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见的止战多是一种仁政,他们的万里止战路却是巨大的历史分水岭
原标题:常见的止战多是一种仁政,他们的万里止战路却是巨大的历史分水岭
坊间五千年:来自四邻八坊、涵盖上下五千年的奇谈史趣及文化话题
每逢战争乱世,基于儒家仁政思想的有识文人们都会适时地向主政者提出“止战或止杀“的谏文,有时候,这仅是一种缓和战争态势的临时性策略,有时候,它们也对当时的休养生息起到了短暂的促进作用。
由于历史上首次真正的“天下混战”发生在三国时期,因而魏晋时的止战文化一时蔚为兴起,对帝王们的民本思想也发生过一定的积极意义。
当人们都聚焦于魏晋时期的止战文化上时,却往往忽视了另外两次更具历史里程碑意义的止战,它们均发生在同样征战不断的宋末元初。
魏晋时期的论战文与民本思想背景
建安四年(199年)官渡之战前夕,沮授就写了《谏南师》向袁绍劝谏说:“师出历年,百姓疲敝,仓库无积,未可动也。宜务农息民,先遣使献捷天子”。可惜袁绍不听且一意孤行,最后在大战中输掉了一切。
公元224年曹丕准备伐吴时,辛毗也以“国家新定,国力不足”为由劝谏休战,曹魏因此得以继续积攒实力,为后来的晋武帝灭吴奠定着民生基础。
公元230年时曹睿命曹真和司马懿伐蜀,太尉华歆也向明帝进了著名的《止战疏》,提出“为国者以民为基,民以衣食为本”。曹睿被华歆的言辞打动了,又因大雨阻塞,最后只好诏令曹真退兵。
与此同时,孙吴的陆抗也以《戒动师旅疏》向孙皓进谏说:“诚宜暂息进取小规,以畜士民之力”,指出吴国的当务之急是富国强兵,而非不断骚扰邻国惹来战火不断。
然而,因为天下未定,魏晋文人们的所有止战努力都只能换来短暂的区域间罢战,最终的生灵涂炭还是难以避免,因而诸如此类的止战文在历史上就显得颇为苍白无力,人们只能从文章中感受到作者本人的言真意切,却无法感受到它们所具的现实历史意义。
丘处机的“一言止杀”真相与历史意义
公元1219年,长春真人丘处机接到了成吉思汗的西行相会邀请。
在这之前,丘处机曾先后以“不仁之恶”和“失政之罪”拒绝过金国和南宋皇帝的邀请,但对于成吉思汗的邀请,丘处机却说“我循天理而行,天使行处无敢违”,欣然同意了这次万里西行。
根据《长春真人西游记》所述,丘处机及弟子尹志平、李志常等一行十八人于1220年从山东启程动身,经北京后一路往北抵达贝加尔湖,然后再转西行,于1222年初夏在今日的阿富汗兴都库什山附近见到了成吉思汗。
这时的丘处机已是74岁高龄,整个跨越漠北西域的坎坷路途全程三万五千里,途经今天的蒙古、吉尔吉斯斯坦、哈萨克斯坦、乌兹别克斯坦、阿富汗等国,路上的艰辛异常可想而知!
公元1222年时,成吉思汗正好在西征花剌子模的路上,从他之前的征战所为看,花剌子模到处都被灭绝性屠城,成吉思汗甚至言称“今后不许动物居住这个地方”,可见蒙古西征大军对生灵的涂炭有多严重了。
在那次“龙马会”(丘处机属龙,成吉思汗属马)中,丘处机多次劝导成吉思汗“治理天下之术当以敬天爱民为本“,成吉思汗谁的话都不会听,但丘处机的劝言却引起了他对自己征战杀戮生涯的反思,从而在一定程度上减轻了蒙古军队的屠戮之举。
在对汉人的政策上,丘处机更是在归途上通过这次“龙马会”中所获得的虎符玺书挽救了数万黎民百姓。
丘处机的“一言止杀”并非传闻中的“一言”劝服成吉思汗停止杀戮,这其实是一个漫长的过程。
从最初的决定撤军东归到临终前的生平回顾与反思,丘处机都给成吉思汗带来了巨大影响,进而影响到了随军西征的拖雷及其孙忽必烈(小说《射雕英雄传》中对这一历史段落也有所刻画),元世祖忽必烈后来的一系列“汉化”源头,其实正源自丘处机的那次西行。
尤其是蒙古人的孝道文化,也是始于丘处机“今闻国俗不孝父母,帝乘威德,可戒其众”之言,自此,“仁爱孝道”就成了当时太子及蒙古贵族们的晓谕内容之一。
关于这次“龙马会”中的全部对话内容,元相耶律楚材所著的《玄风庆会录》就成了元朝官方的参考文献。
萨迦班智达的万里跋涉与西藏的和平统一
继丘处机的万里西行不久后,公元1244年前后,藏区的“雪域文殊”萨迦班智达也接到了成吉思汗之孙阔端“北上凉州”的邀请。
当时,驻守凉州(今甘肃武威)的阔端一直有进取西藏之意,由于萨迦班智达(班智达意即学识渊博的佛教学者)在藏区享受极高声望,于是召请他前去商谈有关吐蕃归属问题的事宜。
从萨迦班智达所在的日喀则萨迦寺到凉州同样是“千里高寒、万里雪域”,63岁的萨迦班智达一直走了两年多,终于1246年抵达凉州。
在1247年的“凉州会谈”中,萨迦班智达代表的是吐蕃,阔端则代表蒙古汗廷,二人基于“止战、实现和平过渡“的原则探讨了有关吐蕃的行政归属细节,最终形成的《萨迦班智达致蕃人书》对西藏地区的和平统一起到了非常大的促进作用。
跟其他地域相比,元朝统一西藏实乃“不费吹灰之力”,联想起昔日的百年唐蕃战火,这样的演变简直是令人难以置信!
阔端的最初本意还是要进攻西藏的,在见到萨迦班智达后终被他的智慧及学识品德所折服,这才放弃了进攻计划,因为他相信有了《致蕃人书》,战争及屠戮已属多此一举。
萨迦班智达的那次万里跋涉,除为藏区避免了一场生灵浩劫之外,最深远的影响就是让西藏从此成了我国核心领土的一部分,如此意义巨大的“止战路”,能不被后人千秋铭记么?
审时度势下的为民请命、历史分水岭意义的止战行动
关于丘处机及萨迦班智达的远途赴会,其实都是他们在审时度势下为民请命的决定。
丘处机一度对当时的金和南宋感到失望,在认真分析过局势后,认为最后取得天下的将是蒙古人,因此才说出了“循天理而行”之言。
萨迦班智达则认为,经历了唐宋数百年来的汉蕃交往,吐蕃与中原合二为一正是顺应历史潮流之举,在避免生灵涂炭的同时实现里程碑式的统一,也是吐蕃人民的普遍愿望。
与魏晋时期短暂的休战相比,这两位古稀老人的万里止战路实现的是整个历史视野下的休战与“止杀”,虽然“道与佛”的普渡出发点有所不同,但在为民请命这一点上,却都具有“分水岭”式的历史意义。
元朝最终成为我国大一统历史中的一个朝代(而非入侵性质的异族统治),背后跟这些德行高尚者的努力是分不开的!
相关文章
-
刘邓大军千里跃进大别山张家店战役首次大捷!
-
《甄嬛传》怪不得皇后多年不孕,你也不看剪秋的头发藏着啥秘密
-
为什么有人说,如果没有清朝领土贡献,中国今天就只有明末大小?
-
为什么特斯拉是最接近神的男人:发明交流电(促进第二次工业革命)
-
和氏璧下落之谜 和氏璧是什么玉
-
鹫龙:阿根廷小型食肉恐龙(长1米/距今9000万年前)
-
这些文化常识,再不背就晚了!
-
我国被封禁了1000年的山,自唐朝开始下令:进入者,斩
-
程朝云 | 不能高估日本殖民统治对台湾经济发展的作用
-
揭秘朱元璋手下大将的惨死状况:死得仅剩下一位!
-
此人扬言要活捉贺龙,被俘后给红军出一计谋,蒋介石气得破口大骂
-
勾践灭吴:越国的崛起与灭亡
-
负棘请罪的主人公是谁?廉颇和蔺相如到底谁是错的
-
有600年历史的天安门,到底是谁建造的?说出来你都不会信
-
晨辉夕照映乡愁——水阳记忆
-
红楼梦皇上为什么要抄了贾府:贾赫勾结外官被参(家族衰落)
-
妃子在服侍皇帝时,除了不能发出声音,还要忍受这3点,第三最残忍
-
古代夫妻睡觉时,为何让丫环守在床边?难道就不觉得尴尬吗?
-
人丑不能怪画师,给朱元璋、慈禧画像有多难
-
这些别称、别号和代称,你知道对应的是古代哪位诗人吗?
-
“指挥棒”到底该咋挥?
-
瓦岗五虎是哪五个?至少有四个版本(罗成属虚构人物)
-
夜读|为什么解放军军旗上标注着“八一”二字?
-
趣闻:竟因宫殿失火被惊吓而死的君主文穆王
-
宋朝皇帝能力排名前五名 赵匡胤是宋朝的开国皇帝
-
此国曾是中国一个省,后来却抛弃了汉字,现在连史书都看不懂
-
巨型泰坦巨龙:富塔隆柯龙 体长最多34米(脖子占一半)
-
二战时苏联最传奇的狙击手,干掉了德军狙击校长,还被拍成了电影
-
世界上最早的长鼻象,轭齿象(生存到人类历史早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