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战后法国曾考虑加入英联邦 这一提议却并非是天方夜谭
二战结束后,摆在法国人民面前的是一个千疮百孔的祖国。
1956年1月31日,以社会党总书记盖伊•摩勒为首的共和阵线政府宣布成立。当时,法国不仅面临极为严峻的经济困境,而且苏伊士运河危机也进一步升级。法国希望凭借英国的帮助,重新从埃及手中取回苏伊士运河的控制权。在法属阿尔及利亚,埃及总统纳赛尔一直在暗中资助分裂分子。
寻求帮助的方式很多,但最新解密的档案资料却显示,总理盖伊•摩勒的选择与众不同。他亲自前往伦敦,寻求与英国组建一个统一的联邦制国家。
盖伊•摩勒1956年来到了英国首都伦敦,与英国首相安东尼•艾登举行会谈。
英国内阁当时的一份文件对此进行了如下的记录:"当法国总理盖伊•摩勒先生最近访问伦敦时,他向首相提出法国与英国组建联邦国家的可能性。盖伊•摩勒先生还保证,尽管法国人民此前曾数次将国王送上断头台,但今后决不会这样对待英国女王。"
在今天看来,法国总理摩勒的这一举动简直会让所有法国人目瞪口呆。但在当时的特定的政治环境下,这一提议却并非是天方夜谭。
在资料档案中,人们无法确定摩勒所说的接受女王的管辖,到底是像其他联邦国家那样承认女王是他们国家元首,还是仅仅接受她为联邦的元首。事实上,这两种可能性都存在。英国政府在经过慎重的研究和考虑后,拒绝了摩勒总理的这一提议。
但是这位执着的法国总理并不放弃,他仍然在进行着尝试。另一份标注日期也为1956年9月28日的秘密文件显示,此后不久,艾登风闻摩勒又提议法国加入英联邦,这同样意味着法国接受英女王为国家元首。艾登回国后,与内阁大臣诺曼•布鲁克讨论摩勒的提议。显然,艾登对这项建议非常热心,文件记录一名官员的话说:"首相在电话中向他谈了自己与法国人会谈后的想法,其中包括:我们应该立即考虑法国加入英联邦的提议;摩勒先生认为法国接受女王为国家元首没有困难;如果获得像爱尔兰在英联邦一样的地位,法国表示欢迎。"
面对这些最新解密的档案资料,英法两国评论人士都有些瞠目结舌,但表现也有所不同。
英国人约翰•霍尔姆斯认为:"英法两国具有很大的文化差异,真正合并将非常困难。英国人非常重视繁文缛节,世界上的大多数行政体系都是他们设计的。而法国是一个非常优雅的民族,与法国人在一起,要显出生活的优雅。法国人在设计政治体制时,事实上也显示了他们优雅的浪漫主义。"
而在法国,巴黎索邦大学的历史学教授亨利•苏图接受英国广播公司采访时明显有点语无伦次:"我真的有点结巴了,因为这种说法是荒谬的。加入英联邦,接受英女王为国家元首当时不会被顺利接受。如果这一提议提出的时间距离更近一些,摩勒可能会落得被送上法庭的下场。"
法国律师雅克•米亚尔补充说:"我以前对摩勒先生的印象良好,现在我的看法要改变了。"
后来事态的发展似乎表明,法国总理决定忘掉他有关英法合并的奇特建议,法国档案里从来没有出现过这些记录。可能的原因,是英国决定了从苏伊士运河撤出以及对埃及的战事失利,因此所有结盟的讨论也告一段落。
相关文章
-
景德镇陶瓷为什么这么容易畅销,看看这些就知道了
-
这个日本首相,曾有个中国名字,他想干啥?
-
外媒称美军考虑再派舰通过台湾海峡
-
陈情忘羡现代,宠你回少年186,魏婴心情好,好看女装蓝湛
-
列宁格勒保卫战胜利75周年记者探访皮斯卡廖夫烈士陵园
-
二战末期,英美对德国的德累斯顿城市大规模轰炸是否具有军事价值
-
他是唯一成上将的志愿军特等功臣功臣等级比肩邱少云竟超罗盛教
-
民间故事:老汉买个夜壶,半夜撒尿时夜壶开口说:终于能报仇了
-
为爱痴狂,费雯·丽唯一媲美赫本的女人
-
为情自杀还是妻子投毒?143年前的英国上流社会疑案至今无解
-
镜头下的生活:中缅印战区美军164照相兵连记录的抗战
-
[图文]二战中日本为何不敢对澳门下手
-
二战德军散发的色情传单 唤起敌方士兵对后方的思念
-
[图文]中国最能打的将领张灵甫
-
上帝之鞭阿提拉:为何迅速崛起又快速湮灭?
-
海军司令讲述新中国海军第一战
-
携1200亿重仓内地,泰国首富荣归故土,董事长孙儿均加入中国籍
-
普法战争,普鲁士靠什么武器打败法国?
-
此墓是“中国第一凶墓”,墓中已有80名盗墓贼惨死,惨状令人难忘
-
苏联飞行员劫持德国轰炸机回到祖国,为何反而被当成德国间谍
-
古代的童养媳,她们都是如何生存的?
-
越南打了几十年仗,英雄辈出,为什么选不出一位“元帅”?
-
[图文]说“辛亥革命”中如何演变来的
-
科尔贝:奥斯维辛的圣人,顶替陌生人去死,被罗马教皇追封烈士
-
一位华籍美国人,一生都使用中国名字,向世界挥舞中国国旗六十年
-
北洋水师在黄海海战中采用世界先进阵型,为何失败?
-
怀念巴列维王朝?官逼民反从来都是铁率,当初伊朗贫富差距巨大
-
历时八年珍贵古籍《天禄琳琅》的修复之路
-
元旦的由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