可惜,赋这种文体并没有得到后世的认可和传承;为什么呢??
理由很简单,因为这些作家对读者的定位出现了偏差;记得前段无意中看到了某领导人撰写的一篇诗文,其气势恢宏,旁征博引,引经据典可以说把整篇文章妆点得是异常大气,只可惜,这篇文章可能很多人都看不懂,因为里面有很多词语是现代汉语中根本就不流行,不运用的,甚至有很多字估计很多人连读都不会读,相当生僻。连看都看不懂,又谈何理解,喜爱,进而流传?!
所以这就是写作的时候没有充分考虑到读者的实际情况;再来看看脍炙人口的唐诗三百首中连小孩子都会吟诵的经典诗篇吧,《鹅》《悯农二》《春晓》《望庐山瀑布》《静夜思》等等,那篇不是言简意赅,语言朴实无华而又朗朗上口?
在古代最多产的诗作家白居易,一生之中诗作超过千余首,每首诗作定稿之前他都要读给那些不识字的人听,并询问他们是否能理解诗的涵义,这就是群众基础,是文学作品真正的读者之源,若失去了这部分人的支持,披着越华丽的外衣,就离读者越远;就像一个高高在上的王者,让人望而生畏,又怎敢轻易亲近?把读者摒除在身外的做法,只能使自己的作品失去生命力和支持,这种炫耀的得意,最终只能是一方的孤琴,难觅知音!
显示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