奇趣闻 > 社会万象 > \

上海730万平方米里弄建筑全部保留,百年老房也“吃香”啦

原标题:上海730万平方米里弄建筑全部保留,百年老房也“吃香”啦

“十四五”期间,也就是从2021年到2025年,上海将全面完成中心城区成片、零星的旧改工作。2021年是上海旧改攻坚战尤为关键的一年,今年上海的目标是完成70万平方米成片二级旧里以下房屋改造,为3.4万户居民解决最“急难愁盼”的居住问题。

坐在马桶上吃饭,上海百年老房子有你不知道的尴尬

2021年7月底,今年以来最强台风“烟花”正在向上海靠近,上海市黄浦区生活着1700多户居民的大华居民区正经受考验。这里的房屋建造于1928年前后,有着近百年的历史,有的已经是危房。

大华居民区党总支书记周利群带着大喇叭,正挨家挨户做工作,紧急疏散这栋楼里的居民到附近的酒店临时安置。

发黄的墙体、窄小陡峭的楼梯,提醒着人们,这栋石库门建筑悠久的历史。

大华居民区距离繁华的新天地,只有800多米,一边是摩登、时尚的上海地标,一边却是弄堂里陈旧的石库门,这些隐于闹市而日渐破败的老建筑,成为上海人治理上海最难的一项工作之一。

台风并不是常态,3000多人人均居住空间不过12平方米,才是大华居民区最真实的生活。王阿姨在这栋老房子里生活了68年,二楼这个不到十平方米的亭子间,就是她的家。王阿姨挤出房间的一角,装上了抽水马桶。

虽然吃饭和上厕所都得在同一空间里进行,但让王阿姨欣喜的是,她终于告别了手拎马桶的日子。

晒台上这个三家共用的厨房间是王阿姨做饭的地方,下雨天漏水是厨房里的常态。

“设身处地、将心比心”,绝不让市民“拎着马桶进小康”。2020年上海发出了“旧区改造再加力、再提速”的集结令,为了让更多居民早圆“安居梦”,上海在“十四五”开局之年,为2021年旧改提出了最新目标: 全年旧改工作计划完成70万平方米,受益居民3.4万户。

122旧改地块涉及1500多张权证,将近2000户居民,第二轮签约的比例能否达到85%,直接决定着他们能不能告别老房子的窘迫生活。

王阿姨听工作人员讲解完条件,认真核查改造方案和安置条件后,郑重地签下了自己的名字。

上海居民旧改征收,根据实际情况分为“留房留人”和“人走房留”两种模式,大华居民区采取的就是“征而不拆、人走房留”的方式,对地块内历史建筑群进行整体性保护。

为了确保征收户在这轮旧改中“居者有其屋”,居民可以自由选择“纯货币补偿”或者“货币加房子”的补偿形式,直接快速地解决大家的居住困境。

早在一周前,王阿姨就选定了自己心仪的安置房,然而要想真正把这套房子收入囊中,还有一个前提条件,就是第二轮征询必须达到85%的签约率。

为了充分尊重居民的意愿,也为了保证整个旧区改造的公开透明,公正规范,所有居民只要轻点这块触控屏,就可以随时查询房屋情况、安置情况、房源情况等信息。往往矛盾纠纷频出的旧改工作,上海人用上海办法,理得清清楚楚明明白白。

最终,上海大华居民区的122地块,旧改征收二轮签约酝酿期,首日签约率就达到了99.22%。阳光征收模式,从一轮征询以来短短四个月就交出了一份满分答卷。

王阿姨已经迫不及待地在收拾打包,她终于要告别这间生活了68年的亭子间,去迎接一份全新的生活。

一个时代里的小改变,落在个人的头上,就是人生的一场巨大转折。而正是一个个普通市民生活的全新改变,最终描绘出的,恰恰就是一个伟大时代的缩影。

从“拆改留”到“留改拆”,上海730万平方米里弄建筑全部保留

建筑师邹勋,有着15年历史建筑保护方面的从业经验,在超强台风“烟花”登陆的下午,他冒着大雨来到了位于黄浦区乔家路里弄的书隐楼。

这座有着250多年历史的书隐楼,已是四处透风,雨水直接灌了进去。残破不堪的景象,很难想象这曾经是历史上的“上海三大名园之一”。

早在1987年,这座藏在上海黄浦区闹市里的清代宅院,就被列入上海市文物保护单位,但30多年的时间里,受制于产权的障碍,修缮工作一直无法得到实质性的推进,而修缮所需的巨额资金,房屋的主人也无力承担。

既要改善民生,又要延续文脉,这是今天上海旧区改造同时要完成的两项任务。为了解决资金平衡困难的关键问题,2020年,上海市委、市政府专门成立了城市更新中心,新机构在上海地产集团揭牌,开创了“市区联手、政企合作”的改造新模式。

有了机制的创新,书隐楼所在的乔家路地块成为城市更新中心运作的第一个旧改地块。不到一年的时间,书隐楼理清了复杂的产权,这座250多年历史的私家园林建筑,收归为国有,紧急抢修工作随即展开。

2017年,上海市委、市政府提出旧区改造方式由“拆改留并举,以拆除为主”,调整为“留改拆并举,以保留保护为主”,并且基于中心城区历史建筑普查,明确提出730万平方米里弄建筑应当予以保护、保留的目标。

从“拆改留”到“留改拆”,表面上只是两个字顺序的调换,但却是城市治理理念的全新改变。

2019年,新版《上海市历史风貌区和优秀历史建筑保护条例》正式通过。根据保护条例,上海市专门设立了保护委员会,由13个相关委办局组成,协调解决全市范围内历史风貌保护工作中的重大问题。

张园,一个被南京西路繁华高楼包围着的旧式石库门里弄,这里曾经是清朝末年上海最大的市民公共公园,被称为“海上第一名园”。上海的第一盏电灯在这里点亮,第一辆自行车在这里试骑。

从1919年起,张园的土地被逐块划分,汇集了28种不同建筑风格的石库门里弄住宅,也成为了海派文化的瑰宝。

而在保护性征收之前,张园也曾像旧改范围内的里弄一样,是高密度的住宅区,动迁了1100多户居民,腾出了空间,在更新完成之后,这里将成为上海的一个新地标。

他们从2017年就开始编制的档案里,详尽地记录了每栋房子的人文历史、建筑概况、建筑特色等信息。而每一栋老房子信息的梳理,都需要4个团队相互合作。

在张园,完成“一幢一档”工作的,除了传统的手艺人,还有来自上海交通大学的研究人员,在现场进行测绘扫描,最终建立起一个信息化管理平台,用数据库、物联网对张园的建筑进行监测和管理。

把文化解读到每一种元素、每一个分子。用工匠的精神,恢复一座城原有的风貌,上海把精细化发挥得淋漓尽致。始建于1924年的武康大楼,每天有4万游客前来打卡拍照。而在之前的修缮过程中,就采用了建筑安全管理智慧系统,借用物联网系统实时监测大楼的状态,保驾护航。

今年71岁的沙拉是生在上海、长在上海的犹太后裔。坐落于虹口区的上海犹太难民纪念馆珍藏着沙拉在父亲陪伴下的童年回忆,也记录下了一段珍贵的历史。

陈俭,2019年参与了展馆的扩建工作,他清楚地记得当时这两栋楼动迁的居民足足有60多户。今天,新展馆的外观依旧保留了老房子的旧时模样,内部也没有改变原有的建筑布局。

当旧区改造吹响冲锋号,居民喜笑颜开乔迁新居之时,上海,也正在让一座座古老建筑、一条条弄堂,掸掉历史的尘土,重新在闹市中鲜活起来。

在历史的厚度与时代的风貌之间,轻松的切换,一场独特的上海旧区改造,注定会在新的时代里,创造出一座建筑可阅读、历史可追忆的城市。

【半小时观察】上海:人民城市,旧改攻坚!

“螺蛳壳里做道场”,曾经因为局促的生活空间所迫,造就了上海人的精明与雅致,而今天在“人民城市”的治理中,这份气质升华成为一种精细与创新。通过精打细算,把每一点资源用足用好;通过精密筹划,把每一个环节做细做实。当旧改的阳光照进百年石库门,由此延伸出的民生情怀和历史文脉,必将带给这座城市一个更有温度的未来。

本文来自澎湃新闻

显示全文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