男人投降时,女人仍在战斗:战争对女性意味着什么?
原标题:男人投降时,女人仍在战斗:战争对女性意味着什么?
今年,是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即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76周年。而这篇文章,希望讲述身处第二次世界大战中的5位女性的个体故事。她们的故事曲折复杂,有从集中营中幸存、并在之后投身于美国黑人运动的犹太人;有热爱飞行又同时效忠于纳粹政权的德国人;也有在战后成为服务美国大兵的妓女、却坠入爱河为他苦等一生的日本人……
为什么时至今日,我们仍要回忆这场战争、关注战争中的个体、倾听战争中的女性个体故事?
为什么仍要回忆这场战争?因为战争的炮火看似已经远去,它所造成的灾难性后果却从未消失。而动荡的国际形势更时刻提醒着我们,新的战争随时可能出现。而从战争中幸存的人们,作为时代的见证者传达了有力的讯息,将集体的积极回忆化为精神的慰藉,防止未来类似的兽性行为、人道悲剧再次发生。
为什么要关注战争中的个体?因为无论在战胜国还是战败国,每个人对于战争的态度都是多元而复杂的,每个处于历史漩涡中的普通人都面对纠结、挣扎、可能决定生死的个人选择。集体、荣誉和责任,对每个人而言的内涵和意义也不尽相同。例如,尽管由于信仰、恐惧或无知,大多数德国人都有意无意地支持了纳粹的所作所为,但即使在希特勒统治时期的政治清洗、种族清洗以及强制暴力和宣传过后,仍有秘密反纳粹抵抗运动在进行。而同样身为犹太人,面对纳粹政权的反犹主义,有人选择逃离、有人选择抗争、也有人选择为纳粹工作委曲求全,每种选择都有其动机。
为什么要倾听战争中的女性个体故事?“第二次世界大战的主线故事已经由男人们讲述过了,不妨听听前线女性能带给我们什么全新的启示。”英国杂志《新政治家》如是说道。而日本剧作家杉山义法在看到“伴伴女郎”(即妓女)英姿飒爽地走在街头后,意识到,“男人输了战争举手投降就完了,但女人的战斗却不是这样。他们一败涂地时,女人却在战斗。”
那么女人的战斗是怎样的?
撰文 | 肖舒妍
01
集中营里的女孩和被隔绝的女孩
谁能真正聆听她们的故事
1941年夏天,当德军入侵立陶宛时,立陶宛的妇女们还手捧鲜花向他们致敬,为摆脱苏联人的统治而高兴——一年前,苏军进入立陶宛后,社会陷入一片混乱,这里的犹太人如履薄冰,再也不能前往犹太会堂。 只有朱迪斯·梅塞尔的妈妈不相信,她早就听到小道消息:“他们(指纳粹军队)在焚烧波兰的犹太人。”而梅塞尔一家,正是虔诚的犹太教教徒,时常与犹太同胞共度安息日。
相关文章
-
日军占领下的开封,炮楼矗立,美国教会贴着告示“请勿擅自进入”
-
将盛唐打到求和的吐蕃,为何打不过弱宋?
-
秦始皇的子孙后代终于被找到,学者称:4大姓氏都是其后裔
-
晚清的炮台绵延不绝,为何守不住国门?
-
日本女子参战简明史:能甩男军官耳光的,只在一个地方出现
-
第一颗原子弹试爆前,沙漠发现一群乞丐,派兵一看,居然是国军?
-
背着美国跟日本媾和?“小道士”成替罪羊,引渡日本前被戴笠灭口
-
钓鱼岛上不为人知的秘密!怪不得让很多国家眼红,看完后涨知识了
-
作为豪门之家的小姐究竟有多体面?看看贾府四春就能明白!
-
如果生活在战国,你是哪国人?
-
叶卡捷琳娜身为异国女人,为何能击败丈夫而夺得皇位?
-
[图文]张学良为中东铁路与苏联开战 中苏关系趋于恶化
-
山东人闯关东,到达目的地后,一开始如何维持生计?
-
它是蒙古人后裔最多国家,人数高达3000万,并非蒙古,也不是中国
-
gif动图怎么做?《登场了!洛阳》第七期:千古洛阳致敬一代女皇
-
他没日没夜的造假证,导致妻离子散,却救了一万多人的性命
-
他是骨头最硬的中国侦察兵行刑前宁死不跪被俘还拉个越军垫背
-
人类消灭的唯一“病毒”该不该保留,引发舆论争议
-
白人穿汉服颜值高,看到黑人穿汉服后,网友:尴尬得抠了三室一厅
-
斯大林格勒战役有多惨烈?看看这些真实老照片,苏德之间的生死战
-
世界毒枭之王,为何从不卖毒品给中国?只因尊敬一个中国人
-
揭秘二战英国“象人”吉尔斯·马克雷尔:用象群拯救数百名难民
-
[图文]盘点美军七年伊战:军火商发财民意分裂
-
白磷弹才算什么,美国军队用过的这些没人性武器,更加惨无人道!
-
勿忘国耻,圆梦中华——西洲小学国家公祭日简报
-
金铁木执导,纪录片《岳麓书院》9月22日播出
-
居里夫人一生献给放射性研究最后却被她发现的化学物质夺去生命
-
一个华人,以杀害中国人为荣,死后断子绝孙,这就是报应
-
二战时期,美军中流传着一个口号:打进东京,活捉女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