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也有冰箱?来看看古人的冰箱是咋样的
盛夏酷热,来块冰砖,或来瓶冷饮,清凉解渴,是多么地称心如意!清爽之余,你也许会问:世界上是何时有藏冰的?也许有人会以为藏冰是近代科学发展起来后才出现的,其实不然,藏冰在东方的历史相当悠久。
在现在的生活中,制造和使用冰块极其简单,一台冰箱就可以把这个事儿搞定。可是在冰箱发明前,古代人是如何制造、储存和使用冰块的呢?
古人的超大"冰箱"
据《周礼•天官•凌人》记载,周代设有专门管理冰政的官员-;-;"凌人",主掌斩冰、藏冰、启冰、颁冰等事情。凌人在每年十二月斩冰,以预计所用的三倍冰量藏入冰室。到了春夏之季,人们开始用冰,秋天时清理冰室,为冬天藏冰做好准备。当时冰块的用途除了夏天供给统治者食用、降温、祭祀以外,甚至还用于保存尸体!
古代的"冰箱"被称作凌阴,可惜的是,周代记载的藏冰的凌阴目前没有考古发现。不过先秦及秦汉时期的凌阴遗迹很多,可让我们了解古代"冰箱"的面貌。比如考古学家曾经在陕西发现了先秦时期的凌阴建筑遗址,里面出土了大量瓦片,还有陶质水管、板状铜条残段、玉璧、玉圭、玉玦等,这些出土遗物清晰地告诉我们,这里应该就是一处凌阴。
据观察,这处凌阴遗址是一处半地下式的建筑设施,地下是一个平面近似方形的夯土台基。夯土台基东西长16.5米,南北宽17.1米,深约2米,窖穴四周的夯土形成隔温墙,平均厚度约3米。窖上有瓦顶建筑,盖有稻草,还附有华丽的青铜构件,窖底铺有板岩,窖口设有五道可以启合的闸门,闸门下铺有陶质的排水管道,可将消融的冰水排到附近的一条小河里。
根据窖穴的体积计算,这一古代"冰箱"可以藏冰190立方米。如果按照《周礼》的记载,储藏冰量是实际可用冰量的3倍。那么这处凌阴的有效冰量应当为60多立方米。比起我们家庭用的冰箱,古代人的"冰箱"真是太巨大了。
古代的藏冰主要用于食物的冷藏、保鲜、防腐。当然了,凌阴是藏冰的地方,而不是冷藏食物的地方。在先秦时期,宫廷中专门设有"冰厨",也即冷库。冰厨设于地面下,也可叫地下冷藏室。室内多挖有冰井,井内用陶制井圈叠套在一起,形成井壁井底也是陶制的,所以这种冰厨堪称是相当清洁的陶制大冰箱。这种宫廷冰厨的遗迹里,曾出土有大量猪、牛、羊、鸡的残骨,说明它是储藏肉类食品的窖穴。
南宋都城供应"冷饮"
古人甚至还发明了能够长途运输的"冰箱"-;-;冰船。我们知道,鲜鱼在夏季很容易腐烂变质,因此很早以前,我国沿海渔民就琢磨出了冬季藏冰,以供夏季出海冷冻鲜鱼的方法。比如南宋时,人们已经发明了保冰船。
史书曾经记载,朝廷命令镇守镇江的大将韩世忠将北方的冰块昼夜兼程南运。于是他命令部下采用封闭性较强的木船装巨冰,送往都城临安,也就是今天的杭州,使得当时杭州市场上有"雪泡豆冰儿","雪泡梅花酒"、"冰酪"等冷饮制品。著名诗人杨万里途经临安,有幸品尝到了冷饮,高兴之余赋诗一首:"似腻还成爽,才凝又欲飘。玉来盘底碎,雪到口边消。"
看来,冰箱和冰给古代人和现代人都带来了的相同的清凉和快乐呢。
相关文章
-
巨齿龙:一种食肉性的恐龙(牙齿比犀牛更长)
-
中国广东发现神秘“海怪”尸体
-
秘鲁发现古城 揭秘文明消失之谜
-
青岛莱西发现保存完好战国古墓
-
武夷山在哪里个省市:福建的西北部(很是有名)
-
角鼻龙:一种凶残的食肉恐龙(身材魁梧体型硕大)
-
考古发现耶稣的真实面孔
-
虾的天敌是什么?水陆空三界都是它的死对头
-
[多图]开封市地下埋有6座古代城池 吸引众多开发商
-
古埃及石棺木乃伊年代久远脚趾外露
-
雄狮什么情况下杀母狮 雄狮以大局顾全狮群
-
六角龙鱼为什么不用圆缸?无法满足六角龙鱼的这些生存需求
-
长白山天池水怪之谜 长白山天池水怪是什么
-
泰坦尼克号沉船之谜,泰坦尼克号到底是如何沉没的?
-
计划用大型气囊拯救埃及最古老的金字塔免于坍塌的命运
-
墨尔本街头都会上演真实版的“僵尸围城”
-
揭开古埃及“木乃伊”的神秘面纱 与动脉硬化症有关
-
尖吻蝮3万年前存活至今 大三角脑袋像落叶(俗称五步蛇)
-
[图文]考古发现史前女子也爱时尚装扮懂生活情趣
-
复活岛石像运输之谜 巨石像是如何行走的
-
奇葩明朝出怪事,盘点明朝发的那些怪事
-
动物界四大神秘现象 山羊竟然也会上树
-
[图文]南昌发现“中”字结构古墓 墓主生前阔气所为
-
昆虫界的营养品:蜻蜓若虫(补肺又养颜吃了身体好)
-
战国时吴起是哪国人:当时的卫国(今山东定陶县人)
-
亚马逊雨林深处发现古代灭绝部落古城
-
南美洲现身“恐鸟”化石
-
冰脊龙:一种南美洲发现的食肉性恐龙(前肢短小)
-
投弹虫:被誉为绿色投弹手,擅长扔绿色手榴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