又一开创性设想,将整个地球变成望远镜,利用的竟是地球大气
原标题:又一开创性设想,将整个地球变成望远镜,利用的竟是地球大气
观测是科学进步的重要基础,理论科学都需要经过观测证实或修正。不断地探索新的观测方式也是科研工作的一个重点。
年初人类第一张黑洞照片传遍网络,其实就是一种将整个地球当成望远镜的方式,但是却依赖于以往建设的很多大型射电望远镜,具体的做法是将位于地球同一面的数个大型望远镜的信号互联,组成ETH(事件视界望远镜),相当于构架了一架口径相当于地球的望远镜,可以更大程度地捕捉黑洞周围射来的电磁波,使观测灵敏度大幅度提高。所获得数据量十分庞大,观测只用了数周,而后续的数据处理却用掉了一年,得到的黑洞图像验证了以往的物理学理论,还可以通过更细致地观测不同的黑洞类型,反过来推动理论的修正。
这种做法的效果已经彰显,但是却也有很多缺陷,由于各大天文望远镜有各自繁重的观测任务,主要观测的波长范围也不尽相同,短时间的相互配合可行,一直配合观测却不大可行,而且电磁波在进入地球大气后,会被进一步削弱。另外一种较为成熟的利用天体观测遥远星空的技术是引力透镜,由于时空在大质量天体附近会发生畸变,使光线在大质量天体附近发生弯曲 (光线沿空间中的最短距离传播),使得观察者可以看见在空间上被大质量天体所遮挡的光源,且观测到的是经过一定放大的图像。对探测非常遥远的天体和事件非常有利,包括高红移的星系,类星体,伽马射线等等。
而现在一位天文学家提出了另一种开创性的观测方式:将整个地球变成望远镜,不同于ETH,这种观测方式的构造将简单一些。地球大气由于受热和地球引力的影响,在垂直方向上的密度分布是不均匀的,绝大多数质量都集中在距地面100公里的范围内。大气的密度分布不均会导致恒星的光传播过程中被折射,同时大气分子也会散射恒星光,其中氧分子对光的散射使得大气呈蓝色。
由于地球大气会折射入射的恒星光,而且地球是个球体,相较于恒星体积是很小的,两端的大气会分别对恒星的光折射,其中一部分恒星光到达地面,另一部分则穿透大气,这些光会在地球的另一侧汇聚一点,类似于凸透镜对光的折射,如果能设计一种轨道探测器并发射到空间中,专门捕捉这些经由地球大气折射的光线,则可以帮助人类捕捉更遥远黑暗的天体。
图片来源:Science Daily
不过这种方式理论上可行,实际上却将很艰难,地球大气对光的折射和散射再次削弱一些原本就已经很微弱的星光,背景杂质光线的量也将很庞大,阻碍分析观测。目前这还只是一种开创性的设想,虽然有不少天文学家支持这种射线,在真正开始之前仍有大量细致化的工作需要进行。
相关文章
-
多重人格症状有哪些?如何治疗多重人格症
-
古战场场景神秘重现之谜,诡异森林惊现枪声惨叫声/吓死人
-
电商"收租"太狠!网购价比实体店还贵,拼多多为何能便宜?
-
人类将踏入新宇宙观测时代,美国詹姆斯韦伯协调工作已经完成
-
抖脂机抖的肉痒正常吗 正常(血液循环加快身体摩擦)
-
绿豆豆浆的食用禁忌有哪些 制作绿豆豆浆时要注意什么
-
音速每小时多少公里?世界上最快的飞机可达10倍音速
-
1厘米大的中子星撞地球会怎么样 地球会因此而灭亡吗
-
宋元数学四大家分别是谁 他们都有哪些伟大的成就
-
君子兰夹箭怎么办:用塑料袋将叶子分开(移到完全黑暗处)
-
为什么猫不怕蛇?猫的反应速度是蛇的7倍
-
把黑洞放在手上是什么感觉
-
哈勃观察NGC4526的旋转圆盘
-
一炷香的时间是多久?一炷香最多烧多长时间
-
人在太空中会老吗?人在太空可以长生不老
-
鲶鱼效应告诉我们什么道理?引进鲶鱼型人才激发竞争
-
什么是气蚀现象?如何避免气蚀现象?(附离心泵实例)
-
已飞到180.76亿公里外!42年前发射飞船送回数据,内容为几行数字
-
长江白鲟灭绝原因是什么 中国淡水鱼之王为什么会灭绝
-
吃货的极限挑战,你敢吃一勺黑洞吗?科学家:不可轻易尝试
-
发现冥王星的人是谁,1930年被汤博发现(2006年冥王星降级)
-
大灵猫是几级保护动物,二级/猎杀犯法(中国珍稀动物)
-
宇宙文明等级划分:人类处于0.75级,想达到一级文明还很漫长?
-
超大质量黑洞的生长速度超过了它们的星系
-
楼兰公主的诅咒是什么,揭秘楼兰公主的凄美故事
-
若人类文明走到时间尽头,在无法想象的遥远未来我们该如何存在?
-
天然沥青湖在哪个国家:特立尼达和多巴哥共和国(特立尼达岛)
-
【天体物理】黑洞和暗物质,居然是这种关系?
-
手机拿好了!别抖抖抖抖抖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