奇趣闻 > 美文欣赏 > \

睡个好觉

  

  每年的3月21日是“世界睡眠日”,世界睡眠日之所以定在每年初春第一天,是因为季节变换的周期性和睡眠的昼夜交替规律,都与我们的日常息息相关。睡不着觉医学叫失眠,失眠是一种疾病,睡眠相关疾患甚至不单是临床医学问题,它与保持社会稳定和经济协调发展也是息息相关。
  
  《红楼梦》里,黛玉是一个多病的身,弱不禁风。第七十六回湘云问黛玉道:“你怎么也不睡?黛玉叹道:‘我这睡不着也并非今日,大约一年之中,通共也只好睡十夜满足的’”。身体不好,也就睡不好,黛玉的这段话,大约就是曹芹本人的写照,在生活艰苦的条件下坚持写作,曹雪芹很可能也是睡不好。进入21世纪全新的科技时代,人们的意识空前提高,拥有健康才能拥有一切的新理念深入人心。人们只有睡好,才能吃好;睡不好,肯定吃饭也不香,甚至吃不下饭,这对身体造成很大影响。因此有关睡眠问题引起了国际社会的关注。据世界卫生组织调查,有27%的人有睡眠问题,据报道美国的失眠发生率高达32~50%,我国也在30%以上,睡眠障碍对生活质量的负面影响很大,睡眠障碍现已成为威胁世界各国公众的一个突出问题。
  
  睡眠占据着我们生命的三分之一,但很多人却要靠安眠药入睡,不吃药就睡不着,甚至造成药物依赖,损伤身体。对睡不着觉的人来说,能美美睡上一觉,简直就是一种。看到有关报道,毛泽东大脑高度兴奋,吃了安眠药才能入睡;好不容易睡着了,如果被吵醒,毛泽东会非常恼怒,警卫们都会把鸟赶走,以免影响毛泽东睡眠。而我们平常百姓想睡个好觉,只能自己把鸟赶走:“打起黄莺儿,莫教枝上啼。啼时惊妾梦,不得到辽西。”由此看,环境对睡眠影响很大,环境嘈杂肯定睡不好。而睡眠环境、条件好的,莫过于贾宝玉,《红楼梦》第五回:“一时宝玉倦怠,欲睡中觉。”被秦氏安排到她卧室,刚到房门就有“一股细细的甜香袭人而来”,房内墙上挂着唐伯虎的《海棠春睡图》,两边有宋学士的一副对联:“嫩寒锁梦因春冷,芳气笼人是酒香”;案子上摆着的是武则天用过的宝镜,旁边摆着汉朝赵飞燕在上面舞蹈过的金盘,盘内还盛着安禄山掷伤了杨贵妃乳房的木瓜;而床曾是南宋寿昌公主的,挂着唐朝同昌公主做的联珠帐;用西施浣过的纱做的被子,枕头是西厢记里红娘送张生的鸳枕。宝玉睡了,“秦氏便分咐小丫鬟们,好生在廊檐下看着猫儿狗儿打架。”猫儿狗儿打架,大约比鸟鸣更影响睡眠,好在有丫鬟看着;在这“神仙也可以住得了”的屋子睡觉,怎能不做一个奇异的美梦!?
  
  历史上睡不好觉的人很多,古时没有安眠药,不知对失眠的人又该怎样治疗?曹操的儿子魏文帝曹丕就睡不好觉,他在一首杂诗中这样说:“慢慢秋夜长,烈烈北风凉。展转不能寐,披衣起彷徨。彷徨忽已久,白露沾我裳。”这是说深秋长夜睡不着,披上衣裳来回走动,长了,衣服都被露水打湿了;由此看曹丕睡不好觉。岳飞也睡不好,岳飞是一员武将,一生戎马倥偬,只留下两首词;一首尽人皆知的《满江红》,另一首就是《小重山》。《小重山》里这样说的:“昨夜寒蛩不住鸣。惊回千里梦,已三更。起来独自绕阶行。人悄悄,帘外月胧明。”没有人发出声响,都半夜三更了,因蟋蟀鸣叫睡不着,独自起来围着台阶转。岳飞统帅千军万马,需要考虑的事很多,要恢复中原,直捣黄龙,睡不着觉,也在情理之中,曹丕和岳飞睡不着的共同特点是半夜三更来回踱步。睡不着的还有王安石,他在《春夜》里有这样的诗句:“金炉香烬漏声残,剪剪轻风阵阵寒。春恼人眠不得,月移花影上栏杆。”王安石感到恼人的不应该是春色,应该是他变法的失败。
  
  做了亡国奴的南唐李煜更是睡不着,他在多首词中表达这种情况。《三台令》“不寐倦长更,披衣出户行。月寒秋竹冷,风切夜窗声。”这“披衣出户行”与曹丕“披衣起彷徨”是何等相似,都是睡不着披上衣裳,出户踱步;这世上不知有多少睡不着的人其实都是这样半夜三更踱步。《长相思》又说:“秋风多,雨相和,帘外芭蕉三两窠,夜长人奈何!”睡不着肯定嫌夜长,李煜是被宋太祖软禁,亡国奴的日子不好过,“一旦归为臣虏,沉腰潘鬓消磨。最是仓皇辞庙日,教坊犹奏离别歌。”往事不堪回首,深深感叹“长恨水长东”,也就难免“回首恨依依”。从一个帝王,沦为阶下囚,面对现实,也只能无奈的“垂泪对宫娥”,这也就难怪李煜一声叹息——“无奈夜长人不寐”了。李煜用艺术的形式,凄婉的表达了睡不着的无奈,这些词句表面看是睡不着觉,其实充分展现了李煜的和处境,这种种“无奈”让人心生怜意;李煜是最多在作品中表达睡不着的诗词作家,这固然与自己亡国奴身份折磨有关。同样是亡国奴的蜀汉后主“阿斗”,他不会睡不着,他做了俘虏,居然“此间乐,不思蜀。”这种没肝没肺的人不会失眠,人们不会同情这样的亡国奴。
  
  民间有句俗话:“春困秋乏夏打盹,睡不醒的冬三月。”人每天离不了睡,睡好了,吃嘛嘛香。睡得好的,大约莫过于唐明皇和杨贵妃了,《长恨歌》是这样说的:“云鬓花颜金步摇,芙蓉帐暖度春宵。春宵苦短日高起,从此君王不早朝。”唐明皇和杨贵妃一睡睡到“日高起”,连早朝也不能上了,能睡的不好吗?只是这一睡,对国家带来天大灾难,爆发了安史之乱,“渔阳鼙鼓动地来,惊破霓裳羽衣曲”,唐朝差点灭亡;唐明皇和杨贵妃在逃亡四川的路上,发生了“马嵬兵变”,“六军不发无奈何,宛转蛾眉马前死”,唐明皇被迫处死杨贵妃;“夕殿萤飞思悄然,孤灯挑尽未成眠”,没有了杨贵妃作伴,只能悄悄,独自伴着孤灯,睡得好的唐明皇也失眠了。
  
  诸葛亮不但睡得好,睡醒了还要吟诗:“大梦谁先觉,平生我自知。草堂春睡足,窗外日迟迟。”诸葛亮真说实话,他做的什么梦,别人怎么会知道!《三国演义》里说诸葛亮这是“昼寝”,也就是我们现在的午睡。宋朝时也午睡,苏轼在他《初夏》里有这样一句:“棋声惊昼眠”;李煜也有“画堂昼寝人无语”词句,可见我们古人就有午睡的习惯。可是孔子却对他的弟子白天睡觉大为不满,《论语·公冶长》:宰予昼寝。子曰:“朽木不可雕也,粪土之墙不可圬也!于予与何诛?”宰予白天睡觉。孔子说:“腐朽的木头无法雕刻,粪土垒的墙壁无法粉刷。对于宰予这个人,责备还有什么用呢?”这又让人有点迷惑了,古人究竟是否提倡午睡?
  
  李清照也睡的好,特别是喝上一点酒;《如梦令》:“昨夜雨疏风骤。浓睡不消残酒。试问卷帘人,却道‘海棠依旧’。知否,知否?应是绿肥红瘦!”睡一夜了酒劲还过不去,这酒也喝得太多了;这也不是一般的睡,这是“浓睡”,这觉睡的流传千古!李白也是喝上酒就睡,“我醉欲眠卿且去,明朝有意抱琴来”;《将进酒》还说:“与君歌一曲,请君为我倾耳听。钟鼓馔玉不足贵,但愿长醉不复醒。古来圣贤皆,惟有饮者留其名。”这醉了不醒,更是一种睡法,比“浓睡”睡得更好。
  
  古人的诗词里,很多名家都对梦、寐等睡觉有所描写,李清照关于梦的词作,据统计占到作品三分之一;苏轼也有不少梦的作品,“谁作桓伊三弄,惊破绿窗幽梦。”这是有人吹笛子,惊醒了作者幽梦;可见苏轼睡觉很轻,棋声、笛声都能惊醒了,要是换成李白,根本就醒不了;“转朱阁,低绮户,照无眠。”在有月光的夜晚,苏轼也有点失眠了。
  
  古人云:“先睡心,后睡身。”这话是很有道理的;心情烦躁、心事重重肯定睡不好。曹植的《篇》:“盛年处房室,中夜起长叹”;美女正当盛年,而独居闺中,忧愁怨恨,深夜不眠。女大不中留,留来留去是个愁,女儿大了该出嫁就得出嫁,蹉跎岁月,耽误了佳期,也只能半夜三更怨声长叹!李清照就说:“独抱浓愁无好梦,夜阑犹翦灯花弄。”曹植的诗句和李清照的词句,简直是异曲同工之妙,令人叹为观止!
  
  改革开放,人们的生活节奏越来越快,紧迫感越来越大,睡眠质量也就越来越差,睡眠好坏与精神压力成正比。那种“春眠不觉晓,处处闻啼鸟。夜来风雨声,花落知多少?”慢节奏的生活,已经离我们越来越远,可望而不可求了,对很多人来说能睡个好觉都是奢望。所以,睡个好觉!做个好梦!这是很温馨的祝福语。
  
  但愿人人都能睡个好觉!
  

显示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