奇趣闻 > 未解之谜 > \

[图文]澳科学家发现印尼小矮人并非新人种 而是克汀病

科学家证实印尼小矮人患有先天甲状腺发育不全或功能低下的克汀病

 

印尼小矮人复原图

据美国每日科学网3月7日报道,近日来自澳大利亚的皇家墨尔本理工大学研究人员发表文章称:科学家对印尼小矮人的结论存在重大错误,印尼小矮人并不是新人种,而是明显的严重缺碘,及患有先天甲状腺发育不全或功能低下的克汀病(呆小症)。

2004年,一支由澳大利亚和印尼研究人员组成的研究小组宣布了此项人类进化史上的重大发现,并将这种原始人类(印尼小矮人)命名为"弗洛里斯人",以支持这是原始人类的新物种。他们的观点认为,一批智人在近100万年前到达弗洛里斯岛定居下来,但是现代人类中却没有这支原始人类的后代。它们似乎被世界所抛弃,为了适应获得食物,它们在进化历程中逐渐变得矮小,石制工具和动物骨骼残骸表明它们懂得捕猎、制造工具和屠杀猎物。

化石发现之后澳大利亚的皇家墨尔本理工大学研究人员进行了一项全球范围内的课题讨论,该课题是关于印度尼西亚弗洛里斯小岛矮人化石的来源问题。皇家墨尔本理工大学的研究人员在经过细致分析后,认为这种身材矮小的洞穴居住人类可能是智人的一种,但是由于怀孕期间缺少碘导致智力呆滞行动迟缓。皮特•奥伯豪森(Peter Obendorf)博士和本•科福尔德(Ben Kefford)博士与西澳大学的查尔斯•奥赫纳德(Charles Oxnard)教授共同在英国皇家学会会报的生物科学上发表了相关文章称:印尼矮人就是智人,并不是人类进化的新人种,但是它们出生时没有先天甲状腺,由于怀孕期间缺少碘导致患上了先天性"克汀病"。因此造成化石明显小于正常人。

据悉,在2004年发现的小矮人化石在科学界看来代表着一种全新的物种。奥伯豪森博士则提出了反对意见,他认为从化石上拥有的现代人骨骼来看,它实际上就属于人类,而体形的矮小则是严重碘缺乏的症状。奥伯豪森博士还表示,"矮小症的症状和这些化石的特征非常接近"。"这样严重的呆小症是因为在胚胎在母体时碘的摄入量严重不足,加上各种环境因素所导致,例如食物中含有氰化物,还有血清中硫氰酸盐成份的增加""呆小症患者的身高不会超过1米,他们的骨骼同正常人相比也有明显的区别。""我们的研究结果显示,这些化石并非是一个新的物种,他们应该是患有碘缺乏症的人类"。奥伯豪森博士和奥赫纳德博士是参加过澳洲人类生物学会议后开始这项研究工作的,会议中来自皇家墨尔本理工大学的研究人员注意到这些在印尼弗洛里斯发现的矮人化石图片和呆小症患者的图片有相似之处。科福尔德博士在一年后也加入了该课题的讨论,他主要从事研究环境和气候对人类进化影响的多变量分析方面的工作。

呆小症又称"克汀病"。是一种先天甲状腺发育不全或功能低下造成幼儿发育障碍的代谢性疾病。通过提高食物中的碘含量,呆小症这一病例在西方社会中已经被大面积的消除了。不过在发展中国家,因为环境所导致的人体碘缺乏病例仍时有发生。奥赫纳德博士说,大多数研究人员在分析弗洛里斯的小矮人化石时,都侧重从遗传学上来解释该化石的明显特征。"他们都是从进化的角度来审视这些化石。","我们的看法是,这些特征是由环境因素造成的。"奥伯豪森博士还表示,这同弗洛里斯当地居民世代相传的说法不谋而合,他们口中的"小矮人"具有和呆小症患者明显相同的特征。

 

皇家墨尔本理工大学的研究人员在经过细致分析后,认为这种身材矮小的洞穴居住人类可能是智人的一种,但是由于怀孕期间缺少碘导致智力呆滞行动迟缓。

显示全文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