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书堂毕业后,大明太监们的工作怎样分配?做弼马温或管理首辅
原标题:内书堂毕业后,大明太监们的工作怎样分配?做弼马温或管理首辅
在“王振先做教谕后自宫?王世贞说是谣言,查继佐则说乃正解”,我们谈了内书堂的问题。王振乃是自幼入宫,被永乐大帝命令高迁教授知识。包括查继佐等人的言论,其实是说不通的。
那么,内书堂是什么机构?它是教阉人学习的地方。从宣宗开始到明朝灭亡,它拥有何种作用呢?明朝对阉人识字采用何种态度呢?本文就对这一问题聊聊。
朱元璋不许太监识字,但实际上是不可能的。永乐朝,阉人学字已经被有意识地进行着
朱元璋确有“内臣不得干预政事,预者斩”的命令。明初,朱元璋也规定太监不得识字读书。其原因在于:作为一名草根得不能再草根的皇帝,他具有草根的思想。他很看不起阉人。但是,皇帝不是草根,从草根成长为帝王后,他的草根思维逐渐减少,更多的是:懂得草根思维更利于他的统治。
随着朱元璋统治日渐稳固,明朝的经济发展和外臣来往交流也越来越多,宫内的各种典籍、字画等也就越来越多。你不识字怎么可能进行整理呀。如此情况下,你让非宦官的人进入皇宫整理各种文书、字画、古籍。那你真是不怕戴绿帽子了。所以,至少你得让宦官识字吧。
我们从宦官衙门的设置上就可以看出:不许宦官识字是不可能的事情,只是摆明一种态度!
吴元年(1366年)九月初,设内史监(内使监、御用监)。最高领导是令,正三品。其下属员中有典簿一职,正七品。典薄是做什么?如果不识字,怎么去做这项工作呢?
洪武二年(1369年)又设尚宝监,尚宝监的职责之一就是掌管图书字画等。正是从尚宝监成立后,太监识字的人也就越来越多。许多人都认为,这时的“识字”仅是知道这个叫什么,基本不清楚“字的意思”是什么。教授者应该是宫中的老太监。
到了永乐时期,因为太监们在朱棣夺取天下的过程中所起的作用。永乐皇帝对他们也就非常重视,他开始找官员教习宦官,有意识地培养“识字”的太监。特别是“永乐初七大太监”在中央、地方,军事和外交,经济和社会等都逐渐掌握巨大权力。其后,永乐又设立东厂,太监的权力再次扩充。
仁宗当权太短,宣宗登基后,更设立内书堂(内学堂),作为教授阉人的专门机构。其实,宣宗让宦官识字的目的有两个:
一者,宫内的各种事情不可能没有懂知识的宦官。
二者,利用有知识的宦官控制文臣!
内书堂的教习是什么人?如何惩罚学生
对于大明朝的“官家太监们”来说,能够有幸进入“内书堂学习”的人是少之又少的。能够进入内书堂教书的人地位也不低,但内书堂没成立前可并非如此。
永乐皇帝选用的教官品级并不高,例如教王振的高迁,出身于举人。但举人并不最低的老师。最低的还有秀才呢。朱祚是永乐八年(1410年)以秀才身份应征教阉人学习的。
据不完全统计,内书堂的老师主要有:刘定之、吕原、刘翀、陈山、钱溥、殷士瞻、倪岳、张邦奇、陆深、陈音、严嵩、郭东野、赵太洲、孙继泉、陆子渊、刘华甫、孙远宗、尹舜弼、刘元隆、边汝明、尹襄、赵文懿、祝颢、沈鲤、陆釴、黄凤翔、王一宁、徐显卿、成监吾、王忠铭、王对南、陈玉垒等多人。
任课老师的数量,根据学生的规模从二到六人不等,其教龄短则二三年,长则二十年。
内书堂无论在宣德元年(1426年),还是四年(1429年)建立后,其老师的选拔则一般是从翰林院挑选。从景泰时期(1450—1457年)开始,内书堂教师必须由翰林院的侍讲、修撰、编修、检讨担任。
无论是内书堂成立前,还是建立后。教师教授的内容都是四书五经和明朝的法律、皇帝的圣旨圣谕等。明朝中后期《忠鉴论》《貂珰史鉴》等也成为阉人的必读作品。教师进入学堂后,开始让学生读书、之后讲解、最后开始写字。其教学方式和宫外的私塾是类似的。
教师在讲解过程中,要求小内使们回答问题的时候、读书的时候、写字的时候,如果有比较好的或比较差的,不对他们直接进行惩罚,而是告知内书堂的提督太监,由提督太监进行奖励和惩罚。
最轻微的惩罚就是“打手板”或跪在孔子像前。比较狠的惩罚就是站在孔子像前站立,用两只手弯腰扳两脚,腿不能弯,弯了就乱打。一炷香的时间理解不同,有5分钟、30分钟(一盏茶15分钟、一顿饭30分钟)等不同观点。
阉人们的毕业去向是什么
在内书堂的学员从几十人到几百人不等,学习两三年后毕业,分配的工作主要是去各衙门口任“写字”。比较优秀的小内使毕业后,甚至可以进入司礼监做“写字”。写字做得优秀者,可以进入文书房工作。
明朝中后期有一条潜规则:非内书堂不入文书房、非文书房不入司礼监。进不了司礼监也没关系,大多进入其他衙门担任大太监。司礼监的掌印太监没有没进过内书堂的人;秉笔太监则有四位:隆庆时的孟冲、万历时张明、天启朝的魏忠贤和王朝辅。
例如冯保(?—1583年)的宦官生涯是:嘉靖十五年(1536年)赴内书堂读书、十七年在司礼监六科廊任写字、三十二年进入内书房、三十九年任司礼监秉笔太监兼管文书房、隆庆初以司礼监秉笔太监提督东厂和御马监、隆庆六年任司礼监掌印太监、万历十年罢退。
那么,根据内书堂学生10岁左右的惯例,冯保应该生于1524到1528年间。
上文我们提到,宣宗设立内书堂的目的之一是用有知识的宦官看着文臣。到这时就可以明确了:既然明朝的太监大多进入内书堂,要想进入内阁或者内阁任期更长些,就要和各种内书堂出身的太监们搞好关系。同时,作为阉人,如果你能当到司礼监掌印、秉笔太监时,也就到了人生巅峰,为了长期站在巅峰,他们往往与内阁合作共掌权力。
那么,内书堂出身的太监们最靠谱、最信任的人无非就是内书堂老师。据不完全统计,任过内书堂教习又进入内阁、经由太监学生引入内阁的阁臣至少有19位。那么,内阁受到控制,也就控制了文臣。控制内阁的太监,在明朝皇帝各种“权力制衡”下,在宫内地位其实也不稳固,他们的一切都受到皇帝控制。
大明权监真先当官儿再做太监?王振没做过教谕,有人却非要这么说
良将凋谢与小人壮大:左宗棠之死、何如璋平庸、李鸿章威武
1973到2022:欧盟的经济繁荣背后是基础不牢,老欧洲被新欧洲裹挟
相关文章
-
春秋霸主楚庄王的无奈:人亡霸灭 国内纠纷不断
-
任命书收藏首重级别
-
敦煌写经卷《羯摩经》归国始末
-
封神中,为何众多仙家不愿封神?背后原因很无奈,看看你知道几个
-
历史上的吕布武力如何 吕布是一个什么样的人
-
李治多少岁登基的?他为何可以成功登基成为皇帝
-
有奖 |包拯一言不合就铡人?根本不可能!
-
旧影集|1985~1986年的昆明
-
冥河龙:北美洲小型食草恐龙(长3米/长相怪异似羊似鹿)
-
曹操北征乌丸的首功之臣,并非猛将张辽,而是这位幽州隐士
-
台湾教材评出国共十大名将都有谁?
-
普通话诵百年伟业规范字写时代新篇
-
秃鹫龙:阿根廷大型食草恐龙(长17米/距今8600万年前)
-
三国谋士系列之一五六:贾诩仅寥寥数语,为何能了却曹操的心事
-
为何项羽被称为千古无二?看他创造的三个记录,至今无人打破
-
北京军区的前三位司令员,都执掌过这个兵团,他们都是谁
-
历史上康熙是什么样的人物 他到底是怎么死的
-
老版《让子弹飞》 | 陆春祥
-
中国历史上数百位宰相在位时间最久的是谁
-
暹罗龙:亚洲大型食肉恐龙(长9.1米/牙齿与棘龙相似)
-
视力最好的鱼类,希望螈(看得远所以登陆/人类进化的功臣)
-
新城区解放门街道向“解先生抗疫尖兵”授予胸针
-
他是一名另类的贪污大臣,敛钱还获得皇帝支持,你知道是谁吗
-
道光帝龙袍打个补丁,花费3000多量银子!康熙:朕的袜子怎么说
-
他是历史上堪称全才名气最高的文人,也是“历史上最坎坷诗人”
-
他曾是红军正团级干部,受伤后成为农民,建国后被任命为副区长!
-
各民族人民的团结
-
周恩来与南方局干部教育
-
中国当代“教父”——土皇帝禹作敏的江湖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