洪水来袭!我国古人是如何进行防汛抗洪的?
原标题:洪水来袭!我国古人是如何进行防汛抗洪的?
河南暴雨,牵动国人的心,一方有难八方支援,在这里想对奋斗在抢险救灾一线城市的守护者们说一句:“你们辛苦了,祝凯旋归来。" 在人类进化史中,洪涝一直都是人们最常遇到的自然灾害,大禹治水的故事家喻户晓,那么古人是如何进行防汛抗洪的呢?
中国自古多灾,古人认为,水患灾害是"水不润下"现象。何谓"水不润下"?《汉书·五行志上》称:"雾水暴出,百川逆溢,坏乡邑,溺人民,及淫雨伤稼穑,是为水不润下。"古代不仅设置有专门的"水官",如"司空"、"都水监"、"水部郎中"、"河道总督"等。那我们的古代是如何去抗洪的呢?自古以来,我国人民就有着丰富的抗洪的经验和做法,最早的抗洪是在223年,九里堤在成都西北当时这个地势非常的低,然后修建这条堤坝第一是为了保护成都的安全,不让洪水侵犯,诸葛亮作为蜀汉的军师,诸葛亮非常重视这个堤坝。
到了唐朝的时候,唐朝皇帝制定了一部重要的法典,这部法典叫做《唐律疏议》有非常详细的抗洪介绍以及相关的一些抗洪相关的知识,又过了几百年后,又有一个皇帝针对抗洪发布了一个河防令,这应该是第一部抗洪的法规,其中明确的划分了黄河和海河等水系的防汛起止期限,并且各个官府都有规划措施,维修加固堤防。
然后到清代的时候,那个抗洪的规定得更细致了,河防官吏的职责他们也都更加明确,然后在监测预警设施的管理上也更加完善了,在应对洪灾期间,古代人们十分注重水文的观测和预警,我国有七大河系因为河流的广泛,影响着水运灌溉和生活用水,关系着人民的生命财产,所以每一朝代都非常重视抗洪和汛情通报工作。
古代也是非常重视对河防韩航运的,北宋对于卞河管理不敢懈怠,为了满足航运要求,朝廷常常会派非常多的士兵在航运周围的闸口区守护,当河水位增至非常高时,这些士兵将冒着生命危险去上提抗洪,总之来说,古代的抗洪的方法非常多,也是非常重视抗洪的,而沿江居民,他们的生命安全,就是靠这些士兵和朝廷去维护的。
相关文章
-
柳公权是哪个朝代的 柳公权成功的背后故事是什么
-
奇异滤齿龙:罕见的滤食性爬行动物(长有锤子状嘴巴)
-
他曾因轰炸被埋在地下,靠两只苍蝇逃出生天,后一辈子没拍过苍蝇
-
三百隐秘“智士”一部壮阔“两弹一星”发展史
-
詹才芳,一位低调的开国将军,看了他身边的人就知道他有多牛!
-
享受副部级医疗待遇,孔子72代孙去世
-
微课报名|古代当官有多难?北师大宁欣教授解读历代吏治得失
-
7月9日丨“福州窗”邀您每日学党史
-
中国的“诗仙”李白为何会出生在国外
-
赵姬一共活了多少岁?无从考证(历史无记载)
-
鸣条之战在什么地方发生的 鸣条之战的起因是什么
-
关羽失荆州:蜀国关羽荆州出兵是千古之迷
-
轩辕氏黄帝六任帝和撰写《黄帝内经》的七任帝
-
郑文祥:造船传艺一世情
-
台儿庄大捷恩来同志曾经起了作用
-
越军女俘用无耻招数杀害哨兵激怒张万年,他下令:全部抓回来枪毙
-
釜庆龙:韩国超巨型恐龙(长20米/仅出土大量脊椎骨)
-
周恩来为何称罗西北为“小革命家”?
-
何姓起名:何处春风拂苑墙,飞花片片入昭阳
-
封禅是皇帝最高荣耀,为何只有6位皇帝曾经封禅泰山?
-
【百湖小偏方】这个方,治好过两个人,不妨来试试……
-
江苏17区县入选革命文物保护利用片区
-
历史上遗臭万年的四人,有一位的贡献至今受用,另外三个更了不起
-
古代美女复原图,原来西施长成这样,最神秘的莫过于香妃
-
宣太后和秦始皇什么关系 宣太后是秦始皇高祖母
-
《雪中悍刀行》张扶摇:坐镇人间八百年,我于世间真无敌
-
王昭君之死:王昭君归汉不成竟服毒自尽?
-
汉孰与我大?历史上的夜郎古国,凭什么敢和汉朝叫板?
-
铁哥们欠150万用传家宝抵债,大哥来鉴宝,专家:我想认识你朋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