奇趣闻 > 未解之谜 > \

[多图]重庆忠县古墓沿江2公里 跨越两汉六朝800年

昨日,忠县乌杨镇花灯坟墓葬群黄葛树包墓地,工作人员正在挖掘墓地里的文物 本组图片均由本报记者 马力 摄

工作人员正在对文物进行测量绘图

104座从两汉到六朝时期近800年的古墓群,沿长江绵延两公里,为三峡考古以来古墓群长度之最。

出土的陪葬物品

重庆青年报1月11日报道 "滚滚长江东逝水,浪花淘尽英雄……"在忠县乌杨镇将军村的长江边上,三国时期蜀国大将严颜的墓葬曾让这段长歌悲唱的历史真实地展现在世人面前。而现在,这块被纳入《三峡文物保护规划》A级保护发掘项目的地方,重新发现了104座从两汉到六朝时期近800年的古墓群,沿长江绵延两公里,为三峡考古以来古墓群长度之最。

该墓葬群的发现和发掘,将为三峡考古的结束画上圆满的句号。同时,该处考古发现还有望入围2008年度中国十大考古发现。

三峡考古已出土文物14.3万件

三峡大坝建成,为抢救即将被江水淹没的沿江珍贵文物,工程浩大的三峡考古于1997年正式开始。据重庆三峡办负责人介绍,三峡考古共发掘119万平方米,已出土文物14.3万件,其中有8000件珍贵文物。大规模的三峡考古将在今年上半年全部结束。

"花灯坟墓葬群目前已发掘了54座墓,出土了数百件文物。"据市文物考古所勘探办主任李大地介绍,忠县乌杨镇花灯坟墓葬群由枞树包、花二包、黄葛树包、柴林包、花坝梁、吊嘴等6个墓地组成,沿长江右岸依次排列,绵延两公里,现场工作人员就有200多人。

石表牵出豪门家族墓

"2003年夏,忠县乌杨镇将军村的长江边上,出土了‘国宝’级的石辟邪和石表。石表上的铭文为全国数量最多的一个。"据李大地介绍,从铭文上可以得知,在石表的附近,存在一个庞大的文氏豪门家族墓,文氏家族中有人曾官至忠州令,相当于现在的"市长"一职。在忠县,两晋至刘宋时期的文氏家族更是权倾一方,是有名的望族、豪门。

在黄葛树包墓地,考古工作者发现了5~6座墓葬,无论从墓葬形式、墓葬规格及墓葬年代来看,都对"石表"的铭文一一印证。可见,此处就是文氏家族墓葬群。

埋地7米深未能躲过盗墓

"看,这里原来有个大土包,也就是坟包上的封土。"在柴林包墓地,李大地称,要探明地下是否有墓,先就要在封土堆上挖一条"十"字形的探沟,大多数古墓都是这样被找到的。

"土坑墓并不代表墓主是穷人,砖室墓也不能代表墓主一定是富人。"据李大地介绍,土坑墓和砖室墓只是不同时期墓葬形式的不同。

在深达7米的封土堆下,一个7米多长、约6米宽的砖室墓的雏形刚被考古工作人员发掘出来。但在墓室的一端,墓顶上的砖被揭开了一个洞,刚好能容一人通过。李大地称,从洞口的形态看,这个洞很可能是盗洞,这座墓虽然用封土一埋再埋,却仍然没能躲过盗墓贼的"黑手"。

已发掘54座墓出土数百件文物

船形5连灶仍可"烧火做饭"

一口口锅像小巧的茶盏,整齐地放置在船一样的灶上。令人颇为惊奇的是,这个极为罕见的陶质船形灶,由于设计完备,制作精巧,至今仍可在灶里"烧火烧饭"。整个灶长约30厘米,灶的上端挖有5个小圆孔,用于放置锅、釜,灶的下端挖有小洞,也就是升火的地方。整个灶内全部相通,和现在农家做饭的灶没有太大区别。"这个灶别看小,如果真烧了火,还真能做好饭哦。"考古工作人员笑着说。

"钥匙"状铁削功能如瑞士军刀

"这样的形状,让这把小刀既方便携带,用起来也非常顺手。"记者在花灯坟考古工地的临时仓库中,发现了一把匕首长短的铁器。因为年代久远,铁器已断为两截,其形状像一把放大了几倍的"钥匙"。

据现场考古工作人员介绍,这种铁器是古人用来切肉或削水果的,也可当作防身的匕首。为了方便携带,古人特地在铁削的一端凿出一个孔,其功能多用,如同现在的瑞士军刀。

只见零部件不见马车

为何随葬至今仍是谜

"看这些铜饰的样子应该是马车上的零部件,可是墓里根本没有马车,墓主为什么要把这些零部件埋进墓中呢?"考古工作人员拿着一堆从墓里发掘出来的镏金铜饰,不禁产生了疑问。

据介绍,像这样的镏金铜饰一般用在马车上,用以固定或装饰。一般在主人的随葬品中,要么葬实物,要么葬冥器。而这些镏金铜饰既不是当时的冥器,也没有完整的实物,为什么要单独葬在墓中,至今仍是个不解之谜。

随葬"池塘"跳青蛙爬乌龟

幽幽一潭清水,莲花绽放,鱼儿游弋,这种美好的图画也被带进了主人的坟墓中。在出土的文物中,有两件保存完整的陶质"池塘",将池塘里的美景烧制成缩小版的"陶池"。"池塘"里不但有盛开的莲花,还有调皮的青蛙和正在静心养神的乌龟,其制作工艺相当精妙。

显示全文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