奇趣闻 > 战争史料 > \

倭刀凶悍,明军曾大量仿制,保存至今的实物还带有蒙古战刀特征

原标题:倭刀凶悍,明军曾大量仿制,保存至今的实物还带有蒙古战刀特征

倭刀起源于中国。

在倭刀出现之前,日本刀在很长一段时间内,主要由中国输入或者直接仿制中国刀,贵族们以拥有一把来自中国的刀剑为荣。这一时期从南北朝开始,隋唐时结束。在这个阶段,中国南北朝的双手长刀和唐代的横刀风靡岛国,日本人称之为“古刀时期” 。

魏晋南北朝时期的双手刀

到了宋代,一种全新的锻造技术出现,成为中日制刀工艺的分界点。从此之后,中日各自走向不同的发展道路,这种技术就是中国发明的“夹钢术”。

使用不同的材料(复合金属,主要是硬度不同的钢和铁)锻打刀身,以达到硬度和柔韧度的完美统一。由于材料复合,因此刀身在淬火时容易弯曲,所以,使用了夹钢技术的刀身,都由直变弯。

中国军刀的弯曲变化过程

宋代以后,中国刀的主流由直身窄刃,逐渐变成单手、弯曲宽刃的大刀;而日本在使用“夹钢技术”后,则渐渐演变成双手使用、刀刃弯曲狭窄的式样。

日本倭刀,正是中国南北朝双手长刀与宋代夹钢技术的结合物。

倭刀原料钢铁的炼制方法是“踏鞴(bei第四声)法”。

由于地质和地理的原因,日本在很长一段时间内,都以木炭而不是煤炭为主要燃料。所以在炼制钢铁时,炉火温度仅能达到摄氏1150度左右。如此低的温度,铁矿石很难完全融化。日本人为了能更好地融化矿石,开始使用铁砂为原料。即使如此,炼制的时间也相当长,动辄需要三天三夜甚至七天的不间断熔炼。

这种冶炼方法,钢的出产率和产量都非常低,原材料和成品钢比例为27:1,是一种比较原始的冶炼法,对木材的消耗也极大。这也是传统倭刀价格昂贵的原因之一。

会得到一种大块、品质不均匀的海绵状钢铁制成品,需要用大锤敲碎,然后将碎块仔细地分门别类,再进一步加工冶炼,分别得到玉钢、破面、铁滓、左下铁等各种成品料。

在得到“玉钢”之后,工匠将“玉钢”碎块按含碳量的不同分类,使用传统“和纸”包裹起来备用。用这种方法获得的钢,由于内部碳及其他元素分布不均匀,虽然硬度大但是太脆,因此需要反复锻打。

在锻刀时,要先将已经分好类的原料碎块与草木灰一起加热,之后刀匠与弟子交替锤击,反复锻打烧成赤红色的铁,不断折起并重叠。这种方式被称为“折返锻炼”法(也叫折叠锻打),可以使材料内部各种元素分布均匀,从而增加韧性。

夹钢技术可以生产出不同韧性的刀身

在中国,这种炼铁方法因为制成品所含杂质较多,使用很不方便,所以被逐步淘汰。

而日本因为条件受限,无奈之下只能最大程度地利用这种杂质较多的原料。他们通过不断改进锻造技术,找到了使用这种原始块炼铁的最好方法,并一直流传至今,甚至将其发展成为“传统”。这个过程中,日本人的性格起到了极大的作用。

踏鞴低温炼钢法、折叠锻打体系、是倭刀的基础特色,也是倭刀能成为一大独立制刀体系的重要原因之一。但从制造工艺上看,倭刀始终没有脱离中国宋代的“夹钢工艺”。

夹钢技术分为夹钢和包钢两种。

所谓“夹钢”其实就是把做刀刃的硬钢,夹在两块较软的皮铁中间,具体还可以再细分出4~5种;而“包钢”则是把刀刃硬钢包在较软的铁芯外面,也可以再细分为2~3种。这样做的目的,是为了得到一把硬度和韧性完美组合,不易折断的好刀。

夹钢技术的不同使用方式

包钢法

之所以要同时使用钢和熟铁等多种材料来复合制作刀刃,主要是因为当时冶金技术尚不完善,不可能冶炼出同时兼顾硬度和柔韧性的优良刀身,所以才需要把各种材料“复合”起来。

刀身锻打之后,下一道工序是淬火。

淬火前,要在炭火加热刀身的同时,用小槌谨慎地将复合材料整形成大致接近刀的形状,并且在刀身表面分别涂三种成分不同的黏土——“烧刀土”。

把烧刀土加水调成泥后,敷在刀刃上,越接近刃口泥越薄。这样加热时,刀刃温度比刀身高,淬火时冷却速度也快。

接下来开始淬火,把刀刃烧红,再把烧红的刀刃投入水中,进一步提高硬度,倭刀特有的弧度也在这个过程中产生。

日本刀弧度的形成,主要是因为使用了不同成分材料合成刀身,如此以来,刀身各部位张力不同。在“淬火”过程中,涂有黏土的各部分温度变化速度不同,金属膨胀系数也不同,这样就会自然形成弧度,并非完全靠打制而成。

淬火后的刀身还需要再次微微加热以增加弹性,也就是“回火”。

以上“淬火”、“回火”的技术听上去简单,但实际操作时往往需要长期的经验积累,是制刀师的不传之秘。日本刀匠经过长时间实践后,已经把这种手艺发挥的日臻完善。

接下来,刀身被交付给研磨师研磨。同样要经历一个细致而考究的过程,才能研磨出独特的刀刃纹。最后,由刀装师制作出与刀身相配的刀鞘和刀装,一把手工倭刀正式完成。

传统倭刀加工技术的缺点是效率低,制成一把刀需要的工序多、时间长,而且废品率较高。

在日本历史上的不同时期,主流的倭刀样式经过很多次变化。通常在和平时期,轻便狭窄,是为了美观而便携;而到了战乱时期,则变得豪壮宽阔,以利于作战。

元军入侵之后,倭刀的式样有了一个显著的变化:流行长度较短的刀尖。日本人把变短后的刀尖部分称为“切先”。

“切先”可以分成大、中、小、猪首等几种,长度在三厘米以下称为“猪首锋”,这种刀锋不利于刺杀,但适合劈砍甲胄。

切先分类

日本人在练习和比赛斩切草席时,通常会使用大“切先”,而且刀刃还要加宽以增加重量。从这种细节变化中,我们可以看出,开锋的角度对于倭刀的斩切能力非常重要。

事实上,从没有一把倭刀能做到既能斩钉截铁,又锋利无比。每把刀只能偏重切硬物或者软物,而这些特点往往从研磨工序开始,就已经被决定。当然,倭刀的斩切效果也和使用者的技巧密不可分。

由于日本社会长期处于分封制,因此官员不分文武,反映到兵器上就是“刀剑不分”。因此,倭刀在使用上,受限制于日本的社会环境,需要兼顾作战与日常佩戴,因此刀身变得瘦窄,更灵巧轻便。

宋代以后,中国的军刀刀刃逐渐变宽,利于劈砍,而且宽刃在战损后也容易研磨修复。

中国明清时期的军刀

倭刀的一大特点是双手使用,这一特征和日本列岛的地形有密切的关系。日本山林地多、平原面积小,所以没有发展起大规模的骑兵集团,作战主要以步兵为主。步兵在山林密集地带作战,双手用刀更为适合。在缅甸、泰国等地流行的砍刀也是双手刀,同样也是是因为当地地形复杂,山林茂密。

因此,倭刀并不利于骑兵作战,从日本骑兵武器就可以看出这一点。

日本明治维新之前的骑兵,携带刀刃弯度较大的“太刀”,但必须指出,日本骑兵的主力作战武器,是仿制中国马槊的长枪,“太刀”只是骑兵的第二武器。二战时期日本骑兵则主要装备西式的32式骑兵刀。

日军早期陆军高级军官使用的的西式佩剑——正剑

明朝倭寇入侵时,东南沿海一带多山林水网,不利于骑兵作战。因此双手使用的倭刀充分发挥了优势,非常猖獗。为了在复杂地形上对抗倭寇,明军也大量装备了仿制的倭刀。这种仿制刀外形长而弯曲,但刀背与倭刀明显不同,带有一个加厚凸起,这是为了增加刀身重量,更利于劈砍。

明军士兵艺术加工图

明军仿制的倭刀借鉴了其部分特征,但也保留了很多明军对军刀的理解。比如,凸起的刀背就带有明显的蒙古风格,推测这应该是常年和蒙古作战得来的经验。

从功能角度来看,凸起的背板在刀尖增加了更多的钢(重量),而不会让刀尖变厚,这样的好处是增加了切割力而不会增加摩擦力。

此外,明军的双手刀有更大的弯曲度,配合加重的刀身,成为一种异常凶猛的切割工具。不过,这种凸起刀背的设计,清初逐渐从中国军刀中消失,但中亚和中东军刀的其他元素,比如分割血槽或U型血槽,一直影响着中国军刀的设计。

在抗倭实战中,长枪始终是明军主力兵器,在戚继光的鸳鸯阵中,“狼筅”主要用来制衡倭刀的进攻,负责击杀倭寇的仍然是长枪手。

可以明确的是,倭刀的确对明朝的军刀形制产生了深刻的影响,戚继光钢刀已经与宋刀明显不同,刀刃狭长而弯曲,极其锋利。

收藏于国外的戚继光仿制军刀,形制模仿倭刀,双手持握。

仿制倭刀的刀背明显凸起

增加重量,利于劈砍,

仿制双手倭刀与清军单手军刀对比

“村田刀”为发端。

19世纪末期,日本陆军军人村田经芳以军刀量产和改良为目标,尝试以东京炮兵工厂生产的刀剑钢为原料,制造军刀。

在制造过程中,村田引入电锤代替人工锻造,经过多次试验,成功发明了“村田刀”。“村田刀”问世后,在陆军内部的刀剑试斩会上获得了成功。

村田刀,早期日军军刀为西洋款式

当时,陆军少将别役和富冈等十余人,分别用各自携带的名刀试斩生猪、铜板和铁板,首次亮相的“村田刀”在会上成功斩切了生猪头和铜板,在试斩铁板时刀身仅有轻微弯曲。而富冈珍藏的名刀“兼元”在试斩铜板时,刀身却受到了折损。

试斩成绩证明,“村田刀”的强度和锋利度甚至超过了传统日本刀,因此陆军认为“村田刀”可以在实战中使用。

随后,“村田刀”开始在东京炮兵工厂量产,工厂在“村田刀”的制造中引入机械化设备,使生产效率大大提高。

村田刀

1901年,陆军省请求兵器监部制造24振“村田刀”,赠送给清朝官员。从“村田刀”可以作为外交礼品来看,陆军省已经认可了该刀的使用与收藏价值。

另外一种机制刀主要由陆军造兵厂生产,故称为“造兵刀”。“造兵刀”刀身的制造是量产化的,主要由机器完成。制作顺序是先把原料钢制成钢板,再用电锤将钢板锻造成刀型,浸油淬火,干燥后使用机械研磨。

造兵刀刀身

一般都按型号称呼。在日本收藏者中,量产军刀俗称“铁棒”,可略见收藏界所持态度。

1934年2月14日,日军规定:陆军将校准士官用“太刀”型新军刀。

从此日本军刀外形和倭刀完全一致,“鬼子”军官佩戴倭刀,始于此年。因为1934年是“皇纪2594 年”,因此,人们将这一型号的军刀称为“九四”式军刀,在“九四”军刀之后,又衍生出“九五”“九八”等不同改型。

鬼子机制军刀

鉴于日本旧军刀是西洋式,加之国内刀剑界有弃用西洋式设计,更换“纯日本式”的呼声,因此,“九四”式军刀的刀装形制也与传统日本刀十分接近。

这种新造量产军刀,虽然不具备艺术和文化价值,但有历史文本价值,尤其是对中国抗战历史而言。在北京军事博物馆中就收藏有许世友将军捐赠的日军军刀,从造兵刀到将军手工刀都有涉及。这些缴获的战利品,是中国军民十四年抗战的历史见证(全文完)。

显示全文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