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馆文博会·甘坑客家小镇丨观“二十四史文献展”,品文化盛宴
原标题:探馆文博会·甘坑客家小镇丨观“二十四史文献展”,品文化盛宴
近日,第十七届文博会华侨城甘坑新镇分会场暨“二十四史文献展”开幕式在深圳甘坑客家小镇北区二十四史书院举办。
该活动由华侨城文化集团和中华文化促进会联合主办,文化和旅游部产业发展司司长高政,中华文化促进会主席王石,深圳市文化创意与设计联合会会长、深圳读书月组委会总顾问李小甘,《今注本二十四史》执行总编纂、中国社会科学院古代史研究所研究员孙晓,深圳市龙岗区和故宫出版社、腾讯集团、云南普洱茶集团、深圳华博文化科技公司等有关领导,华侨城集团党委书记、董事长段先念,华侨城集团党委常委、副总经理张立勇,以及华侨城云南文投集团、文化集团、创新研究院相关负责人出席开幕式。
▲ “二十四史文献展”开幕式
二十四史文献展
展现中国气派
作为分会场特色活动,华侨城文化集团联合中华文化促进会推出“二十四史文献展”,进一步聚焦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与发展。二十四史,是我国古代《史记》《汉书》《三国志》等二十四部史书的总称,所记历史自黄帝至明朝崇祯十七年共4000多年,涵盖我国古代政治、经济、军事、思想、文化、天文、地理等各方面的内容,共计3200余卷,约4700万字。
自2016年开始,文化集团投资过亿元,支持中华文化促进会、中国社会科学院开展“二十四史”历史典籍整理工程,编纂出版《今注本二十四史》。该书被誉为“文史界的三峡工程”,编撰人员充分利用当代史学研究成果、近现代考古成果及金石碑刻等资料,对二十四史进行全面注释、校勘和标点,弥补“前四史”之外“正史无注”的不足,对原载的错漏之处进行纠正,对现行版本标点错误进行改正。最终成果为精校精注的24种正史共600余册,预计总字数约1.4亿字。
曾任第九届、十届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的许嘉璐先生评价这一工程时说到:“《今注本二十四史》编纂出版将是中华史学上的一座丰碑,同时也是中华文化上的一座丰碑,它将架设起联通中国古今的桥梁和中外交流的桥梁。”
▲ 二十四史文献展
▲ 《今注本二十四史》
▲ 今注本《汉书》《三国志》
本次“二十四史文献展”,在细致梳理二十四史成书历史脉络基础上,再现《今注本二十四史》自1994年获批立项以来几经坎坷、艰辛成书的历程,集中展示国内50余所高校和科研院所的300多位历史学家倾力校释二十四史过程中形成的文献资料及档案,集中展示载籍史料与考古互证,体悟置身历史场域的临场感与经典深沉久远的穿透力,讲述文化历史烟云与个体生命感悟,呈现书写者、研究者、校释者、编纂者等皓首穷经、孜孜不倦倾心著述的历史文化价值,助力增强文化自信,彰显文化力量,展现中国气派。预计到2024年,编纂团队将完成所有史书的校勘、注释和出版工作,届时将形成一整套代表当代学术水准、为史学研究者及阅史者提供帮助的权威版二十四史。
小凉帽秋收节
开启秋日喜悦之旅
在严格落实疫情防控措施前提下,深圳甘坑客家小镇结合本届文博会聚焦“展示文旅融合发展新成效”的特点,同时结合2021华侨城文化旅游节国风艺术季和美食潮玩季主题,立足甘坑客家小镇既有资源,举办“小凉帽秋收节”主题活动,展示甘坑客家小镇IP Town特色小镇模式发展成果,并邀请五湖四海的游客共赴一场美好的秋日丰收之旅。
▲ “小凉帽秋收节”舞麒麟活动
▲ “小凉帽秋收节”稻草音乐会
▲ “小凉帽秋收节”汉服舞蹈演艺
其中,“国潮礼乐迎国庆”融合国潮、非遗、民俗、客家文化和IP文创多种元素,举办客韵好戏、国风礼乐两大主题文化演艺活动,以甘坑舞麒麟、汉服舞蹈演艺、民谣乐队等精彩演出,带来一场客韵十足的文化盛宴;“稻草艺术庆丰收”包含稻草艺术展、小小手作课堂、稻草音乐会、客味家宴、秋日市集、超级果实机等六大常态化主题活动,解锁秋日游园新玩法。
▲ 甘坑客家小镇稻草艺术展
近年来,深圳甘坑客家小镇先后被评选为首批八家中国文化旅游融合先导区(基地)试点之一、广东省文化旅游融合发展示范区、首批深圳特色文化街区等,已累计接待游客超千万人次,成为深圳文化新地标。立足广东省非物质文化遗产甘坑客家凉帽打造的“小凉帽”超级IP,推出童话小说、绘本、TV动画、VR电影、AR游戏、有声剧等作品。
▲ VR电影《小凉帽之白鹭归来》
▲ VR电影《小凉帽之白鹭归来》
▲ “小凉帽”TV动画
其中,《小凉帽之白鹭归来》VR电影荣获第74届威尼斯国际电影节亚太单元最佳沉浸影片、最佳未来影像两项金狮奖;《小凉帽》系列动画片获第十四届加拿大中国电影节最佳儿童片奖,并在2019年、2020年获国家广电总局优秀国产电视动画片奖等,并陆续上线央视少儿、金鹰卡通、北京卡酷、广东嘉佳卡通等30余家卡通卫视。这一系列获奖作品有效提高自主原创IP的品牌知名度和美誉度,成为传播岭南文化、讲好中国故事的优秀范例。
未来,甘坑客家小镇将紧抓“双区”建设重大发展机遇,围绕“龙岗西核”“甘坑绿心”规划定位,进一步加强对历史文化资源的挖掘开发,持续创新文化产业业态,深化文旅融合创新实践,提升城市文化品质和文化内涵,打造有艺术范、有生命力的文化空间,以先行示范标准着力打造深圳文旅新高地,进一步打造成为弘扬广东精神、诠释中国文化的重要窗口。
“悦读故宫”落地深圳
茶文化为城市赋能
开幕式上,基于新时代推进文化产业高质量发展总体要求,华侨城文化集团与故宫出版社、深圳华博文化公司签订了战略合作协议,共同推进“悦读故宫”系列主题展览落地深圳。
▲ 华侨城文化集团与故宫出版社、深圳华博文化公司
合作签约仪式
“悦读故宫”是由故宫出版社打造,以图书文创展览为核心,集传统美学空间、讲座课程、亲子互动、图书文创销售为一体的融合发展项目。《关于实施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发展工程的意见》《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支持深圳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先行示范区的意见》,深入阐发文化精髓,坚决贯彻落实,保护传承文化遗产,滋养文艺创作,融入生产生活,加大宣传教育力度,故宫出版社、华侨城文化集团、深圳华博文化公司达成战略合作,拟在深圳落地“悦读故宫”系列主题展览,并拓展至粤港澳大湾区。此外,合作各方还将围绕展览、课程、文化宣传教育、图书文创开发销售等,形成文化综合消费场景,同时融合当地特色及优势资源共同开发文化产业,打造创新的文化产业发展平台。
▲华侨城文化集团与华侨城云南文投集团、
云南普洱茶(集团)合作签约仪式
此外,华侨城文化集团与华侨城云南文投集团、云南普洱茶集团签署合作协议,三方将发挥各自在品牌、资源、渠道、技术、运营等方面的优势,就普洱茶产业领域开展合作,促进普洱茶上下游产业链融合发展,助力加速中国茶文化的传播和传承。三方还将基于茶山资源,共同开发、打造IP文化小镇,推动茶文化、茶产业融合,用一茶一物讲好中国故事,宣传茶叶文化,弘扬茶道精神,为城市发展赋能。
《“十四五”文化产业发展规划》指出,坚持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推动创作生产更多传承优秀传统文化、满足现代消费需求的文化创意产品。华侨城文化集团立足“城市文化内容集成运营商”定位,统筹国家级IP“二十四史”、超级IP“小凉帽”及相关衍生品等,全方位亮相本届文博会,展示华侨城文化产业创新发展成果。未来,华侨城文化集团将努力提供更多符合当代文化消费需求、传递向善向上价值观念、体现中华文化精神的文化产品,助推新时代文化创意产业高质量发展。
相关文章
-
古代中国航海文明的见证者
-
历史上的今天|诺贝尔文学奖获得者约翰·高尔斯·华绥逝世
-
扬州发现东汉古墓,专家考察后不知墓主身份,一村妇给出了答案
-
1924年马家窑遗址被发现,出土代表悲伤的瓷器,它为何能成为国宝
-
不断受强邻侵略,为保自身选择成为中亚唯一的中立国
-
史迪威为什么称赞广西士兵是世界上最好的士兵
-
直击二战时期希特勒的罕见老照片:疯狂野心带领第三帝国走向深渊
-
[图文]盘点古代历史上最强大的十个大帝国
-
施工现场挖到清朝古墓,专家一看碑文:不许挖,这是我家祖坟
-
杀夫弃子,情人无数,如此劣迹斑斑的她却受人们到的尊敬
-
党史百年天天读·11月5日
-
中亚五国如何诞生?得益于苏联一项政策,至今俄罗斯还受益
-
意欲何为?菲律宾为何主动靠近中国,答案曝光,令国人恍然大悟
-
拿破仑大军虽然歼灭俄军4万人攻占莫斯科,可战争没有结束
-
北约国家锁定苏-27战机,火控雷达持续照射
-
无敌88高射炮平射轰炸坦克:到底是不是隆美尔发明的?
-
他是最令人不寒而栗的德国军官:绞刑时,刽子手故意干了一件事
-
2018年,日本最大天皇陵,挖出中国晋代文物,墓主人是中国人吗?
-
上甘岭战役:一些鲜为人知的事
-
出手了,俄罗斯对这国已忍无可忍,刚刚彻底爆发!
-
德国历史悠久,他们曾用到的这些老物件,常出国的人都不见得认识
-
天皇即位必不可少,神秘的“三神器”究竟啥样?
-
英国阿根廷马岛之争,谁挑起战争,对两国有何影响?
-
英国教授:中国兵马俑是古希腊雕塑家设计的,老外评论出奇一致
-
《甄嬛传》里的纯元,到底是白月光还是绿茶女?
-
荒岛没吃没穿,那个拒不投降的日本兵,为何能在上面生活30年
-
【全面建设清廉临汾】君子检身,常若有过
-
战时南京,日军对外国人财产的掠夺
-
卡迪西亚之战:乡巴佬阿拉伯人如何征服波斯帝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