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在看来日本偷袭珍珠港后,没有攻击美国本土,是一个正确的选择
历史上的今天|诺贝尔文学奖获得者弗朗索瓦·莫里亚克诞辰
原标题:历史上的今天 | 诺贝尔文学奖获得者弗朗索瓦·莫里亚克诞辰
1885年10月11日,弗朗索瓦·莫里亚克出生于波尔多市。莫里亚克是法国著名小说家,其作品充满令人难以忘却的情景、对话和紧张场面。1952年莫里亚克因他的小说中剖析了人生的戏剧,对心灵的深刻观察和紧凑的艺术荣获诺贝尔文学奖。
莫里亚克出身于信奉天主教家庭,受家庭影响其少年时期起就对宗教文化和文学有着浓厚的兴趣。中学毕业后,莫里亚克考进巴黎文献典籍学校,但后来放弃学业转而从事文学创作。一战爆发后他入伍当医护助理,不久,因病退伍。停战后继续笔耕不辍。1922年发表《和麻风病人亲吻》获得文坛认可。此后他相继发表《 火之河 》《 吉尼特里克斯 》《爱的荒漠》等小说。1936年后,西班牙内战期间,他在报刊发表文章,公开支持西班牙共产党。二战结束后积极参与政治活动,同时继续从事文学创作。1970年9月1 日莫里亚克卒于巴黎。
显示全文
相关文章
-
-
第三帝国时期的彩色老照片:看看二战前夕纳粹德国繁华下的疯狂
-
古人衣服那么长,常常拖地难道不怕被弄脏吗?说出来你不信
-
[图文]日军暴行 妇女阴道内塞炸弹
-
台铁出轨怪马英九被网友猜中!绿营两年竟甩了这么多黑锅
-
二战时日本和英国海军势均力敌?96艘航母日本养都养不起
-
突围:战战兢兢,如履薄冰,六大深坑环伺,齐本安如何独善其身?
-
林黛玉到底有多美?娇花照水的容颜里,竟藏着为母殉葬的残酷真相
-
国庆节快乐,向祖国致敬!欢度国庆,祖国万岁!
-
辽沈战役中神秘的内蒙古骑兵部队
-
在近代,为何欧洲的小国个个都不好惹
-
英国:“绝对坚决”支持美国退出中导条约!
-
九十年代苏联解体,三万多中国人想回到祖国,为何会被拒之门外
-
基隆之战:转瞬即逝的西班牙台湾殖民史
-
1938年美国记者福尔曼在开封拍摄“维持会”家属,老人的儿子是汉奸
-
杂志精选|南北朝瓷器上的莲花纹式
-
年轻的战士要上战场,姑娘们奉上深情吻别,这一别可能就是来世
-
日军收到投降命令后真实的反应,3种情况每个你都想不到
-
我来-我看-我征服:泽拉之战与凯撒的惊世豪言
-
纳粹“生命之源计划”:制造纯种雅利安婴儿优等种族
-
军人可以经常摸到枪吗?老兵说当兵两年也只摸过四五次
-
越南战争到了最后时刻:北越50万军队挑战南越90万大军
-
看到普京扣大衣,默克尔用俄语抛出一个问题
-
大秦就有交通规则,19世纪后期车辆左行,后来为什么改成由行?
-
寡人的江山无需继承?古人为了成功丁克,都做了哪些神操作?
-
[图文]抗日海战:突击日寇侵华旗舰“出云”号
-
希特勒是如何死的?最后下葬在哪里?苏联绝密资料,揭开谜案真相
-
[图文]台湾公布福卫二号卫星拍摄朝鲜火箭照片
-
古训:真正的朋友,别开这四种玩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