奇趣闻 > 历史秘闻 > \

杂谈三:夏在何方?

原标题:杂谈三:夏在何方?

一、寻找夏的原点

谭其骧先生所编原始社会历史地图,把炎帝族标在今宁夏东南角。北边不远处有大原、大夏古地名,考古发现周初姬姓密须国也邻近(密须国在灵台县,历代都有记载),姬姓原国也应在固原、镇原。那一片应该就是华夏族的“原”(大原、太原)与“夏”(大夏)

大与上类似,如上鄀下鄀、上蔡下蔡、上邳下邳,上与大(太)均指早期的。按后世说法,大原、大夏后来被北狄、匈奴占有,镇原、固原、宁夏地名,均因抗击匈奴、平定西夏而来。可悲的是,这里本来就是北狄、匈奴的祖居地,他们可能才是真正的炎黄子孙或同种族类,只是后人只认同南迁东迁的周王族。

我们只有找到可确定的“点”,才能再往上寻找线索,否则根据史籍理解的地名,很可能出错。

《史记·吴太伯世家》曰:周武王克殷,求太伯、仲雍之後,得周章。周章已君吴,因而封之。乃封周章弟虞仲於周之北故夏虚,是为虞仲,列为诸侯。又曰:吴使季札聘於鲁,请观周乐。.....歌秦。曰:“此之谓夏声。夫能夏则大,大之至也,其周之旧乎?”歌唐。曰:“思深哉,其有陶唐氏之遗风乎?不然,何忧之远也?非令德之後,谁能若是!”

根据这个记载可知,西周之北,春秋时的秦国,就是夏周故地。这是目前所见最靠谱的说法。

灵台县白草坡西周墓有铭文“潶伯作宝尊彝”,似证《禹贡》、《山海经》、《帝王世纪》中的“黑水”在这一带。出土的人头戟很罕见,另一勾形物在梁带村芮国墓也有,只是白草坡的年代更早。

西北方向的姬姓封国史载极少(封国被灭很丢脸,自然不会载于史书,古今大多如此)。从《穆天子传》可知,西周早期来自北方或西北的压力很大。我在其它帖子里讲过,早期的芮国在华亭县一带,“虞芮争讼”说明早期的虞国也邻近。有历史地图将毕公高的毕国,标在镐京之北,跟我分析一致。《竹书纪年》载周穆王时期“翟人侵毕”,我怀疑“翟人侵毕”时就亡国了,王族与部分国人逃出来了,史书只说毕公高后裔失封。

镐京西北的早期封国,有的被灭,有的被迫迁至镐京附近(如芮国、虞国、原国)。

周之前的原国或与密须国相似,原为商朝的嬴姓国,几代后就被姬周取代了。今人有说原国在山东济源,可能又是把后来迁徙地当作初封地了。或许,山东原国是商朝诸侯国的封地,只是周灭商后人口被迁往西北。同样不排除商灭夏,把部分夏人迁往二里头。

“原”地名非常早,据《竹书纪年》记载,“原”是少康、不窋时期的夏都。夏在何方?现在触手可及了!

固原一带秦时有乌氏县,而《穆天子传》载“赤乌氏先出自宗周”。韩非子写了“晋文公攻原”,这样可以肯定古原国是在春秋时期并入晋国的,山西太原的得名应与古原国人有关,这里或是他们祖先所居之地,也可能只是三晋赵国北迁带去的地名。山西太原的晋阳、晋水地名就是赵国人从曲沃晋国带去的。

古原国地盘五千年前的考古人骨资料(常山下层文化,庆阳市镇原县)也有了,它与贾湖遗址人骨、陆浑戎遗骨相似,都是高个子,而后者被称为炎帝后裔

贾湖遗址的人骨分析表明,其人种学指标吻合蒙古人种特征,不属印欧。"常山下层文化"是继仰韶文化之后的一种原始文化遗存。据碳14测定,其年代在公元前2930±180年左右,它的相对年代晚于仰韶文化而早于先周文化。其主要文化遗址--常山遗址位于甘肃省庆阳市镇原县城西约三公里的茹河南岸旁。看来,炎黄族并不是异类,应该很早就与古东亚人种混合了。

二、石峁古城疑似黄帝族遗址

陕西神木县石峁遗址位于榆林市神木县高家堡镇石峁村的秃尾河北侧山峁上,属新石器时代晚期至夏代早期遗存,也是我国已发现的龙山晚期到夏早期时期规模最大的城址,入选“2016年中国六项考古新发现”。这是中国已发现的龙山晚期到夏早期时期规模最大的城址,其中内城面积约为六个故宫,皇城台建造和早期使用的年代在公元前2200~前1900年,对应龙山时代晚期至夏早期。文化与建筑风格延续了三千多年,其中的口簧琴在今天的陕北、内蒙、西南少数民族乃至国外仍在流传。生物遗存分析与巨量骨针表明他们是农业与畜牧并存的生活方式。

古峁古城与汉魏城墙相似点颇多

石峁古城周围发现了寨峁梁遗址等“卫星城” 。这不由人们对应起古籍中的黄帝时期,起码与传说中的五帝时代相符。黄帝活动在石峁所在的陕北黄土高原是史有明言的,那就是《史记》、《汉书》有关黄帝的陵墓在距石峁不远的陕北子长一带的记载。《史记·五帝本纪》称:"黄帝崩,葬桥山",《索隐》引《地理志》说:"桥山在上郡阳周县"。查《汉书·地理志》,其上郡阳周县下确实记有"桥山在南,有黄帝冢"的字样,阳周即今陕北子长县,当今陕西黄陵县以北偏东三四百里的地方。除此之外,《汉书·地理志》上郡肤施县下还记载其地"有黄帝祠四所",肤施即今陕西榆林,在子长县北,毗邻石峁所在的神木县高家堡。还有一个说法,黄帝冢在陕北靖边县。

依据《潜夫论·志氏姓》、《列子》、《山海经》《大荒西经》、《左传·成公十三年》、《国语·晋语四》、《国语·齐语》等典籍分析,认为不仅黄帝后裔白狄在陕北地区活动,黄帝部族的直接后裔周人,也都在陕北活动。

此外,内蒙古师范大学曹建恩教授带领其考古团队,在呼和浩特市清水河县境内、浑河北岸的一处台地上,发现一座距今约4300年至4000年的史前时期城址——后城咀龙山时代石城,这是目前内蒙古自治区发现的规模最大的史前时期城址。 后城咀龙山时代石城占地138万平方米,跟石峁古城相似,也是由内城和外城构成,拥有较为完备的瓮城、城门、马面、瞭望台等防御体系。城内房址、窖穴、墓葬、台基等各类遗迹保存较好,具有极为重要的考古发掘与研究价值。“这一瓮城是我国已知最早的具备完整防御体系的瓮城遗迹,将‘马面、瓮城’的出现年代向前推进了2000年。”内蒙古自治区文物考古研究所所长曹建恩说,此遗址瓮城、壕沟、城门组成的半月形防御体系代表了这一时期等级最高、防御体系最为完备的城防系统,这个遗址的发掘对研究早期“国家”概念提供了一定的依据。

三、黄帝族的迁徙路线

下图我国历年来的考古遗址示意图,由此可以看出龙山时代后期,石城全部分布在河套地区东北角,石峁古城是其人口南移的,右上是纳西族认定的远祖所在地凉城县,再右上是商都县。看到商都县地名位置,这是否先商从黄帝族分化出去的初始之地?

老虎山文化遗址就在凉城县,考古学界认为入侵陶寺的应该就是这批人。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研究员、夏商周考古研究室主任兼二里头工作队队长许宏,在《围子的中国史》写道:“在阿善文化晚期,内蒙古中南部的岱海、黄旗海到河套地区兴起了“老虎山文化”,年代相当于庙底沟二期文化晚期段到龙山时代后期之初,绝对年代或可上朔至公元前2500年。其后,老虎山文化扩展到了包括陕北、晋中北和冀西北在内的北方地区的大部。总体上看,这类文化遗存的重心有逐渐南移的趋势。”

看来,纳西族记忆中的黑白之战(凉城、岱海、老虎山),符合以上考古事实!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许宏,在文章中提到石城遗址延伸至吕梁山段的黄河东面,结合上段加粗文字所述的区域,正好符合老虎山文化入侵陶寺!

红圈内是龙山文化后期石城遗址

考古事实表明:公元前2000年前后气候趋于干冷导致局部环境恶化,导致人群大规模迁徙。与气侯变化有关的人口南下与北上,在几万年的历史中,应该发生过多次。

我原来推测一万年以内第一次大洪水约在六千年前,它导致黄河下游的仰韶文化消失,人口北撤后随着气温的改善又南移了。第二次大洪水之后就是传说的大禹治水时期。我还推测,黄帝族有一支人口分化后,经河套东北角(大约商都县区域)东行,最后到达太行山一侧。黄帝战赤蚩的传说,应该就是两支不同族群在黄河下游争夺地盘的故事。

上图红圈部分最有可能是黄帝族的初期位置,夏朝时人口移到陕北、甘南,再东渡黄河进入山西。夏末周先人自窜入戎狄之间,经过庆阳到达宝鸡。我在《话说炎黄子孙》一文讲到,宝鸡炎帝故里、天水清水县黄帝故里,是文字与考古能追溯到的最早地点,那个黄帝故里传说应是周初及秦汉时期的祭祀地。根据《山海经》及其它古籍,黄帝时期应在关中以北。

目前,河北师范大学沈长云等专家认为石峁遗址城遗址是黄帝后裔所建。依此可推测他们从上图红圈部分向南发展,所以大夏、大原正是夏王朝所属区域。商先人有可能从商都县位置向东,沿太行东侧迁到黄河下游,这更有可能是炎帝族的迁徙路线。现在只知道,夏人东进到晋南被商灭,商人向东南扩张时,后方空虚被周灭。

我们只有放弃当今的思维定势,才有利于揭示历史真相。今人研究文章与网文中,对楚国疆域、先秦地名或人物故里的说法,简直是一团浆糊,睁眼说瞎话的比比皆是,其中不乏大师级人物。按以上线索,华夏揭秘指日可待,可当今的现状是:古籍、考古遗迹、人骨都有,基因类型随时可测。就是没人往这方面深入探索,主要是不愿给当代人打脸,也过不了思维定势这一关。大家都接受不了“原始华夏跟大部分国人的祖先无关”。其实看看夏商地图就知道,面积不到今天国土的十分之一。

从现在考古及基因检测来看,黄帝族最有可能对应石峁等石城遗址人口,河套东北角有一大片地区是类同的,先进程度远超黄河下游同期城址,而且这种石城风格延续到整个冷兵器时代。中华民族的华夏化,就是少部分人带着先进文明逐步融入并同化大多数人的过程。

显示全文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