奇趣闻 > 战争史料 > \

话说世界系列:铁血悍将巴顿

原标题:话说世界系列:铁血悍将 巴顿

本文已经获得话说世界公号授权发布

本内容由人民出版社出版《话说世界》20卷丛书

作为一名优秀的军事指挥官,巴顿率领美国装甲部队,在北非和欧洲战场上勇猛作战、快速进攻,立下了赫赫战功。

装甲战专家

小乔治·史密斯·巴顿(1885—1945年)出生在美国加利福尼亚州圣玛利诺市的一个军人世家,他的家庭非常富裕,社会地位也很高。

巴顿沿袭家庭传统,考入西点军校学习,毕业后成为一名骑兵军官。

1917年,美国派遣远征军赴欧洲参加第一次世界大战,巴顿担任远征军司令潘兴的副官,在法国组建了美国第一个坦克旅,并担任指挥官。

此后巴顿与坦克部队结下了不解之缘,巴顿也成为美国首屈一指的装甲部队专 家。

但由于一战后美国军队再次“放马南山、铸剑为犁”,像巴顿这种有想法、有能力的军事指挥人才得不到重用。

在近20年的时间里,巴顿调动工作10次,担任营团级指挥官与参谋职务十余种, 直到1939年受命组建装甲旅,才晋升准将。

一战时巴顿与法国雷诺FT轻型坦克合影。1917年,巴顿作为潘兴的副官,同赴法国,其间他曾经负责组建组训美国第一支坦克部队,并指挥一支坦克旅作战,获“优异服务十字勋章”。

二战展宏图

二战爆发后,美国军队进行大规模改组以适应战争的需要。

作为装甲部队专家的巴顿迎来大展宏图的机会。

他先被任命为装甲旅旅长,不久又升任第2装甲师师长,负责组建、训练美国的装甲部队。

1942年10月—11月,英、美军队联合在北非发动“火炬”计划,巴顿指挥的西线特遣队在摩洛哥登陆,美国装甲部队开始在北非崭露头角。

1943年,英美盟军在北非遭到德军反击,结果美军遭到惨败,陷入了困境。

为了扭转战场形势,重振美军力量,马歇尔将军委派巴顿出任前线部队司令。年逾50岁的巴顿,雄心勃勃,一上任就整顿军纪,鼓舞士气。

在一次阅兵仪式上,士兵们惊奇地发现巴顿将军竟戴着一顶德军头盔,大家立刻沸腾起来,巴顿说:

“我头上戴的头盔,是刚从德国将军那里缴获来的,这足以说明,德国军队根本不是不可战胜的 !”

阅兵场上一片欢呼。

巴顿将军接着说:“我要戴着这个头盔,一直打到柏林 !”

经过雷厉风行的整顿,巴顿部下的官兵们一扫悲观畏战的情绪,打败了隆美尔将军指挥的德国北非军团。

1943年7月,英美联军分别在意大利西西里岛南部和东部登陆,此时巴顿担任美国第7集团军的司令,负责支援和配合英国蒙哥马利将军指挥的部队作战。

这让巴顿感觉非常气恼,他不顾上级的命令,命令部队全速推进,赶在英军前面攻克了敌军防线。

此后又率军进攻西西里重镇墨西拿,由于他孤军深入,侧翼缺乏配合,加上德军的反击,部队损失惨重,可谓“一将功成万骨枯”。

攻克墨西拿后,由于巴顿在视察随军医院时,粗暴地扇了一名受伤且厌战士兵的耳光,引发舆论的口诛笔伐。

美国政府下令免去巴顿的军职。

巴顿一向以对士兵严厉著称,但事实并不尽然。这是1943年巴顿率领美军攻占意大利西西里岛墨西拿市后, 与士兵亲切交谈。

天才任性

在诺曼底登陆战役中,艾森豪威尔将军重新启用巴顿,任命他为第三集团军司令,负责牵制和迷惑德军,这让本来就憋着一肚子气的巴顿无法接受。

在此后的阿登战役中,缺乏准备的美军第8军被反击的德军围困在巴斯托尼等地。

在众人束手无策之际,巴顿毅然担负起救援与解围的重任。

从1944年12月17日德军发动进攻,到12月22日美军第3集团军发动反击。

在短短的几天内,巴顿就把一支十几万人的军队从萨尔地区快速调往阿登山区,实现了战线由南向北的全面转移。

这展示了巴顿雷厉风行的作风和勇猛敏捷的作战风格,不愧为最有天才的将领。

德国投降后,在美、苏军队庆祝胜利的宴会上,巴顿的莽撞和直率也闯了大祸。

喝酒有点过量的巴顿竟宣称希望和俄国人打仗,这不但让在场的艾森豪威尔将军大为恼火,也让努力维持与苏联盟友关系的杜鲁门总统感觉非常被动。

巴顿被免去了兵强马壮的第7集团军司令职务,结束了他的战争生涯。

巴顿曾说过:一个士兵最好的归宿,是在最后一仗中被最后一颗子弹打死。

这句话很不幸的体现在他身上,1945年12月9日,巴顿在驾车外出打猎途中意外撞上了一辆军用卡车,身受重伤,于12月21日去世。

二战结束后巴顿在美国加利福尼亚州洛杉矶参加胜利游行

END

显示全文

相关文章