奇趣闻 > 影视圈 > \

央视剧评|电影《跨过鸭绿江》:抗美援朝战争史诗的新影像

特约评论员 胡智锋电影《跨过鸭绿江》是由中央广播电视总台出品的一部关于抗美援朝战争的史诗影片。该片以中国人民志愿军司令员兼政治委员彭德怀的视角出发,讲述了抗美援朝战争的爆发到停战协议的签署,展现了中国......

央视剧评|电影《跨过鸭绿江》:抗美援朝战争史诗的新影像,

特约评论员 胡智锋

电影《跨过鸭绿江》是由中央广播电视总台出品的一部关于抗美援朝战争的史诗影片。

该片以中国人民志愿军司令员兼政治委员彭德怀的视角出发,讲述了抗美援朝战争的爆发到停战协议的签署,展现了中国人民志愿军同以美国为首的联合国军之间的战争史诗,为我们呈现了一幅完整的关于抗美援朝战争的历史画卷。

这部电影对抗美援朝战争做了全新的创造性的影像处理,具有全、高、特三个方面的突出特点。

首先是全,即历史呈现全面;

以往的有关抗美援朝战争的影视作品,大多聚焦于对某一场战役或某一个英雄人物的呈现,而电影《跨过鸭绿江》则以全景式的宏阔视野,将抗美援朝战争近乎完整地呈现在银幕上。这其中不仅包括从抗美援朝决策,到五次战役及其中的重要战斗,再到最后中国人民志愿军获得胜利,与美国签订停战协议等国内视野,还包括美军策划发动朝鲜战争,李奇微上任接替工作,以及苏联为中国提供支援等这样的国际视野。

影片对这段历史做了完整且全面的展示,从这一点来说,这部电影堪称抗美援朝电影的史诗巨作,也体现出总台制造对这场战争全景式呈现的大手笔和大视野。

其次是高,即站位立意高远;

电影《跨过鸭绿江》不是简单地去描述输和赢、战与和的问题;

而是站在人类发展的历史上,在中国人民刚刚取得了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的背景下,体现出中国人民在百年屈辱之后,对自由幸福的追求和对和平发展的渴望。

这样一种强大的内生动力和强烈的民族情感,能够引发和唤起广泛的人类共同的情感共鸣;

这也是在这场战争中,每个志愿军战士为什么敢于战斗、敢于牺牲,能在极度艰苦的条件下,用自己的生命去换取战斗和战役胜利的原因。该片对人物的塑造,都体现出了那种追求幸福生活和反抗侵略压迫的真挚情感;

在这样的人类共同情感之下,战争与和平、正义与霸权、个人与国家等命题得到了解答和表现,也体现出了中央广播电视总台在制作当中的站位高度。

最后是特,即表达视角独特;

虽然电影《跨过鸭绿江》是对宏大史诗的全景展示,但是其表达视角则是找到中国人民志愿军司令员彭德怀,以彭总的个人视角展开了对这场战争的回顾与表现。 这其中有彭总和美军将领的对比,彭总和战友们的真切情感……这些都让我们看到了一个独特的彭德怀司令的形象。

《跨过鸭绿江》中丁勇岱塑造的彭德怀形象也是在众多影视作品中最鲜活、最生动,爱憎分明、敢打敢冲,同时又是有温度、有锐度、有智慧的彭德怀形象。 另一方面,在这种独特的视角下,影片通过将彭德怀与不同角色对照,实现了对人物的立体塑造;

如彭总与李奇微、梁兴初、邓华等人的对照,自己内心复杂纠葛的真实情感。通过这些角色的对照和衬托,共同将影片中彭德怀的形象塑造得有血有肉、丰富饱满。 同时,也是这种独特的表达视角,影片将整个抗美援朝战争中的复杂人物关系和其中的突出亮点,予以鲜明的体现和生动的表达。

总的来说,电影《跨过鸭绿江》是一部震撼人心,令人血脉偾张,饱含澎湃激情与真挚情感的精品力作,是一部有高度、有力度、有温度的抗美援朝的大片,体现了总台制造的实力。

这部电影的出现不仅丰富了关于抗美援朝战争的影像表达,而且对普通观众更加深入和全面地了解抗美援朝历史提供了优秀文本。

影片的思想性、艺术性和商业性得到了高度的统一,其社会效益和市场收益令人期待,其创作经验值得深思与探究。



显示全文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