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代十国最悲情的君主,一生节俭仁慈,最后还是难逃亡国的命运
原标题:五代十国最悲情的君主,一生节俭仁慈,最后还是难逃亡国的命运
自朱温杀唐朝亡国之君而窃取唐朝国祚后,中国就进入了五代十国时期,几十上百年的纷争战乱,政权君主反复易手,地方割据叛乱不断,王公贵胄尚且不胜其扰,黎民百姓的生计过活可想而知,正是《亮剑》里的那句名台词说的:“整个晋西北都乱成一锅粥了”,不过范围要大得多了而已。
所谓“五代”,指的是中原王朝的五个相继朝代,持续时间比较长、政治地位比较重要,按照封建时代的法理来说,比“十国”还是要略显正统一些,当然这也已经是矮个里面拔高个了。“十国”就更是纷乱了,基本都是地方割据势力,在中原地区之外另据地盘,势力不大、位份不高,比如后主李煜所在的南唐,比如《秦妇吟》作者韦庄任丞相的前蜀,比如那个“陌上花开可缓缓归矣”的吴越国,还比如和今天我们要说的主角密切相关的后蜀国。
还记得中学课本里欧阳修的《五代史·伶官传序》吗?里面提到的主角后唐庄宗李存勖,他最初怀抱为报国仇继承父志的理想,得以大展宏图,一时颇有平定天下的迹象,前蜀国也就是在李存勖的手里灭亡的。“行百里者半九十”,李存勖一朝得志而不顾念大臣将军,反信用恩宠优伶一类,“忧劳可以兴国,逸豫可以亡身”,本就未坐稳江山,果然变在顷刻。李存勖被部下杀死在城中,事变之时,当年随李存勖平定前蜀的大将郭崇韬也一同死在乱军之中。
就这么着,西川节度使孟知祥趁机便又夺取了蜀地,将之据为己有,割据成为大本营,徐图自立。开始孟知祥名义上还接受后唐的册封,过了几年后唐也岌岌可危,孟知祥便干脆在蜀国称帝,为与王建的前蜀国区分,便被史学家和后人们成为后蜀,又叫做孟蜀。
孟知祥皇帝美梦没做几天,僭号称帝仅仅七个月便寿终正寝了,其子孟昶继位。孟昶年少时,曾经也有占卜大师相面以测吉凶,相了几次都对孟知祥说:“你这个儿子骨骼不凡,是四十年偏霸之主。”孟知祥于是也很器重这个儿子。孟昶继位初年,年纪尚幼,还是由自己的母亲临朝辅政。
孟昶的母后出身是后唐积庆公主的身边人,其实也并不高贵,而且从年轻时候起也跟随公主跟随孟知祥东奔西走甚至南征北战,吃了不少的苦头,很懂得惜福惜寿的道理,也常常把这个道理讲给自己的皇帝儿子听,告诫儿子也不可过于奢侈,将富贵享过了头,那便祸福相依、取死有道喽。
孟昶听进去了,他当政三四十年,可以说的上比较励精图治,而且在皇帝中他还算当的起节俭之君这个称号的,起码他在自己的生活中还是比较节俭的。被褥纱帐用的也是平常之物,并不还要绣上锦绣针线活计,虽然不至杜甫那种“天吴与紫凤,颠倒在短褐”,但也不像李商隐诗里说的那样豪奢:“蜡照半笼金翡翠,麝熏微度绣芙蓉”。盥洗用品不是纯金纯银的,而是银木掺杂的。每次要决人生死之时,也经常是愿意放人一马。作为皇帝来讲,孟昶已经算是个中等水平的守成之君了,不过他的节俭只在于自己一人,他治下的蜀国官员贪墨搜刮奢侈豪富之风却不为减少,他的仁慈也只是能包容恶人而已,并不能使蜀国大治。最终,孟昶治下的蜀国还是被宋太祖赵匡胤所慑服而投降大宋朝廷了。
在孟昶率军举国投降之时,倒有一件著名的事典颇为有趣。
孟昶有位爱妃,别号花蕊夫人,意思是用花形容还觉得不够美艳,惟有花蕊的轻腻鲜嫩才可比方。又封为慧妃,正合其人聪慧之品性。她才色双绝,曾作宫词百首,文采响动一时。夫君国主孟昶既然已经投降新朝,花蕊夫人自然也跟着。其夫孟昶入宋当年即去世,宋太祖赵匡胤久闻花蕊夫人才名,便召见了她,问道:“久闻夫人才名,不知今日亡国当作何感?”这话中当然透露出一些骄矜和不屑,不过花蕊夫人虽为亡国之妃,回答的却颇令人称奇,她当时便作一首诗云:“君王城上竖降旗,妾在深宫哪得知?十四万人齐卸甲,更无一个是男儿!”语句沉痛之中更见犀利,原来蜀国亡国非战败而是主动投降,十四万蜀国君臣将士竟无一个敢保卫疆土。花蕊夫人一句痛快责骂,确实格调很高,颇有振聋发聩之感。若使花蕊夫人为男儿身,必定羞煞这满朝君臣。
相关文章
-
杜康:千年文化名酒,明争暗斗中,被几个败家子败得干干净净
-
历史上的邓通是谁 邓通与汉文帝的关系为何如此亲密
-
天宇龙:中国小型食肉恐龙(长0.7米/距今1.3亿年前)
-
一代名妓:柳如是如何成为史上最好命的红尘女子
-
郑文祥:造船传艺一世情
-
同叫昭君的两人,一个命运坎坷连嫁三人,一个当上太后
-
古代辩论赛:孟子舌战淳于髡 孟子为何会输?
-
日苏张鼓峰事件 日军为什么重视拼刺
-
美国断言共产党不出三个月就会退出上海 陈毅两件事将他们说服
-
凹齿龙:欧洲小型食草恐龙(长4米/距今6500万年前)
-
为爱牺牲自我,舍生取义《长安伏妖》好片电影来袭!
-
《十七史商榷校证》:三十年磨一书
-
古代演义中的闹元宵,为何总会发生那么多的故事??
-
冒死回国,造福中国航空,他就是中国材料科学之父师昌绪
-
中国古代十大名剑现存几把,仅剩一把纯钧剑(即越王勾践青铜剑)
-
夜读|90年前的中央苏区,是如何抗疫的?
-
掠食龙:非洲巨型恐龙(长15米/脸型似马/拥有长尾巴)
-
为什么雷曼兄弟会倒?雷曼事件对中国的影响有多大
-
美国科学家实验公开,揭开古代之谜,网友:难怪太监要娶老婆
-
帕克氏龙:阿根廷小型食草恐龙(长2米/距今6500万年前)
-
毛泽东的两大战神林彪粟裕,军事上谁更厉害?
-
西施真容究竟多美?复原图神似某女星,难怪吴王夫差为她废弃后宫
-
程万军:建文帝手下的才子们如何变节投朱棣
-
宣城与南京的历史渊源(上)
-
红嫂张淑贞:这位百岁老人用一生诠释 爱党拥军红嫂情怀
-
贵州陈氏族人迁移祖坟,挖出39件珍贵文物,专家:文物应上交国家
-
在盘门瑞光禅院里,历史上出现了许多祥瑞奇观
-
朱门酒肉臭的高岗在仕途上为什么能够一帆风顺
-
杭州一口千年古井内现两条蛇,一铁匠下井清除,无意间发明了剪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