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古代智商排名前5,诸葛亮垫底,第2名每晚都会梦到
原标题:中国古代智商排名前5,诸葛亮垫底,第2名每晚都会梦到
中国历史上从来不缺天才,这些人不管置身哪个领域,都能以掩藏其智慧的光辉。譬如,建筑界有鲁班,医学界有华佗,谋士界有诸葛亮,科学界有张衡。而倘若要在古代这些聪明人里分出个孰高孰低,抛开各自的领域看是有失偏颇的。
所以,今天小编分析的史上智商最高的5个人,是在古代谋臣的圈子里进行评价筛选。毕竟谋略博弈的就是纯粹的智商,抛开了一切技能手艺的加持,这样选出来的排名更加接近智商至上的范畴。
第五名是诸葛亮,其出生于官宦之家,青年时期经常以“华夏第一相”自居,眼光直接看齐管仲,但无人赏识他的才华。直到好友司马徽和叙述力荐卧龙,刘备才动身“三顾茅庐”。出山后的诸葛亮也未让刘备失望,战场上料事如神,帮助蜀国攻城掠地,还写下《隆中对》成了之后蜀国数十年的治国方针。
诸葛亮的可贵之处不止在于智商,更在于情商,“七擒孟获”收复的是蛮王孟获的心。白帝城托孤更是表明了自身的忠心义胆。所以,诸葛亮在历史上的名气才如此之大,但尽管名气很大,他的智商排名还是只能到第5。
第四名是范蠡,诸葛亮虽然料事如神,但却未能匡扶汉室,建立一个一统天下的蜀国。而范蠡辅佐越王勾践,兵败时却勾践苟且偷生,保存有生力量的是他。最后想出美人计腐化吴王夫差,助越国吞并吴国的还是他。可以说越国的复国有范蠡9成的功劳,从成就上来看,范蠡的智商排名是要高于诸葛亮的。
第三名是姜子牙,姜太公钓鱼的故事无需赘言,主要是他在72岁高龄是还能表现出惊人的才智。如果姬昌要是更早遇到了姜子牙,估计西周建国还要早上个几十年。不仅如此,姜子牙还留下一本《六韬》,成了之后古代谋士圈里的必读丛书。而范蠡只是帮勾践完成了诸侯国之间的吞并,姜子牙是助姬昌建立了整个西周王朝,成就又更胜一筹。
第二名是周公,其本命姬旦,是周武王姬发的兄弟。这个人之所以能评上第二,主要他是中国古代封建礼制的源头。他辅佐周武王姬发时,不仅帮他攻克了商朝,平定了“三监”之乱,还一手缔造了西周的封建礼乐政治体系。
后来他的思想被一个粉丝发扬光大,影响了中国几千年,而这个粉丝就是孔子。周公的厉害之处不在于他作为谋士,况且那会姜子牙的光芒比他要耀眼。而是在于他的思想跨越了朝代,连绵了几千年中国封建社会的历朝历代,这一点上,前面三位都是望尘莫及的。不过,即便如此,周公也并非第一,那么,第一究竟是何方神圣?
第一名是鬼谷子,前4位还仅停留在谋士圈,鬼谷子却算得上是古今第一全才了。他的谋略自不用多说,其被誉为“千古奇人”,精通的领域包括数学天象、文韬武略、排兵布阵、药理医学和发明制作。每一个领域都十分精通。古往今来,再也找不到第二个能像鬼谷子这样全面发展的天才。
他的徒弟也是一个比一个名气大,商鞅变法的商鞅,孙子兵法的孙膑,还有苏秦、庞涓和张仪。可以说,春秋战国时期的百家争鸣有一半的思想来自鬼谷子这里。他也被法家尊为圣人,纵横家称为始祖,阴阳家奉他为祖师爷,谋士圈称其谋圣。如此多的头衔加身,鬼谷子当之无愧是我国历史上智商最高的人。
相关文章
-
北宋羌族首领归顺朝廷,竟提出改姓包,只因受一个清官的感化
-
我国外交工作的辉煌成就同周恩来的名字分不开
-
《千古玦尘》白玦算计假娶景昭是不是他不愿承认他是清穆?!
-
同叫昭君的两人,一个命运坎坷连嫁三人,一个当上太后
-
历史上赵云有妻子吗 赵云妻子是个什么样的人
-
古代这位太监在读圣旨的时候,故意读错一字,拯救了上千人命
-
三皇五帝是什么时期
-
谁是中国历史上粉丝最多的花美男?
-
揭秘毛泽东在延安为何拒用电灯?
-
太平天国运动失败 其余部在南美洲横扫千军
-
1950年的台湾老照片:赤脚的挑夫,贩卖香烟的少妇...
-
毛泽东主席珍贵镜头:人民的领袖人民爱
-
中国历史上“龙”的形象:从有翅膀到五爪金龙成为了皇帝的象征
-
荐号 |古人宁可孤身睡在坟旁,都不敢进荒庙过夜,怕的是什么?
-
【哈铁故事】铁路世家(二十七)
-
肉桂
-
大同宋绍祖墓出土石椁,上面刻着十五个字,泄露了它的造价之谜
-
黄永胜妻子:曾是铅球运动员,后成上将夫人,晚年离婚因祸得福
-
汉代野猪蹄“千年不腐”,也许是一场突发战争让它穿越时空……
-
丘布特龙:阿根廷超巨型恐龙(长23米/距今9700万年前)
-
【团史天天学】第八期: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的由来
-
平定七国之乱的是哪些功臣:周亚夫(梁王刘武曾抵御叛军)
-
特暴龙:新疆顶级食肉恐龙(长14米/捕食大型恐龙为食)
-
周恩来开辟海上通道保持解放区与香港的联系
-
开国大将中谁的资历最老?他曾是其他九人的上级,有大恩于广西
-
明清蒙古历史汉籍中被称为“三娘子”的究竟是何人?
-
图穷匕见的主人公是谁 荆轲,文才武略无所不通的人物
-
如果辛弃疾这篇军事论文得到重视,能否改变大宋的国运?
-
何新解放战争研究杂记:淮海战役的最初设想出自谭震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